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叶面施氮对‘合农64’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大豆叶面氮素的应用效果,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农6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叶面施氮量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时期普遍在B3处理达到最高值;A1时期叶面施氮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及无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增加,A3时期叶面施氮有利于籽粒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在A1B3处理组合下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SPAD值为49.30;在A3B3处理组合下籽粒干物重最高,为26.08 g。因此,就‘合农64’这一品种而言,利于产量形成的最佳处理组合为A3B3,如果在A1B3和A3B3都进行处理,产量结果可能会更高。
关键词: ‘合农64’ 不同时期 叶面施氮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向日葵药害的解毒效果及解毒机理研究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14
摘要:采用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试验方法,以向日葵为生测试材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向日葵土壤残留药害的解毒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用量为有效成份25g(a.i.)/hm2对向日葵有一定的药害。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药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向日葵株高明显高于咪唑乙烟酸25g(a.i.)/hm2处理,而株鲜重却明显降低。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都能导致向日葵苗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与咪唑乙烟酸25g(a.i.)/hm2处理相比,萘二甲酐加入咪唑乙烟酸后,使3种氨基酸含量比咪唑乙烟酸处理增加,2种氨基酸含量降低,12种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没有变化,可以认为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是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的解毒因素之一。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对向日葵苗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共同作用可使向日葵苗体内GSH含量显著增加,而GSTs活力却有较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萘二甲酐 咪唑乙烟酸 解毒效果和机理 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S-转移酶


预冷时间对双孢菇真空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目的]探讨预冷时间对双孢菇真空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完善对食用菌真空预冷机理的研究。[方法]选取双孢菇为研究对象,将鲜品在5、10、20和30 min 4个水平的预冷时间条件下进行真空预冷处理,探讨了不同预冷时间对双孢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并通过综合评价研究了预冷时间对双孢菇预冷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不同预冷时间会对双孢菇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预冷时间10 min条件下的预冷处理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其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和电导率分别为1.41%、5.2%、13.1 mg/kg和5.84μS/cm。[结论]研究可为真空预冷技术在双孢菇保鲜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


黑龙江超高产水稻品种叶部特征的研究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形状及空间排布是水稻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探讨在黑龙江寒地特殊生态环境下,超高产水稻品种的叶部特征,指导寒地超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开展了本研究。以黑龙江超级稻松粳9号、龙稻5号和龙粳14为试验材料,分别以生产中同熟期的品种藤系138、龙稻3号和合江19作为对照,进行了水稻群体叶面积动态、齐穗期功能叶片的各性状以及与干物质积累的关系等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笔者的高产育种经验,提出黑龙江省高产水稻开花后的上3叶特征应为:剑叶较长、基角和张角小,倒2叶和倒3叶厚、基角10°~20°、张角20°~30°,叶片衰老慢。


北方玉米田杂草防控技术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14
摘要:草害是制约玉米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玉米田的杂草发生比较普遍,种类繁多,主要有稗草、马塘、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刺儿菜、苍耳、黎、铁苋菜、田旋花、芥菜、苣荬菜等。近年来由于玉米面积的的不断扩大,玉米田杂草发生面积很大,杂草危害加重,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针对当地杂草发生种类及其危害特点,玉米除草应采取以农业防除为基础,以化学除草为重点,人工、机械防除为补充,各项措施相协调的综合防除策略,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