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施氮量对花生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1

摘要: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花生生长、养分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20kg/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花生荚果数增加,产量提高。120kg/hm2用量下,花生产量最高3639.88kg/hm2,比不施氮肥增产18.61%。0~150kg/hm2范围内,施氮量提高促进氮磷钾吸收和植株生长及粗蛋白含量。150kg/hm2用量下,花生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7.00%,比不施氮肥提高了6.77%。超过150kg/hm2,增加施氮量导致花生养分吸收减少,荚果数下降,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和产量随之下降。

关键词: 花生 养分吸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案构思及其完善措施

财经界(学术版) 2011

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下,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控制。本文从分析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入入手,谈及新时期加强国企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进而从几个不同方面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方案构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荔枝EST序列中SSR的总体特点,开发荔枝EST-SSR引物,为利用EST-SSR分子标记进行荔枝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连锁图谱构建及亲缘关系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SSRIT软件,按照设定标准从自行构建的一个荔枝果皮发育关键期的cDNA文库中的1 331条Unigene(惟一序列)中搜索SSR位点。利用软件Primer primer5.0设计EST-SSR引物。选用16份表型差异较大的荔枝种质资源检测引物的有效性及多态性,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进行片段分离。【结果】荔枝的1 331条EST序列中共搜索出220个SSR位点,分布于189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6.53%。这些EST-SSR的平均长度为18.43 bp,平均分布频率1/4.42 kb。在1—6 bp的重复基元中,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类型占主导地位,共占总SSR的69.09%,二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37.27%和31.82%。共观察到72种重复基元,出现频率最高的是GA/TC(16.82%);其次是AG/CT、A/T、AT/TA及GAA/TTC,频率分别为14.55%、11.82%、5.00%和3.64%。不同核苷酸数目的重复基元的重复次数差异很大。设计、合成150对EST-SSR引物,122对(81.33%)引物在荔枝中获得有效扩增,100对引物具有多态性。【结论】荔枝EST资源中含有高频率的SSR位点,且EST-SSR标记开发效率较高。本研究为利用EST-SSR标记开展荔枝遗传研究提供了100对EST-SSR引物,并为进一步开发荔枝EST-SSR标记提供了含SSR位点的候选序列。

关键词: 荔枝 EST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苦麦菜生长及土壤磷素淋失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室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磷用量[0、0.05 g.kg-1(土)、0.10 g.kg-1(土)、0.20 g.kg-1(土)]对苦麦菜产量、磷素吸收和利用及土壤磷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显著增加苦麦菜产量、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苦麦菜产量在低磷水平[0.05 g.kg-1(土)]时最高,为每个土柱186.29 g。随磷用量增加,苦麦菜产量和磷肥利用率明显降低,植株吸磷量无明显变化。施磷显著增加土壤磷淋失量,且随磷用量增加,不同形态磷淋失量均显著增加。同一磷处理颗粒磷淋失量高于溶解态磷。不同磷用量条件下土壤各形态磷的淋失率均低于0.1%。低量施磷条件下溶解态磷在施磷后第10 d出现第1次淋失高峰;中量和高量施磷条件下溶解态磷在施磷后第10 d和第40 d分别出现2次淋失高峰。土壤总磷和颗粒磷淋失高峰期在施磷后第40~50 d出现。施肥后第60 d,土壤总磷、溶解态磷和颗粒磷淋失浓度均明显降低。综合考虑苦麦菜产量、磷素吸收和利用及土壤磷淋失量等因素,苦麦菜以0.05 g.kg-1(土)的施磷量为佳。

关键词: 施磷量 苦麦菜 磷淋失 磷形态 磷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的DNA疫苗研究进展

中国畜牧兽医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肠毒素大肠杆菌是导致婴幼儿及旅游者急性腹泻,仔猪腹泻和水肿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菌毛定居因子是该病原菌主要的致病因素。DNA疫苗既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目前用于预防ETEC腹泻的DNA疫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作者从重组质粒的构建、免疫应答、疫苗的接种系统以及基因佐剂4个方面简单的概述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的DNA疫苗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肠毒素大肠杆菌 菌毛 DNA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年全国南方区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南方农业学报 2011 CSCD

摘要:【目的】对11个供试花生品种进行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逆性和适应性鉴定,为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法,3次重复。栽培管理均按当地耕作习惯和水平进行。生长期调查其农艺性状、抗倒性、耐旱性、耐涝性及抗病性,收获时进行考种、测产,并进行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汕油250、汕油188、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等6个品种的干荚果和籽仁产量均较对照汕油523有不同幅度的增产,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优。【结论】初试品种汕油250、粤油52、粤油645、闽花9号、湛油93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推广种植,复试品种汕油188可参加2010年的南方区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区域试验 产量 南方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地膜覆盖对荔枝果园土壤表面含水量的影响及其对减少裂果的作用研究初报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地膜覆盖和普通生草栽培两种土壤表面含水量的测定比较,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园的土壤表面含水量变化规律和地膜覆盖对减少糯米糍荔枝裂果的作用。结果表明,在2009年5~11月期间,地膜覆盖处理的土壤表面含水量变化幅度小,平均含水量虽然稍低于对照,但果实裂果率大大低于对照,荔枝树的长势也优于对照。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含水量 糯米糍 裂果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腌制因素对橄榄盐坯风味物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传统凉果原料橄榄腌制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与腌制时间、食盐添加量的关系。方法:以不同添加量的食盐腌制后的橄榄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不同腌制时间橄榄盐坯中的风味物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橄榄盐坯中芳烃类风味物质的含量与食盐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烷烃和酮类风味物质的含量与食盐添加量呈显著正相关;醛类风味物质与腌制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烷烃风味物质含量与腌制时间呈弱负相关,芳烃风味物质含量与腌制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橄榄盐坯中部分风味物质含量随食盐添加量的增加和腌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或者降低;部分风味物质含量与腌制时间、食盐添加量关系显著负相关或正相关,且部分风味物质含量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橄榄 风味物质 因素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北高海拔地区夏季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可行性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粤引85-38原原种在粤北高海拔地区进行夏季繁种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阳山县秤架乡太平洞村(海拔为1 050 m)繁殖出来的种薯,经农业部脱毒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马铃薯X病(PVX)、卷叶病毒(PLRV)及马铃薯Y病毒(PVY)检测结果符合脱毒种薯标准,其适宜繁种期以5月15日至6月10日为宜。

关键词: 马铃薯 高海拔地区 夏季 脱毒种薯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麻疯树优良单株筛选重要性状评价指标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利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筛选到的20株麻疯树优良单株的产量性状指标和种子特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果数、单株种子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60%,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而百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子含水量和种子含油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09%、1.67%、1.99%、2.04%、11.84%和7.02%,相对选择潜力较小;(2)单株果数、单株种数、单株果重和单株种子重4个性状反映了单株产量,且相互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则反映了种子饱满程度,因此可选取单株种重和百粒重作为麻疯树优良单株筛选评价的主要指标;(3)种子含油量可在将来获得麻疯树高产稳产品种的基础上作为高油品种的筛选评价指标;(4)优良单株CPT1的单株种重、百粒重和种子含油量分别为676.84g、62.04g和34.43%,其产量性状和含油量表现较好,可作为生产上优良品种进一步筛选和培育的对象。

关键词: 麻疯树 优良单株 产量 种子特性 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