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中华鲟幼鱼鳃上氯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氯细胞(CCs)在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幼鱼鳃上的分布状况及形态特征,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法及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法对氯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研究表明:利用棋盘法,确定一抗和二抗的最佳实验浓度分别为1∶1 500和1∶500时定位其鳃上的Na+/K+-ATPase免疫阳性细胞(NKA-IR细胞,即氯细胞)效果较好,可用于中华鲟幼鱼鳃上氯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数量分别为(4.72±0.34)个/100μm和(0.64±0.19)个/100μm,差异极显著(P<0.001);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平均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为(187.28±18.30)μm2和(159.53±16.72)μm2;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的细胞形状因子分别为0.72±0.33和0.68±0.46,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中华鲟幼鱼鳃上氯细胞呈卵圆形,主要分布在鳃丝上,尤其是鳃丝及鳃小片基部区域,少量分布在鳃小片上,鳃丝与鳃小片上氯细胞大小基本一致。

关键词: 中华鲟 氯细胞 免疫荧光染色 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中南部长钻光鱼渔业生物学初步研究

热带海洋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3年和2014年在南海中南部海域变水层拖网采集的长钻光鱼样品,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组成、年龄和生长、性腺成熟度及摄食等级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150m水层长钻光鱼体长范围为80~128mm,优势体长组为80~100mm,占82.4%,平均体质量为2.40g;200m水层长钻光鱼体长范围为43~195mm,优势体长组为80~140mm,占76.9%,平均体质量为4.47g;400m水层长钻光鱼体长范围为86~186mm,优势体长组不明显,平均体质量为9.64g。渔获个体平均体长由浅到深呈增加趋势,由南到北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均值分析t检验表明,150m、200m、400m水层长钻光鱼体长分布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长钻光鱼春季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11mm和3.84g;秋季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140mm和5.50g;冬季平均体长和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34mm和7.44g。其生长参数b值为3.0726,符合等速生长特征。有效鉴定的45个长钻光鱼耳石样品中1龄鱼35个,1+龄鱼10个;年龄最小为6个月,体长为128mm;年龄最大为16个月,体长为187mm。其性腺成熟度以Ⅰ期和Ⅱ期为主,春季性腺成熟度最高。其摄食等级以0级和1级为主,最高为3级,不同水层长钻光鱼的摄食等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南海 中层鱼类 长钻光鱼 渔业生物学 年龄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致建鲤肝损伤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甘草提取物是否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引起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用含甘草提取物的饲料(0.1、0.5和1.0g/kg)饲喂建鲤60d,再腹腔注射0.6μg/kg TCDD,72h后收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生化指标,同时制备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甘草提取物对TCDD诱导建鲤肝组织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0g/kg甘草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和AKP活性,显著提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质量浓度、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P<0.05或P<0.0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甘草提取物处理组可以明显减轻TCDD引起肝组织损伤。提示,甘草提取物对TCDD引起的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甘草提取物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性能有关。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 肝损伤 建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粒径TiO_2颗粒对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

海洋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新月菱形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低浓度不同粒径TiO2颗粒(21nm、60nm和400nm)对海洋微藻生长、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影响,并测定了相应的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初步探讨了TiO2颗粒对海洋微藻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mg/L TiO2颗粒对新月菱形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着粒径的减小而逐渐增强,第48h、72h、96h呈现出显著的纳米效应。TiO2颗粒可以诱导藻细胞内ROS的含量增加,对藻细胞产生氧化胁迫,新月菱形藻的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应激响应,以清除过量的ROS,但剩余的ROS对藻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导致MDA含量升高,并且纳米级TiO2颗粒对新月菱形藻的氧化损伤大于微米级颗粒。在不同粒径TiO2颗粒的胁迫下,藻细胞SOD和CAT活性的响应也存在差异。本研究将为开展人工纳米材料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潜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TiO2 新月菱形藻 纳米颗粒 海洋微藻 抗氧化酶 毒性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成鱼开放流水与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差异研究

水产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半滑舌鳎的集约化养成提供基础数据,设定开放流水和循环水两种养殖模式,以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0.640±0.063)kg为研究对象,检测半滑舌鳎的生长及肉质相关指标,实验共进行7个月,结果显示:1半滑舌鳎在两种养殖模式下的成活率分别为79.89%和90.38%,月增重率分别是0.154 7和0.110 9 kg,肥满度分别是0.920和0.838,生长激素分泌量分别是2.812和2.706μg/L。循环水养殖模式组在成活率、增重率、肥满度和生长激素分泌量上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13.13%、39.5%、9.8%和3.92%。2两种养殖模式,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在粗蛋白、氨基酸、PUFA上更占优势,但在粗脂肪、MUFA上循环水养殖模式明显占优势,分别高于开放流水养殖模式组41.732%和16.912%。实验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优越的水质环境更适合半滑舌鳎的育肥。本实验说明,半滑舌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其生长处于较好的状态,营养品质上也能够得到保证。同时,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极大地发掘半滑舌鳎的养殖潜力,是一种适合半滑舌鳎集约化养殖的具有优势的养殖模式。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开放流水养殖 循环水养殖 养殖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江水系鱼类一新纪录——带刺光唇鱼(鲤形目:鲤科)

动物学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5月及2010年8月在广东省增城市及河源市采得一批鱼类标本,其中20尾经鉴定为珠江水系鱼类新纪录——带刺光唇鱼(Acrossocheilus spinifer Yuan,Wu&Zhang,2006)。该种主要鉴别特征包括:(1)体侧具有5~6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每条约占2列鳞片宽,向下延伸至侧线以下2行鳞片,呈对称或不对称分布;(2)第2条垂直条纹位于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的下方;(3)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粗壮的硬刺,后缘具细小的锯齿;(4)背鳍鳍间膜外缘2/3黑色。标本现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标本室。

关键词: 带刺光唇鱼 珠江水系 新纪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响应曲面法研究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与肝脏抗氧化力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SM),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了亚硝酸盐(0.02—2.8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MDA含量,SOD与CAT活力)的联合影响。整个实验周期持续35d。结果显示,本实验条件下,亚硝酸盐和密度的一次效应和密度的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特定生长率随着亚硝酸盐或密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亚硝酸盐浓度和养殖密度分别为1.65mg/L和3.28尾/10L时,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同时较高。亚硝酸盐与养殖密度的一次效应对MDA含量和两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二次效应对两种酶活力的表达有极显著影响(P<0.01);亚硝酸盐与密度对SOD和CAT活力有互作效应,高浓度亚硝酸盐与高密度环境会抑制SOD和CAT活力的表达,增加肝脏MDA含量。因子与响应值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384、0.9004、0.9520和0.9650(P<0.01),可用于响应值预测;亚硝酸盐含量比养殖密度对养殖鱼的生长影响更为明显。建议在罗非鱼集约化养殖中,保持溶氧充足,降低氧化胁迫,提高罗非鱼的生长与抗氧化力。

关键词: 罗非鱼 亚硝酸盐 养殖密度 响应曲面 生长 抗氧化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并[a]芘、菲在缢蛏体内的生物富集与释放

水产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苯并[a]芘(Bap)、菲PHE在缢蛏体内的富集及释放过程的动力学特征,通过双箱动力学模型对富集(15 d)与释放(9 d)过程进行非线性曲线拟合,获得缢蛏对Ba P、PHE的吸收速率常数k1、释放速率常数k2、生物富集因子BCF、平衡状态下生物体内Ba P含量CAmax、生物学半衰期B1/2。结果显示,缢蛏对Ba P的富集能力高于PHE,Ba P增加幅度分别为0.45 ng/(kg·d)(40μg/L实验组)、0.33 ng/(kg·d)(20μg/L实验组)、0.23 ng/(kg·d)(10μg/L实验组);PHE增加幅度分别为0.33 ng/(kg·d)(30μg/L实验组)、0.25 ng/(kg·d)(20μg/L实验组)、0.18 ng/(kg·d)(10μg/L实验组)。Ba P、PHE的富集、清水释放均为前期迅速,后期缓慢。缢蛏对Ba P、PHE的k1范围分别为0.39~0.52,0.30~0.43,平均值分别为0.44和0.36,均随Ba 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k2范围分别为0.001 6~0.001 7,0.002 8~0.003 3,平均值分别为0.001 6和0.003 0,无明显的变化趋势;BCF范围分别为243.96~306.28,105.73~130.85,平均值分别为268.18和118.57,均随Ba 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减少;CAmax范围分别为3 062.76~9 758.25μg/kg,1 308.54~3 171.84μg/kg,平均值分别为5 969.08和2 287.71μg/kg;B1/2范围分别为407.73~433.22 d,210.68~248.06 d,平均值分别为421.20和232.04 d,均随Ba P、PHE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关键词: 缢蛏 苯并[a]芘 生物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海万山海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能值评估

应用生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货币价值和能值价值分析方法,对珠海万山区2007—2012年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珠海万山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货币价值和能值价值分别由772163万元和1.04×1022sej上升至1151284万元和1.97×1022sej.货币价值和能值价值都能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但两者所反映的价值结构有所不同,生态能值更能客观地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优化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着重要意义,是推动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结构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 珠海万山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 能值价值 货币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急性盐度胁迫对克氏双锯鱼幼鱼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南方水产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盐度急性变化(盐度35降至30、25、20、15)对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幼鱼鳃丝和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其mRNA在鳃丝中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从35突变至15的范围内对克氏双锯鱼的成活率没有影响。低盐度处理组(30、25、20和15)肝脏、鳃丝CAT活性24 h内均呈上升趋势,且盐度变化幅度越大酶活性增强的幅度越大,第48小时后均下降,至第96小时均降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鳃丝中CAT mRNA表达量在低盐度处理下,于第6小时后表达量开始上升,第12小时上升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96小时全部低盐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克氏双锯鱼幼鱼的CAT活性存在重要的影响,所测定组织中CAT活性于第96小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克氏双锯鱼幼鱼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

关键词: 盐度 克氏双锯鱼 过氧化氢酶 基因表达 肝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