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鸿雁源鸭甲肝炎病毒Ⅰ型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 2012
摘要:为了对一起死亡率高达91.3%、急性死亡的鸿雁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通过细菌分离排除法和病毒分离方法获得致鸭胚死亡病毒(暂命名为FJ-017株)。该病毒无血凝活性,用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鸭甲肝炎病毒1型、鸭瘟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特异引物分别进行扩增,电泳结果显示,仅鸭甲肝炎病毒1型引物可扩增出条带。将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序列分析表明FJ-017株与22株DHAV-1参考株的同源率为93.5%~99%,而与DHAV-2和DHAV-3参考株的同源性均为79.9%。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017株与DHAV-1关系密切,在进化树中共处一分支,表明FJ-017株为鸭甲肝炎病毒1型,此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山麻鸭品系配套杂交效果研究
《水禽世界 》 2012
摘要:利用经过专门化品系选育的山麻鸭I系(S1S1)、山麻鸭II系(S2S2)、山麻鸭III系(S3S3)、金定鸭(JJ)、莆田黑鸭(PP)和闽农白鸭(FF)为育种素材,通过杂交配合力测定,筛选产蛋量高、饲料转化率高的三系杂交的山麻鸭配套系。结果表明,筛选出三个最佳三系杂交配套组合F(PS2)、P(S1F)和F(S1P),其500日龄产蛋数分别为345.4±1.2枚、339.2±2.0枚和331.1±1.3枚,总产蛋重分别为25.12±0.08kg、24.26±0.06kg和24.13±0.17kg,料蛋比分别为2.60、2.68和2.67,较亲本山麻鸭S1S1系500日龄产蛋数300.2枚、总产蛋重19.9kg、料蛋比2.91分别提高了10.3%~15.1%、21%~26.1%和15.1%~18.7%。


一例断乳弱猪康复试验案例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 2012
摘要: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断乳仔猪肠道健康问题已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而高温夏季母猪乳水不足、断乳仔猪弱小问题更为严重,为缓解断乳应激、激活生产潜能而设计本试验,现正推广应用中。1试验设计思路针对夏季母猪乳水不足、仔猪腹泻造成的产房仔猪弱小,健康度差,肠道严重损伤等问题而设计本试验。重点在于缓解仔猪断乳应激,促进肠道发育,


水稻种子老化后的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籼型恢复系航1号、航2号、明恢86、多系1号和R527为研究材料,以耐储藏的品种云恢290为对照进行人工老化(温度42°C,相对湿度88%)处理。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云恢290的含水量增加速度最慢,明恢86的含水量增加速度最快;发芽率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脂肪酶含量与老化后的发芽率呈负相关。人工老化30d后,云恢290的发芽率为7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测定不同时间段的人工老化处理前后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和脂肪酶含量均有所增加。


蚕豆花左旋多巴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Vicia faba L.)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蚕豆中含有左旋多巴(L-Dopa)成分[1-3],它是人和动物体内合成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前体之一,是经典的抗震颤麻痹药,临床上用于帕金森氏病的治疗[4-6]。Rocco等[7]研究认为,蚕豆不同器官L-Dopa含量不同,开花前整株L-Dopa含量0.24%,叶片L-Dopa含量0.36%,茎中L-Dopa含量0.17%,


苏北滨海盐土区稻田轮作的改良效应
《江西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分别以耕种两年的稻-菜和稻-麦轮作地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未轮作的滨海盐土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稻田轮作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田轮作对土壤均有程度不等的改良作用,尤以稻-菜轮作改良效果较佳,且上层土壤改良优于下层。与对照相比,稻-菜轮作0~20 cm土层的土壤密度、pH值和全盐量分别减小了13.42%、0.94和71.48%,有机质、蛋白酶、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增加了0.48、0.61、3.50、0.17、8.11、4.50倍,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增加了128.14、13.83、1.54、24.66倍。因此,稻-菜轮作可以降低盐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是改良滨海盐土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滨海盐土 轮作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生物学性质 改良作用


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1的5L发酵罐发酵条件初探
《热带作物学报 》 2012 CSCD
摘要:优化嗜热脂肪芽孢杆菌CHB1的5 L发酵罐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发酵罐的通气量、转速、温度、pH等参数,并测定CHB1在5 L发酵罐中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转速180 r/min、通气量6 L/min、发酵温度58℃、接种量4%,发酵过程自动流加乙酸控制pH值为8.0,培养21 h。采用自动流加乙酸控制pH值的方法,效果显著,控制pH值为8.0时,发酵效果最好,细胞生物量高达6.07×108cfu/mL,约是不控制pH值发酵的对照组(3.5×108cfu/mL)的2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欧洲株和美洲株的理化特性及致病性比较
《福建农业学报 》 2012
摘要:对分离自福建的3株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2株欧洲型PRRSV进行了细胞致病性、动物致病性及理化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PRRSV分离株均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在PK-15、Vero、CEF、MDEF中盲传3代均不能产生细胞病变。理化性质试验表明美洲株与欧洲株PRRSV对酸、pH=3、氯仿、胰酶的敏感性一致;当pH=9时,PRRSV欧洲株比美洲株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同的PRRSV毒株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同一型的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也不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欧洲型PRRSV-FJ0602株为弱毒株,对保育猪不具有致病性,而美洲型PRRSV-FJ0604株致病力强。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欧洲型 美洲型 致病性 理化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