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白浆土不同改良剂组合施用效果。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7个处理,研究生物肥、有机肥和石灰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和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不同改良剂处理提高了大豆不同生育期株高、干物重,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粒数、荚数、但对百粒重影响不明显。不同改良剂施用提高了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9.7%~25.6%,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含量,改善土壤化学性状;提高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改善大豆品质。不同改良剂混施效果好于单施。综合以上分析,白浆土上应用生物肥+有机肥、石灰+有机肥是比较好的改良剂组合。


关于向日葵轮作的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轮作对向日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文阐述了向日葵轮作的重要性,轮作倒茬不仅影响当季的作物构成,又关系长远的作物布局。分析向日葵在轮作中的位置,指出合理的轮作,可调节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和水分供应,使植株生长健壮,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产量。


金针菇菌糠发酵床对生态养猪效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解决发酵床垫料来源问题,降低发酵床制作成本。[方法]以金针菇菌糠代替部分锯末制作发酵床,研究发酵床垫料配比对其温度和生猪育肥性能的影响,并分析金针菇菌糠在发酵床养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金针菇菌糠发酵床不会影响发酵床的发酵效果及生猪的育肥性能,有效降低了发酵床的制作成本。菌糠发酵床的最佳配方为:锯末20%、菌糠60%、稻壳20%。[结论]菌糠发酵床不仅有效解决了食用菌菌糠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极大降低发酵床的制作成本,可应用于该地区的发酵床养猪生产中。


银行计算机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现代商业 》 2014
摘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发展,银行的计算机风险是当前面临的比较大的一项风险,疏于防范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分析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不断提高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北菜南运番茄专用栽培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2014
摘要:番茄北菜南运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会造成呼吸加快、腐烂加快、品质下降、一次性收获时产量不高等状况,现对传统番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采用一些必要的栽培措施,解决腐烂加快、品质下降、一次性收获时产量不高的问题。


微生物学教学中有效获取网络资源途径探讨
《江苏科技信息 》 2014
摘要:微生物学的特点是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的微观世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微生物的微观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微生物学教学资源。文章将近几年在微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何有效获取网络资源,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微生物学教学服务作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广大微生物学教学者提供参考,为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依据。


大豆品种(系)对不同疫霉菌生理小种的抗性研究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分布于黑龙江省各地区的60个大豆疫霉病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为7个生理小种,选取黑龙江省优势小种1号、3号、9号为病原对208个国内外大豆品种(系)的抗性水平进行鉴定,以期获得抗疫霉根腐病的品种和种质资源。结果表明:208个大豆品种(系)中抗病品种比例较大,东北地区的大豆品种对疫霉根腐病1号、3号小种的抗性明显优于国外品种,而对9号生理小种则感病品种数量多于国外品种。


马铃薯新品系筛选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选育适宜黑龙江省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对参试马铃薯品系(种)的植株、块茎性状、主要病害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早熟组中,东农09-33069、龙科200701-7和大200401-19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东农03-1的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比对照增产0.34%;中晚熟组中,鑫科薯1号和大200010-2分别比对照增产24.94%和9.32%,克200401-73和东农DD412产量均低于对照;高淀粉组中,克200809-90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呼H99-9较对照增产6.43%。


寒地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14
摘要:半促成栽培,是利用保温设施,在草莓通过自然休眠以后进行保温,从而达到比露地栽培提早采收、提早上市的一种栽培方式。目前生产上常采用的设施类型有小拱棚、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等。介绍了寒地草莓半促成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生育期各项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其为广大农户提供生产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