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电子束辐照后即食小龙虾贮藏品质的变化

现代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探讨了4 kGy电子束辐照(EBI4)与8 kGy电子束辐照(EBI8)处理对于即食小龙虾尾在冷藏条件下贮藏期内品质的影响.测定了贮藏期内菌落总数、TVB-N、TBA、pH、感官品质的变化,以及贮藏前后电子鼻的变化.结果表明,4 kGy与8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后,都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贮藏期结束时,微生物仍未超过限定值,分别为4.64 lg CFU/g和4.26 lg CFU/g.且在贮藏期内TVB-N值得到有效抑制,能较好的保持虾肉不致腐败.与8 kGy相比,4 kGy辐照处理能更好保持即食小龙虾的品质,脂肪氧化程度更低,pH值变化与未经辐照的小龙虾更为相近,且在贮藏期内感官评价可接受度更高.经过4 kGy电子束辐照后与新鲜即食小龙虾气味更为相近,对于风味的保留更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选取4 kGy电子束辐照处理结合冷藏更有利保持即食小龙虾尾的品质.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电子束辐照 贮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粉葛的全质化利用,本文采用低温真空油炸工艺制备粉葛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为粉葛片厚度2 mm,油炸温度105℃,油炸时间35 min,漂烫时间3 min。在最优条件下粉葛片脆性值为989.35 g,脂肪含量为22.95%。此外,还比较了不同工艺制备的粉葛片品质。漂烫、冷冻处理后低温真空油炸粉葛片的脂肪含量较低,脆性值较高,而通过漂烫冷冻常规油炸所得粉葛片含水量(1.71%)和脆性值(597.54 g)最低,脂肪含量达62.24%。未漂烫粉葛片常规油炸后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低温真空油炸所得粉葛片(P<0.05),而脆性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油炸粉葛片香气物质以氮氧化合物、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为主,但是不同油炸所得粉葛片香味有明显差异。经油炸后粉葛片表面蜂窝状结构消失,通过漂烫冷冻低温真空油炸的粉葛片表面有少许孔洞,而在未冷冻的葛根片表面形成一层凝胶层。

关键词: 粉葛片 低温真空油炸 工艺优化 气味 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中国知网的氮循环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为探究近10年来氮循环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文献类型、分布国家、研究机构、来源期刊、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进而分析氮循环研究的概况和动态。结果表明:(1)2012—2021年氮循环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平稳增加的趋势,且主要文献类型为外文期刊、学位论文和中文期刊。(2)研究国家主要分布于中国和美国,研究机构以大学为主,另外,中国的中国科学院也是氮循环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3)荷兰的《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瑞士的《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英国的《Soil Biology&Biochemistry》3本期刊的累计发文量较高。(4)高被引文献主要以综述为主,主要集中在土壤氮循环方向。氮循环的相关研究发展态势较好,相关理论逐渐进入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阶段,并形成以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为主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氮循环 中国知网 文献计量学 期刊 研究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共同富裕视域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关键组成.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总结了湖北省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模式与经验,提出从统筹区域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发挥能人效应及加大政策供给等方面精准发力的发展路径,旨在充分释放新型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磅礴动能.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路径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物培养条件优化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平板对峙法探究了生防链霉菌PBSH9对马铃薯疮痂病菌加利利链霉菌PS1的抑菌活性,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PBSH9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PBSH9对PS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传代培养3代,对PS1的抑制作用没有减弱,抑制率均大于70%;PBSH9代谢物也可抑制PS1的生长,抑制率为75.21%;PBSH9及其代谢物都可使PS1菌丝之间发生交联、断裂,气生菌丝变短、由弯变直、膨胀变粗,孢子变形,产孢量下降.PBSH9的培养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液体高氏1号培养基中接入7 mL PBSH9的种子液,pH为7,28℃下恒温培养9 d时,PBSH9代谢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3.67 mm.

关键词: 马铃薯 生防链霉菌 马铃薯疮痂病 培养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稀有放线菌分离多样性研究进展

中国科技投资 2022

摘要:放线菌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天然产物经常被重复分离,从常见链霉菌中可以发现新天然产物的概率愈来愈小.提高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多样性、挖掘新的合成基因,是发现新天然产物的前提条件,而样品的来源、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的富集和选择性培养基等环节决定着最终稀有放线菌的分离多样性.

关键词: 稀有放线菌;天然产物;分离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体外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和m6A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血清5型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对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表达的影响,试验构建了 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利用不同浓度的Hps(MOI分别为10∶1和100∶1)分别感染细胞0,6,12,24 h,收集各时间点细胞样品的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及m6A修饰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当MOI为10∶1和100∶1时,TNF-α和IL-8基因总体呈上调表达,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24小时时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12小时时,除MOI为100∶1时的TNF-α基因外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Hps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m6A修饰关键基因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基因均呈下调表达,当MOI为10∶1时,在刺激6,12,24小时时METTL3、WTAP、YTHDF2基因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刺激12,24小时时METTL14基因达到显著水平(P<0.05),FTO基因在刺激6,24小时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当MOI为100∶1时,在刺激6,12,24小时时METTL3、METTL14、WTAP、YTHDF2和FTO基因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Hps刺激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系能够抑制m6A甲基化修饰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可能在m6A甲基化修饰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关键词: 猪;副猪嗜血杆菌;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m6A甲基化;炎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沉降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的研究进展

草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活动及化石燃料应用的加剧增加了大气中的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过程造成了显著影响,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稳定性.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因为人们的过度利用及保护意识不强,造成资源损失、养分失衡,严重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探究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对提高草地生产力,合理开发与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追踪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大部分氮添加抑制了生物固氮过程,促进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矿化作用,并抑制了固氮微生物活性,增加了硝化功能微生物氨氧化细菌(AOB)、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nirK、nirS、narG、nosZ的丰度.但是因为草地本底氮营养差异及施氮措施的不同导致少数研究中土壤氮循环对氮沉降的响应出现不同结果.通过总结已有研究发现:1)土壤本底营养及氮吸收阈值的不同造成氮沉降对氮循环的影响存在差异;2)微生物作为土壤氮素循环的重要参与者,对不同施氮时间、频率、数量等的响应存在差异;3)土壤中氮循环的各环节紧密耦联,相互影响,但现有的研究大多只针对某一环节开展,研究结果不具有全面性.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针对不同营养水平的草地,加强氮控制条件下土壤氮循环微生物变化的研究,关注多环节的耦联关系,对于提高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并减轻氮素损失对环境造成的威胁意义重大.

关键词: 氮沉降 氮循环 草地生态系统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饲料对波麻杂交羊血清指标和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家畜生态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青贮饲料对波麻杂交羊血清指标及背最长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体重为(35.3±1.5)kg的10月龄健康波麻杂交羊48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未添加青贮饲料,Ⅱ、Ⅲ和Ⅳ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非全株青贮玉米、全株青贮玉米、桑枝+全株玉米混合青贮饲料,试验期67 d。结果表明:(1)试验Ⅲ和Ⅳ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P<0.01),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Ⅰ组(P<0.01);Ⅲ和Ⅳ组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2)试验Ⅳ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与Ⅰ组差异显著(P<0.01),试验Ⅲ和Ⅳ组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比值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试验Ⅳ组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最低,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最高;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饲喂添加青贮料的饲粮可提高肉羊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了肉羊肌肉饱和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比例和n-6/n-3的比值,可改善羊肉脂肪酸组成,在3个青贮料添加组中,桑枝+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Ⅳ组)的效果最明显。

关键词: 波麻杂交羊 青贮 血清指标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基因组结构变异构建萝卜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萝卜种质资源类型多样,难以通过表型评价判定其亲缘关系.本试验整合4份萝卜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和520份萝卜简化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萝卜群体基因组水平的结构变异,开发了24个通用性的分子标记.使用上述标记对255份萝卜种质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相应的萝卜分子身份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关系数0.55处可将255份萝卜种质分为4个类群.基于基因组水平的大片段插入/缺失开发分子标记,具有通用性高、成本低、检测方便等优点,可以促进萝卜的种质纯度鉴定及分子育种工作.

关键词: 萝卜;结构变异;重测序;分子身份证;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