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秋收工作中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关键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种子质量包括种子纯度、种子产量、种子活力等方面,玉米制种过程中,秋季是决定种子质量的关键时期,介绍秋收工作中提高玉米种子质量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种子纯度 种子产量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除草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大豆科技 2014

摘要:近年来由于大豆田化学除草剂的不正确使用,在农田植株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害,在土壤中出现了农药残留现象。对于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除草剂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大豆 杂草 化学除草剂 农业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向日葵品种资源对黄萎病抗性的田间鉴定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宁夏固原县以及黑龙江农科院农场的田间自然病圃进行了不同向日葵品种抗黄萎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同一供试地点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供试地点间均存在着一定的抗性差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供试的48份向日葵品种中鉴定出高抗品种10份,中抗品种10份,感病品种28份;宁夏固原县供试的30份向日葵品种中鉴定出5份高抗黄萎病的向日葵品种,中抗黄萎病品种12份,13份感病品种;黑龙江农科院供试的52份向日葵品种中鉴定出1份免疫品种PR2302,高抗品种8份,中抗品种14份,感病品种30份。同时,不同供试地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向日葵品种在不同供试地点对黄萎病抗性表现出一定差异,预示着向日葵黄萎病菌存在着致病力分化现象。

关键词: 向日葵 黄萎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

核农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良六倍体小偃麦,创制携带E组染色体优良基因的普通小麦新类型。本研究利用六倍体小偃麦与克旱9号杂交选育六倍体小偃麦的衍生系,在杂交后代中选择具有六倍体小偃麦优良农艺性状的普通小麦类型。结果表明:六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结实率低,平均为21.9%,但F2以后分离复杂,出现一些代换系、易位系,附加系和DE混合的染色体组。有些品系性状表现较好,如分蘖多、抗病、多小穗、多花等。按性状继代选择直至F5共筛选出13个品系即05-9-2、05-9-4、05-9-5、05-9-6、05-9-7、05-9-8、05-9-11、05-9-14、9-9-14、05-9-13、05-7-13、05-7-24、05-7-22。利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分子检测方法、原位杂交技术对以上13个品系进行了鉴定。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E组染色体改良普通小麦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六倍体小偃麦 小麦 易位系 代换系 细胞遗传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蚜对大豆阶段性危害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明确大豆蚜对大豆危害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大豆蚜阶段性危害对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蚜危害时期的延长,大豆蚜对大豆产量及其它性状的影响作用越强。在短期危害的条件下,对大豆株高的影响显著,但产量几乎不受影响。当危害达到大豆的盛花期,产量开始下降,危害达到结荚期时产量显著降低。因此,在大豆的盛花期之前防治大豆蚜会有效减少产量损失。

关键词: 大豆蚜 大豆 产量 生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 2014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沙棘中的维生素类、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脂类、多糖、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阐述了这些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用价值;然后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大力开展沙棘生态建设两个角度分析了对于沙棘的开发研究,最后对沙棘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沙棘 有效成分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葵系列食用向日葵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14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是黑龙江省唯一的省级向日葵专业研究所,1979年开始向日葵育种研究工作,至今共育成龙葵系列食用向日葵品种5个。介绍了该所育成的食用向日葵品种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广大葵农在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指导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勒新品种“姝丽”的引种试验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1引种经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韩国忠清北道农业技术院于1998年开始结为姊妹院,建立了合作关系,至今为止仍在进行着多方面的技术交流。课题组成员在1998年访问韩国忠清北道农业技术院考察交流期间,从该院引进了唇形花科罗勒属1a生草本芳香植物白花罗勒(英文名:Basil,学名:Ocimum basiticum L.),并从引进的白花罗勒群体中发现了1株开淡紫色花的罗勒(后定名为:"姝丽"),与白花罗勒的香气类型也有差异,其自交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模式的增产情况,采用大区对比研究方法,在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进行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苗期及始花期,原垄卡种模式的大豆株高、干物质和叶面积低于传统耕作种植模式,而在结荚期至成熟期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模式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而不同土层土壤容重均低于常规大豆耕作模式;原垄卡种较常规大豆耕作模式产量增加10%。

关键词: 原垄卡种 耕作模式 大豆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塔景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中国林副特产 2014

摘要:以松塔景天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利用含有不同浓度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建立了松塔景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mg/L+NAA 0.05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78%;诱导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0.1mg/L,不定芽诱导率达88.89%;组培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3mg/L,生根率达91.33%;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

关键词: 松塔景天 组织培养 植物生长调节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