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家贤 1 ; 黄华林 1 ; 何玉媚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清远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英红6号;红茶;选育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15 期
页码: 22-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英红6号属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红茶品种。其树姿开张,发芽密度较大,芽叶黄绿、粗壮,产量高,品比6年平均比云南大叶群体对照种增产59.8%,湛江区试点比对照种增产33.8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春梢芽叶内含物丰富,适制红茶。该品种易扦插,育苗及移植成活率高,抗寒旱及主要病虫能力较强,适宜广东红茶产区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英红6号红茶香气成分的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卓敏,晏嫦妤,乔小燕. 2009
[2]阿根廷马黛茶与广东红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 乔小燕,马棉霞,陈维,马成英,陈栋. 2020
[3]红茶品质及其相关生化因子研究进展. 范捷,王秋霜,秦丹丹,方开星,朱海燕,姜晓辉,陈栋,吴华玲. 2020
[4]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2018
[5]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6]不同水质对英红九号红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 周巧仪,凌彩金,林威鹏,刘淑媚,关洁婷,郜礼阳. 2020
[7]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孙世利,庞式,黄国资,吴家尧. 2010
[8]红茶香气研究进展. 王秋霜,陈栋,吴华玲. 2011
[9]英红九号红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孙世利,操君喜,赖幸菲,潘顺顺. 2015
[10]基于超高频RFID红茶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 凌彩金,刘锦新,吴家尧,王秋霜,刘淑媚,陈海强,赵超艺. 2013
[11]云大淡绿红碎茶香气化合物组成研究. 李家贤,何玉媚,黄华林,苗爱清. 2008
[12]英红九号红茶茶汤色泽与感官评价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关洁婷,谢郁超,周巧仪,凌彩金. 2020
[13]不同季节翠玉品种3大茶类生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潘顺顺,赖幸菲,孙伶俐,黎秋华,向丽敏,孙世利. 2017
[14]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孙世利,苗爱清,凌彩金,潘顺顺,庞式,赖兆祥,曾文伟,赵超艺. 2010
[15]不同萎凋工艺加工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研究. 赖兆祥,苗爱清,庞式,孙世利,曾琼. 2011
[16]从我国红茶产业数百年兴衰的启示试论中国红茶的发展思路. 陈栋,刘军,吴华玲,王秋霜,乔小燕,李家贤. 2011
[17]金萱品种夏暑茶类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赖幸菲,孙世利,李裕南,庞式,李振声,潘顺顺. 2015
[18]不同萎凋方式和碰青工艺对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操君喜,吴华玲,黄华林,李波,陈栋. 2017
[19]国内外红茶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安全性评价. 王秋霜,陈栋,操君喜,吴华玲. 2017
[20]主要产茶国茶树资源与红茶育种研究进展. 乔小燕,王秋霜,陈栋.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连南古茶树的保护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曾晓嘉;薛迎斌;黄燕峰;黎健龙;曾玉丽;陈汉荣;余玲;黄华林
关键词:连南;古茶树资源;病虫害;保护利用
-
不同季节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分析
作者:李波;黄华林;陈欣;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品质分析;主成分分析
-
不同萎凋时间英红九号和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比较
作者:黄华林;李波;陈海强;马成英;陈维;乔小燕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萎凋时间;品质分析;聚类分析
-
高氨基酸和高茶氨酸茶树资源筛选
作者:方开星;姜晓辉;秦丹丹;李红建;黄华林;潘晨东;李波;吴华玲
关键词:茶树;氨基酸;茶氨酸;种质资源
-
广东客家茶树种质资源儿茶素特性分析
作者:乔小燕;黄华林;李波;姜晓辉;陈栋
关键词:客家种;儿茶素;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
云南白莺山古茶树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分析
作者:乔小燕;李崇兴;黄华林;吴华玲;左成琳;陈栋
关键词:白莺山;晒青毛茶;生化成分;古茶树;云南
-
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乔小燕;李波;何梓卿;陈海强;操君喜;黄华林
关键词:黄化英红九号;英红九号;红茶;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