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幼虫的毒力研究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菜蛾为研究对象,采用浸叶法研究了6种杀虫剂对哈尔滨地区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活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的毒力最高,LC50仅为0.99mg/L,高效氯氰菊酯的毒力最低,LC50达到50.08mg/L,6种药剂对小菜蛾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丁酯脲>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故氯虫苯甲酰胺可作为哈尔滨地区小菜蛾防治的首选药剂。


我国甜玉米育种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甜玉米是普通玉米的一个变种,是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大开发利用空间的特用型玉米。为了明确我国甜玉米的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回顾了国内外甜玉米研究进展及其在品种选育中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探讨了甜玉米的发展历程、类型及选育方法,并指出我国甜玉米育种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紫花苜蓿新品种农菁1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可达18%~22%,且富含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营养平衡而全面,是饲养家畜最优良的饲料。苜蓿根系发达,根瘤菌可固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改良的优良先锋草种。紫花苜蓿以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享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根据黑龙江生态条件和紫花苜蓿生育特点,200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选择搭


不同马铃薯软腐病菌的致病力分析
《中国马铃薯 》 2014
摘要:为了明确马铃薯软腐病菌的致病力,本研究分别使用BL-1、BL-2和KF-1 3个马铃薯软腐病菌接种了‘尤金’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对出苗率进行了调查,分析、鉴定不同菌种的致病力。结果显示:2个供试品种接种3个马铃薯软腐病菌后的出苗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出苗率为27.5%,与对照(CK)相比,出苗率降低67.5个百分点,其中KF-1是3个病原菌中致病力最强的,平均降低92.5个百分点。


寒地香型水稻新品种松粳19选育与应用
《作物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新品种松粳1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五常水稻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育成的香稻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黄瓜(Cucumis stavius L.)CSEBF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乙烯利诱导黄瓜茎尖SSH文库的筛选,采用RT-PCR和电子克隆技术,从黄瓜中克隆到一个EIN3-Binding F box protein 1基因,命名为CSEBF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F366911)。结果表明:CSEBF1基因的cDNA全长1 964bp,编码640个氨基酸,含有F-box蛋白保守区域和蛋白质泛素化作用底物识别必需结构—LRRs(leucine-rich repeats),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60.47%。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分析了CSEBF1基因在乙烯利诱导后植株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表明该基因在叶片和根部处理8 h达到最高值,而在茎部16 h达到最高值。同时通过RTPCR方法检测茎、叶部乙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CSEIN3基因于处理4 h在茎、叶诱导表达;CSCTR1基因在处理后8 h的茎和16 h的叶片有表达量;CSACS2基因在处理后2 h的叶片被诱导表达,并且表达量随后增加。CSACS1G基因(即F基因)于处理后4 h的叶片增强表达,随后持续较微弱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