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粒度麦麸对面条蒸煮特性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麦麸粒度对面条品质的影响,该试验将麦麸通过粉碎制成不同粒度并添加于小麦粉中,通过面条的白度、蒸煮吸水率、蒸煮损失率、拉伸强度和剪切力系统评价麦麸添加对面条蒸煮特性和质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麦麸粒度的减小,麦麸持水性逐渐降低;膨胀性先增加后减小,在160目达到最大值。面条白度和蒸煮损失率随着麦麸添加量的增加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添加100目~200目麦麸面条蒸煮吸水率随添加量的变化趋势与添加20目~60目麦麸面条蒸煮吸水率趋势相反。面条剪切力随着200目麦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而随20目~160目麦麸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添加40目麦麸的面条,其拉伸强度随着麦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添加160目和200目麦麸的面条,其拉伸强度随着麦麸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


玉米地方种质竹山白马牙耐渍性生物学基础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中国南方,涝渍已成为包括玉米在内的多种植物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发掘和有效利用玉米耐渍种质、探讨玉米耐渍性生物学特征、培育耐渍性新品种是减少南方玉米产量损失,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多方面证据表明白马牙比渍水敏感性玉米自交系B73具有较强的耐渍性。在表型水平上:渍水胁迫下,白马牙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苗高、根长、茎鲜重/干重、根干重/鲜重、不定根数目及根长均显著高于B73;渍水28 d,白马牙的平均存活率为86%,B73的存活率仅为8.25%,说明白马牙相对于B73渍水耐受性较强,白马牙在渍水胁迫下具有发达的不定根和诱导性通气组织的形成。在生理生化水平上:渍水处理6 d,B73中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而白马牙维持在相对较低水平,且白马牙在渍水胁迫后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增强,证明白马牙具有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在磷吸收利用上:白马牙较强的磷吸收能力增强了抵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本研究揭示了耐渍性地方种质白马牙苗期耐渍性产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基础,为进一步利用该资源进行耐渍性品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外泌体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中国畜牧兽医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在无抗养殖的大背景下,动物的肠道健康问题愈加引起关注。肠道是机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防止肠道微生物侵袭的先天屏障,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对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泌体是一种内源性调节物质,可作为解决肠道健康问题的切入点。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细胞分泌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其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中,可携带蛋白质、核酸、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参与细胞之间的传递、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等进程,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诱导小肠干细胞的增殖,修复动物的肠道屏障功能。作者梳理了近年来外泌体对畜禽肠道健康影响及外泌体的研究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研究初探
《植物保护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承接南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省广大区域能否越冬直接影响翌年当地甚至华北草地贪夜蛾发生的早期预测、预警及防治策略的制定。为探明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规律,本研究采用室内低温试验,冬季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冬季田间调查等方法,初步明确了草地贪夜蛾在湖北的越冬情况。结果表明:经35 d的7℃低温胁迫,草地贪夜蛾幼虫、蛹、成虫均死亡;2019年12月15日-2020年3月1日在湖北省襄阳、武汉两地室外越冬模拟试验表明,2020年2月1日,即放虫后第47天两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2019年12月中旬-2020年4月中旬,湖北襄阳、武汉、通山田间生境调查表明,只有2019年12月15日在襄阳发现1头草地贪夜蛾5龄活体幼虫,其他各地均未发现存活虫体或诱捕到成虫。经过室内低温试验、室外越冬模拟试验及田间越冬调查,初步认为2019年-2020年冬季草地贪夜蛾在湖北大部分地区不能越冬。


妊娠母猪背膘管理及其饲喂策略研究
《养猪 》 2022
摘要:研究以大长母猪为研究对象,以配种后30 d的背膘测定数据为依据,将母猪分为不同体况的5个饲养管理组(瘦、偏瘦、适中、偏肥、肥),以背膘适中组为依据,其它4组以其基数的102.5%、105%、97.5%和95%进行饲喂,以探讨妊娠母猪背膘管理及其饲喂策略,为实现妊娠母猪精细化饲喂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大小对妊娠0~60 d的背膘变化有一定影响,妊娠各阶段背膘厚呈现正相关,妊娠第30天与第60天、第90天、第110天均有较高的相关性,根据第30天的背膘厚度调整背膘使其达到一定的背膘值可行;大长母猪妊娠30 d背膘应保持在13.0~22.0 mm区间范围,妊娠110 d背膘应控制在17.0~29.0 mm区间范围.
关键词: 妊娠母猪;背膘控制;饲养方式;繁殖性能


茶树嫁接技术及其对茶树的影响研究进展
《中国茶叶 》 2022
摘要:嫁接因结合了接穗和砧木各自的优势而具有一种或多种显著的增益效果,在低产茶园改造、良种推广以及茶树新品种选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文章重点综述了茶树嫁接技术、嫁接对茶树的影响,以及在品种选育中应用等相关研究,并对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嫁接在茶树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方向.
关键词: 茶树;嫁接;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低GI高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含量蛹虫草固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现代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获得活性物质含量较高且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较低的蛹虫草发酵菌质,以发酵菌质的预估血糖指数(expected glycemic index,eGI)、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并确定最佳培养时间.结果 表明,蛹虫草固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包括70%的主料和30%的辅料,其中主料由质量比为4:6的大米和燕麦混合组成,辅料为豆粕,二者混合后按料液比(m/V) 1∶0.9添加含10 g/L甘氨酸的液体完全培养基为营养液,25℃避光培养18d.此条件下得到的发酵菌质eGI值为53.86,与初始配方相比,eGI值降低了9.39%,达到了低GI水平;虫草素含量为12204.55 mg/kg,喷司他丁含量为1021.48 mg/kg,分别比初始配方提高了348.13%和81.79%.优化所得低GI值、高虫草素和喷司他丁含量的蛹虫草发酵菌质为低GI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原料.
关键词: 蛹虫草;固体发酵;喷司他丁;血糖指数


2019-2020年我国南方六省荸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特征调查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摘要:目的 调查2019—2020年我国南方六省水生蔬菜荸荠的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特征现状,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方法 2019—2020年,在我国南方六省荸荠主产区的生产基地抽取162个批次的样品,进行7种重金属和38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并采用食品安全指数(index of food safety,IFS)法对荸荠中检出的农药和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荸荠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整体合格率达到96.9%.其中,38种农药中仅检出矮壮素,且矮壮素的检出率为11.7%、超标率为3.1%.荸荠中重金属情况较好,合格率达到100%.荸荠中铜和砷的检出率为100%,镉、铬、铅、汞和镍的检出率也分别为58.6%、45.1%、17.9%、12.3%和3.1%.同时,7种重金属的残留值均处于较低水平.从安全指数评价结果来看,荸荠中农药和重金属的IFS和IFS均远小于1,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结论 我国南方六省荸荠主产区出产的荸荠质量安全情况较好,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健康风险较小.
关键词: 水生蔬菜;荸荠;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特征;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