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兜兰亚属(Paphiopedilum subgenus Paphiopedilum)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存在差异,其中菲律宾兜兰(P.philippinense)的核型公式为2n=2x=26=16m+10sm,长瓣兜兰(P.dithanum)为2n=2x=26=20m+6sm,密毛兜兰(P.densissimum)为2n=2x=26=22m+4sm,飘带兜兰(P.parishii)和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为2n=2x=26=24m+2sm,亨利兜兰(P.henryanum)、虎斑兜兰(P.markianum)和根茎兜兰(P.rhizomatosum)为2n=2x=26=26m,而胼胝兜兰(P.callosum)为2n=2x=32=2M+24m+6sm,布玲兜兰(P.microchilum)为2n=2x=38=28m+10sm,卷萼兜兰(P.appletonianum)和海南兜兰(P.hainanensis)为2n=2x=38=30m+8sm。兜兰亚属的染色体主要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见随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07~3.44,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率为0~0.231,核不对称系数为53.50%~58.95%。长瓣兜兰、飘带兜兰、亨利兜兰、密毛兜兰、虎斑兜兰、带叶兜兰和根茎兜兰等6种的核型类型为1B型,其余6种为2B型。


不同分子质量段猪皮胶原蛋白酶解物乳化性质
《食品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滤分离得到3种不同分子质量段的猪皮胶原蛋白酶解物(PCH 1、PCH 2、PCH 3),并以比色法研究3种酶解物在不同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量体积分数3个条件下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和用油量体积分数均能显著影响PCH 1、PCH 2、PCH 3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P<0.05),且以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对乳化能力的影响最大。PCH 2和PCH 3的乳化能力显著大于PCH 1(P<0.05)。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子质量较小的多肽溶液乳化性质较好。


猪场应重点关注的一些敏感问题
《广东饲料 》 2011
摘要:养猪人都知道,猪场要从基础设施、猪的品种、基础防疫、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原料控制等方面重点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突出重点,以降低疫病发生传播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忽视一些关键问题,本文重


干旱胁迫对文心兰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切花文心兰"黄金2号"(Oncidium Gower Ramsey‘Gold 2’)幼苗及成熟苗为材料,用盆栽控制浇水模拟干旱的方法,对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心兰"黄金2号"具有一定的耐旱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文心兰幼苗及成熟苗的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慢、幅度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能保持一定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持续上升,表明文心兰"黄金2号"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南方蔬菜水肥一体化高效生产技术
《中国蔬菜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水肥一体化也称灌溉施肥,是把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一项农业新技术,主要是借助新型微灌系统,按照蔬菜生长对水肥的需求与吸收规律进行全生育期的统筹规划,在一定的时期把定量的水分和肥料养分按比例直接提供给蔬菜。由于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适宜浓度的肥液输入到蔬菜根部土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菜心叶片生长模拟模型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BP神经网络建立菜心叶片生长预测模型,以菜心叶子的长度和宽度来衡量菜心叶片的生长情况,运用有效积温原理,建立菜心叶片生长情况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菜心叶片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在叶子生长的预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进一步在菜心产量的预测中起到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高产优质抗病两系杂交稻新组合玉两优2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两优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与玉米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温敏不育系玉S与自育恢复系N28组配而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中迟熟、分蘖力强、株型理想、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性好等特点。介绍了玉两优2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管理及制种技术要点。


香蕉枯萎病菌fga1基因克隆及其多样性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1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其中1号生理小种(Foc1)侵染粉蕉品种,而4号生理小种(Foc4)则危害粉蕉和香牙蕉品种。为探讨Foc1和Foc4致病性差异的遗传基础,本文根据已经公布的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s-lycopersici)基因组序列,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到一个重要的致病基因——fga1,比较了不同区域Foc1和Foc4fga1基因cDNA和gDNA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Foc1中fga1基因保守性很强,含有3个内含子和4个外显子,蛋白产物含353个氨基酸;所研究材料中Foc4fga1基因80%都有2个转录本,小转录本与Foc1fga1一致,而大转录本第三个内含子由于可变性剪切使得其成为外显子,预测编码一个372个氨基酸的多肽;来自海南三亚的Foc1和Foc4的fga1基因gDNA和cDNA长度分别为1286bp和1092bp,相似性均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