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薯饲料化应用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是世界热区近 7 亿人的基本食物来源,也是我国生产淀粉、变性淀粉、燃料乙醇等化工产品以及饲料的重要原料,在热区消除饥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木薯块根富含淀粉,可提供畜禽生长所需的能量.木薯茎叶中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资源.木薯能量值近似于玉米,饲用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在猪、羊、鸡等畜禽的饲养中均取得很好的应用效果,将其作为能量饲料,替代玉米等原料对减缓人畜争粮、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木薯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化应用上的研究进展,并就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木薯饲料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不同发育期百香果品质及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变化
《分子植物育种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黄金百香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形成规律和糖酸代谢限速酶活性变化,本研究以黄金百香果为研究材料,测定黄金百香果果实外观品质、内在品质和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等数据,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黄金百香果的果实发育,果皮厚度不断减少,可食率不断增加.(2)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上升,在T5时期(花后14周)均达到最大值,且在T7时期(花后16周)出现退糖现象;可滴定酸(TA)含量在T3时期(花后12周)含量最高.因此,T6时期果实风味最佳.(3)EMP-TCA代谢限速酶与果实糖酸含量具有相关性,TSS与磷酸果糖激酶、柠檬酸合酶呈负相关,与丙酮酸激酶、胞浆异柠檬酸脱氢酶呈正相关;可溶性糖与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呈正相关,与柠檬酸合酶呈负相关;TA与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柠檬酸合酶、胞浆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呈负相关,与丙酮酸激酶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黄金百香果最佳食用期的选择和品质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黄金百香果 品质 EMP-TCA代谢限速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影响文昌鸡腹脂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
《中国畜牧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影响文昌鸡腹脂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旨在为低脂文昌鸡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5996个基因在文昌鸡腹部脂肪组织中表达,16926个基因在儋州鸡腹部脂肪组织中表达,15580个基因在文昌鸡和儋州鸡腹部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95个基因在文昌鸡和儋州鸡腹部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过程、分子活性物质运输等过程(P<0.05).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PPAR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等途径富集.通过筛选与验证,最后确定SCD、SMOC1、IGFBP2、MSMB基因为影响文昌鸡腹脂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
关键词: 文昌鸡 腹脂沉积 RNA-seq 差异表达基因 候选基因


食用木薯的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
《食品工业科技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是一种极耐贫瘠、抗逆性强、富含淀粉的作物.在我国,木薯长期以来主要作为一种非粮能源作物,用于生产淀粉、酒精以及饲料等.近几年,食用木薯品种的选育、推广以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极大地拓展了木薯在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空间.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主要食用木薯品种及其营养价值,然后从鲜薯、食用木薯全粉、淀粉和变性淀粉3个方面综述了食用木薯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食用木薯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种选育、贮藏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对推动食用木薯在食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食用木薯未来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不仅为维护热区农田土壤健康提供理论依据,还为优化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模式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选择万宁、琼海和陵水3个地区建立试验样地,每个试验样地分别设置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3种种植模式,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以槟榔和香露兜单作为对照,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真菌丰度显著提高,但多样性没有变化,而间作模式下土壤细菌丰度显著低于香露兜单作和槟榔单作;不同地区试验样地的真菌丰度与多样性不存在差异,但细菌丰度与多样性差异显著;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与土壤pH、速效钾、土壤容重以及有机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中,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通过降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抑制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在不同地区或种植模式下,维持较高的土壤养分水平有助于保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以及维护土壤健康。


芒果苷标准样品的定值与不确定度测定
《中成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确定芒果苷标准样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测定其纯度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方法 依据GB/T 15000-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采用HPLC法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纯度,对纯度标准样品进行均匀性与稳定性检验.采用8家实验室进行联合定值,对定值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 芒果苷标准样品瓶间与瓶内均匀性良好,40℃下短期稳定性及4℃下长期稳定性分别不少于15 d、19个月,纯度标准值及扩展不确定度为(99.47±0.08)%(P=0.95,k=2).结论 所制备的芒果苷标准样品满足GB/T 15000-2008工作导则要求.
关键词: 芒果苷;标准样品;定值;不确定度


昆虫肠道木霉及其对芒果炭疽病菌拮抗作用
《菌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优良生防木霉菌株,本研究以昆虫肠道为样本,从中分离鉴定木霉菌株,并以芒果炭疽病菌盘长孢状刺盘孢为靶标菌,通过对峙培养、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筛选拮抗效果最优的木霉菌株,测定其孢子悬浮液对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效研究。结果显示,从105份昆虫肠道中共分离获得10株木霉,通过形态学特征和Tef1-Rpb2双基因联合建树,鉴定出长枝木霉、哈茨木霉和棘孢木霉各3株,加纳木霉1株;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显示加纳木霉HNDF-T-6对芒果炭疽病菌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率为85.64%;其挥发性物质和非挥发性物质对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8.42%和44.01%。通过室内防效测定,经加纳木霉HNDF-T-6孢子悬浮液处理后的叶片病斑直径减少46.04%,表明该菌株对芒果炭疽病具有较好的生防潜能。


杧果NFU家族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二倍体杧果'桂热82'中克隆和鉴定了4个Fe-S簇装配所需的NFU支架蛋白编码基因,命名为MiNFU1~MiNFU4.MiNFU2和MiNFU3拥有全部3个NFU蛋白典型的Motif基序,MiNFU1缺失Motif 3而MiNFU4缺失Motif 1和Motif 2;MiNFU1~MiNFU3拥有相似的三级结构,而MiNFU4的三级结构与其差异较大,极为独特;13种不同科属植物之间的NFU家族成员数目略有差异,拟南芥、盐芥和短柄草3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基因组中含有更多的支架蛋白,而非功能性支架蛋白在杧果、草莓、桃、苹果、柑橘和葡萄等多年生果树作物中更易发生丢失;植物NFU同源蛋白在系统发育树上可以分为2个亚家族,且在遗传进化关系上差异较大,同为十字花科、禾本科或蔷薇科植物的NFU同源蛋白分别倾向于紧密聚在一起,杧果NFU蛋白与柑橘和番茄相应的同源蛋白紧密聚在一起;杧果NFU家族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MiNFU2在所有检测组织中的整体表达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MiNFU4和MiNFU1,而MiNFU3整体表达水平最低,杧果NFU家族基因均在幼苗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韧皮部和盛开期花朵,在果实(幼果和熟果)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杧果NFU家族基因在转录水平对缺铁、高铁毒害、NaCl、PEG和低温处理的响应差异明显,虽然MiNFU3的整体表达最低,但却不受5种非生物胁迫的影响,MiNFU1和MiNFU4对高铁处理最为敏感,其表达水平在'桂热82'幼苗全身组织均受高铁处理的调控而显著增加.此外,NaCl处理显著增加MiNFU1在根部的表达量,缺铁和PEG处理倾向于降低根部响应的NFU基因的表达水平,而低温处理倾向于降低叶片中响应的NFU基因的表达水平.本研究为明确杧果Fe-S簇装配分子机制提供基因资源,并为解析热带作物果树铁素营养和铁代谢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杧果 铁代谢 Fe-S簇装配机制 NFU支架蛋白 非生物胁迫


椰子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蜡质合成相关基因通过调节蜡质合成,从而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起到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鉴定己知的椰子基因组数据,共鉴定出16个椰子蜡质合成的相关基因.采用分析其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结构、motif分析、合成通路作用位置以及椰子不同组织的表达量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结果显示,椰子蜡质相关蛋白主要位于叶绿体与细胞核中,且多为碱性蛋白.由motif分析可知,椰子蜡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同种基因不同拷贝的结构域和结构域保守序列基本一致.表达量分析显示,CnCER基因在椰子叶片中表达量较少,CnCYP96A15、CnFAR、CnWSD1在各种椰子叶片中表达量较高.本研究,我们对椰子蜡质合成相关基因进行详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椰子蜡质合成相关基因提供依据.


香蕉系统获得抗性相关基因对外源水杨酸的响应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生产受多种病虫害和逆境胁迫的影响,由真菌病原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叶斑病和黑星病,细菌性病害软腐病和鞘腐病,以及非生物胁迫寒害等,是阻碍香蕉绿色可持续生产的严重问题。为探索香蕉生产上多种病害和寒害逆境的有效防控措施,本研究从外源水杨酸(SA)诱导植物系统抗性机理出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分析外源水杨酸对香蕉系统抗性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外源水杨酸能诱导感病品种‘巴西蕉’和抗病品种‘农科1号’香蕉植株内水杨酸合成途径关键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巴西蕉’中S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1.5倍以上,而‘农科1号’中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为对照的30倍以上;PAL基因在施用SA的‘巴西蕉’和‘农科1号’中整体表现出显著上调的趋势,在SA处理的‘农科1号’中,最高显著上调表达12.5倍,最低显著上调表达1.4倍,而在‘巴西蕉’中,最高显著上调表达3.1倍,最低显著上调表达1.7倍,SK和PAL 2个基因在抗病品种‘农科1号’中的上调幅度远远高于感病品种‘巴西蕉’;SA对CS和ICS基因的诱导上调幅度低于3倍,但在抗病品种‘农科1号’中的上调幅度仍高于感病品种‘巴西蕉’。信号传导途径转录因子NPR1和TGA、PR1基因显著上调表达,并且‘农科1号’比‘巴西蕉’诱导效果更明显。通过测定水杨酸处理的香蕉抗病相关基因对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热带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tropical race 4, TR4)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TR4接种3 d可抑制‘巴西蕉’中多数PAL、NPR1和PR1基因的表达,但不会抑制‘农科1号’中多数PAL、NPR1和PR1基因的表达;在SA和TR4双重作用时,2个香蕉品种中的PAL、NPR1和PR1抗病相关基因被强烈诱导上调表达,PAL和POD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表明外源水杨酸具有诱导香蕉系统抗性抵御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潜在作用。本研究为香蕉生产上综合防控各种病害及提高香蕉抗逆性提供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