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荔枝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Denis&Schiffermüller)在荔枝上发生严重危害。幼虫龄数的确定是开展害虫生物生态学研究和制定防治措施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对大造桥虫幼虫龄数的划分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田间取样和室内饲养,采集大造桥虫各龄幼虫。测定其头壳宽度,并根据头壳宽度的频次分布推测大造桥虫幼虫分6龄。利用Crosby指数和指数曲线拟合进行验证,结果均表明该幼虫分6龄是合理的。1~6龄幼虫的头壳宽度分别为0.301、0.534、0.940、1.544、2.307、3.374mm。

关键词: 大造桥虫 幼虫龄期 头壳宽度 Crosby指数 指数曲线拟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特色绿茶新品系品比试验报告

广东茶业 2011

摘要:六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青心1号、广州小叶4号、惠阳小叶2号、饶平中叶3号、饶平中叶5号等5个绿茶品种,属冠木型或小乔木型,中叶或小叶类,早芽种。新品系产量较高,三年平均每667M~2年产鲜叶223.6kg-239.5kg,比福鼎大白对照种高14.7%-22.8%;春梢一芽二叶含茶多酚22.83%-25.76%,含量适中,制绿茶品质优,总评比对照种高5.1分以上。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绿茶 新品系 品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小绿叶蝉无公害防治技术概述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Fabricius)是我国茶园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对茶叶产量、品质危害较大。该害虫因其个体小、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且重叠等特性而较难防治。论述了近年来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技术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茶小绿叶蝉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假眼小绿叶蝉 无公害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机械插秧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现代农业装备 2011

摘要:2010年晚季,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省农机推广站人员在省水稻所白云试验基地以常规超级稻品种合美占为试材,对机械插秧相关高产配套技术——壮秧、插植密度、插植深度和插植苗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机插秧苗在移植前3~4d喷施福戈(每亩秧地16g兑水30kg)后,秧苗较均匀、较粗壮、根系较发达,秧苗素质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移植后早生快发。②在高地力、土层深厚的稻田,插植深度为标准,插植苗数为中等苗量的条件下,插植密度30cm×(16~30)cm×11cm都适宜。③在高地力、土层深厚的稻田,插植密度为30cm×14cm,插植苗数为中等苗量的条件下,插植深度以标准深度为好。④在高地力、土层深厚的稻田,插植密度为30cm×14cm,插植深度为标准的条件下,对于常规品种插植苗数以少苗、中苗或多苗均可,考虑用种问题,以少苗和中等苗量为宜。

关键词: 机械插秧 高产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的免疫调控效应研究进展

饲料与畜牧 2011

摘要:大量医学上的试验证明,大豆异黄酮属于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双向调节作用,还具有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抗氧化、抗真菌、抗溶血与保护心血管等多种生理功能。文章将对大豆异黄酮调控免疫机能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1大豆异黄酮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免疫功能具有增加、抑制、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椒品种的无土栽培试验筛选与评价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0年秋季在汕尾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利用现代温室无土栽培试验的方法对来自境外的6个彩椒品种进行生育期、植物学特性、产量、商品性状和抗病性等的筛选。结果表明:斯卡蒂诺、金华星产量潜力高,玛露莎、白玛瑙和红丽星成熟期早,卡米洛多个商品性状优,金华星、红丽星和斯卡蒂诺则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斯卡蒂诺和金华星两个品种总的综合性状、产量和效益表现较好,建议在汕尾地区进一步进行生产示范和推广种植。

关键词: 彩椒品种 无土栽培 筛选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红茶品种英红6号的选育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英红6号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红茶品种。其树姿开张,发芽密度较大,芽叶黄绿、粗壮,产量高,品比6年平均比云南大叶群体对照种增产59.8%,湛江区试点比对照种增产33.8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春梢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红茶。该品种易扦插,育苗及移植成活率高,抗寒旱及主要病虫能力较强,适宜广东红茶产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英红6号 红茶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效植物营养素处理时期对水稻产量、性状及表观遗传效应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稻常规种穗珍香生长发育的秧苗期、秧苗返青后、扬花期分别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ecial Plant Nutritional Element,简称SPNE)喷施植株,比较不同处理及对照的产量。结果表明,经SPNE处理的水稻的产量均超过对照,但不同时期使用的效果不同;在秧苗期喷施SPNE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其次是扬花期,对照的产量最低;经SPNE处理后得到的种子发芽后长出的幼苗的淀粉酶活性、株重、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均超过对照,其中扬花期喷施SPNE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特效植物营养素 常规稻 产量 表观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oldX力场的蛋白突变建模方法可用于人工锌指酶辅助设计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锌指酶是一种可对动植物基因组内特异序列进行高效遗传修饰的人工重组核酸酶.目前,获取一对有活性的人工锌指酶的常规方法是通过构建大量的锌指蛋白突变体,利用细菌杂交方法从中筛选有结合活性的个体,工作量庞大、专业性强,普通研究人员往往难以胜任,极大地限制了锌指酶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采用计算机辅助人工锌指酶设计的方法降低筛选难度和工作量显得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选用FoldX分子力场软件对国际锌指酶协会研究人员采用OPEN方法构建的共420个锌指蛋白突变体进行蛋白-DNA复合体建模,并计算模型中锌指蛋白与靶标DNA的结合自由能.经统计分析发现,模拟复合体中的锌指蛋白-DNA结合自由能与该锌指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形成无活性锌指酶的概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当结合自由能低于?13.132kcal/mol时形成无活性锌指酶的概率可降低至5%以下,而当结合自由能大于?5kcal/mol时形成无活性锌指酶的概率高达40%.因此,采用FoldX构建锌指蛋白-DNA复合体模型的方法可以辅助缩小锌指蛋白的筛选范围,提高人工锌指酶设计的成功率.

关键词: 锌指酶 分子力场 蛋白突变建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单倍体重要农艺性状表现及形态鉴定指标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孤雌生殖诱导系MT-1与10个甜玉米基础材料杂交诱导所产生的单倍体及对应二倍体为材料,对甜玉米单倍体与相应二倍体的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期望从中筛选出简便、高效的甜玉米单倍体形态鉴定指标。结果表明,10个甜玉米基础材料的单倍体的株高、穗位高、茎粗、穗位叶长、穗位叶宽5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应二倍体,可作为鉴定甜玉米单倍体的重要形态指标;而部分基础材料的单倍体与对应二倍体在雄穗分支数和总叶片数性状上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不能作为鉴定甜玉米单倍体的形态指标。

关键词: 甜玉米 单倍体 农艺性状 形态鉴定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