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3种不同禽源副粘病毒抗原相关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通过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微量交叉中和试验测定鹅源副粘病毒(MQG株)、鸭源副粘病毒(Lg株)和新城疫标准毒(F48E8株)3种不同禽源副粘病毒的血清学相关性。结果显示3种病毒之间的R值很小(R<0.2),抗原相关性较低,表明3种不同禽源副粘病毒的抗原相关性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鹅源副粘病毒 鸭源副粘病毒 新城疫病毒 抗原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草莓设施栽培技术

福建果树 2012

摘要:我国草莓栽培始于1915年,但初期仅少量栽培,20世纪80年代才迅速发展,近年来设施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与美日等草莓生产先进国家相比,产量较低,品质较差。我们于2006年从台湾引进先进的草莓设施栽培技术,通过两年栽培实践不断完善,现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叶片GDH、GS、GOGAT基因的克隆及荧光定量PCR分析

茶叶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个茶树种质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茶叶中氨基酸合成转化关键酶基因:谷氨酸脱氢酶(GDH)、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OGAT)的保守区。在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N602371、JN602372、JN602373。通过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GDH酶基因在茶树种质0314C(相对高氨基酸种质)中的表达显著增强,而在0212-15种质(相对低氨基酸种质)中却显著下降。GS、GOGAT酶基因在种质0314C中表达显著下降,而在0212-15、0318D种质中显著增强。通过回归分析,GS基因表达与茶氨酸、赖氨酸、丙氨酸呈负相关,而GDH与茶氨酸呈正相关。

关键词: 茶树种质 基因 克隆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As2796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双孢蘑菇As2796是我国的主栽品种。为方便获得相关的目的基因,构建了该菌株的全长cDNA文库,文库初始库容达3.3×106 cfu.mL-1,插入片段长度范围0.7~4.0kb,平均长度约1.5kb,重组率约82%,全长率约35%。文库扩增出了5个目的基因全长编码序列(CDS),表明该文库的有效性,今后可用于扩增所需的双孢蘑菇基因的全长cDNA或CDS。

关键词: 食用菌 基因文库 编码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PLC测定不同产地佛手中橙皮苷的含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不同产地佛手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醋酸溶液(18∶82),体积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84 nm,柱温30℃。结果:橙皮苷在2.24~44.8 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5%,RSD 0.97%(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佛手药材的品质评价。

关键词: 佛手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柘荣县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茶叶科学技术 2012

摘要:本文介绍了柘荣茶树品种结构、茶叶生产加工、茶叶品牌建设和茶叶市场化进程情况。提出柘荣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建设高效生态茶园;茶叶初制清洁化改造;建设茶叶初加工集中园区;示范法国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开展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全力打造地方品牌。

关键词: 柘荣 茶业 现状 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激处理对香水百合种球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自繁"siberia"百合种球在30~45℃水中进行热激处理,研究种球在热胁迫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并与未经热处理的种球对照。结果表明:热处理可以极显著改善种球一些重要生理指标,35~40℃热激处理在360 min内,是安全温度和持续时间;35~40℃的热处理能改善POD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对淀粉的含量无影响;热处理可调节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适宜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球抗性和活力,提高种球的休眠深度,为种球长期保存提供一种预处理技术途径。

关键词: 种球 热激 抗性 预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牧6号”狼尾草的选育及田间种植技术

家畜生态学报 2012

摘要:"闽牧6号"狼尾草是通过辐射杂交狼尾草杂种F1种子诱变和田间双重筛选选育的狼尾草新品种,杂交狼尾草F1种子为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为母本和象草N51为父本配制的种间杂交种,为三倍体杂种,其染色体数为3n=21,其中7条染色体来自美洲狼尾草,14条来自象草。"闽牧6号"狼尾草鲜草产量高(最高可达348 400kg/hm2)、品质优(粗蛋白质15.30%)、茎叶比低(0.56),在福建省3~9月均可用茎节繁殖,株行距以50cm×50cm或40cm×60cm为宜。为获得高产,每次刈割后要及时追肥,"闽牧6号"狼尾草极少有病虫害发生,偶见蚜虫,其鲜草适合饲喂牛、羊等草食动物,也可青贮利用,还可打浆适量饲喂生猪,多余的青草晒制后也可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

关键词: 闽牧6号 辐射育种 种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的过程变化规律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6种蛋白酶(Alcalase、胰蛋白酶、Protex.7L、Protamex、Flavourzyme和木瓜蛋白酶),对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过程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得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及游离氨基酸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的能力最强,生成的多肽、寡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量最多;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偏大;Flavourzyme水解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占可溶性蛋白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 大豆蛋白 酶解 水解度 游离氨基酸 蛋白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生姜低盐腌藏技术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摘要:开展优质生姜低盐腌藏技术研究,为优质原料姜的周年供应提供低盐低温贮藏技术。以大黄姜为原料,以20%高盐常温腌渍为对照,研究6%~12%浓度低盐低温腌渍对生姜原料加工品质、主要营养成分、亚硝酸盐生成量,以及细胞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低盐结合低温隔腌渍为最优处理,原料得率达94.7%,原料脆度达0.93MPa,总花色苷、姜酚、姜黄素的含量分别比高盐处理高1.22、213.45、53.47mg.kg-1,亚硝酸盐生成量较低(2.25mg.kg-1),综合指标最理想;并通过姜原料细胞显微结构观察,获得了细胞显微水平上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生姜 低盐 腌渍 细胞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