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口蹄疫的综合防制

养猪 2011

摘要:口蹄疫是一种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损失较大、各阶段猪均发病的疾病,尤以中小散养户发病严重且损失较大,且地方品种发病率低、症状轻、恢复较快,对养猪业影响巨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华南地区茄子单位面积制种产量,以"农夫长茄"和"新丰紫红茄"的父母本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培季节、种植密度、重复授粉对单位面积制种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花龄母本花授精结实能力,种果成熟度和后熟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为最适合的制种季节,早春大棚制种也可获较高的种子产量;适当密植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母本开花当天授粉坐果率最高,次日重复授粉可显著增加种子产量;种果在授粉后55~60 d采收、后熟5~10 d取种,其种子发芽率可达到国家对茄子杂交种一级良种要求的发芽率标准。

关键词: 华南 茄子 杂交一代 种子生产 技术 产量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摘要:介绍了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鉴定方法、影响休眠的因素、解除休眠性的方法,以及花生种子休眠性的遗传特性。

关键词: 花生 种子 休眠 遗传特性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差减文库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有毒力菌株SW124(血清4型)和无毒力菌株H465(血清11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文库,采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分析SW124和H465菌株细菌基因组的表达差异,并进行两轮差减杂交和两次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MD19-T载体相连,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并进行文库扩增和蓝白斑筛选,RT-PCR鉴定差异表达文库。结果共获得327个阳性克隆,筛选100个克隆制备质粒进行PCR检测,均扩增出100~2 000 bp大小的片段。差异DNA差减文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HPS特异的未知新基因、建立分子鉴别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抑制性差减杂交 差异基因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花穗花朵开放习性的观察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授粉受精是荔枝高产栽培和杂交育种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荔枝花朵的开放习性和授粉受精的关系最密切,因此了解荔枝一个花穗里的花朵每天开放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很有意义。试验结果表明,荔枝一个花穗第1批雄花开放时间是5~9 d、雌花开放时间是3~4 d,第2批雄花开放时间是8~12 d;3个荔枝品种雌花都存在集中开放的特性,持续时间是2 d,妃子笑每天开放的数量是260朵,桂味和糯米糍每天开放的数量是50~100朵;比较雌花和雄花开放的数量,说明单一的荔枝品种果园里花粉在雌花开放期,供应充足;在自然发育条件下,荔枝花穗的发育是以雌花量/第2批雄花为1∶2进行;不同花穗花量的差异主要来自第1~4级分支,而不同花穗雌花量和雄花量的差异也主要来自第1~4级分支。

关键词: 荔枝 花朵 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狮头鹅常见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 2011

摘要:狮头鹅是目前我国民间培育出的体型最大优良鹅品种,也是世界上的大型鹅之一,因具有卓越的产肉性能而驰名中外。狮头鹅原产地广东潮汕地区,现广泛分布于北京、上海、黑龙江、广西等全国20多个省市区以及东南亚一带。本文根据养鹅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桑树基因组计划”项目研讨会在我所成功召开

广东蚕业 2011

摘要:2011年8月25日,由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牵头,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业所、中国林科院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实施的"中国桑树基因组计划"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在施用适量氮磷钾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香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香蕉施肥技术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全生长期撒施和前期撒施香蕉营养生长期与孕蕾期长势较好,前期水肥抽蕾期香蕉长高增粗,但抽蕾延缓。前期水肥,中、后期沟施或穴施施肥方式能提高果梳重和果指数,改善香蕉果实品质,提高果实风味,增产效果好,然而,由于该方式施肥人工费用较高,利润有所下降。香蕉中后期开沟或穴施肥容易伤根,香蕉感染枯萎病风险相对较大。

关键词: 香蕉 施肥方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阿特拉津(Atrzine)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期长,且具有淋溶性,可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述了有机质、土壤矿物、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对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吸附数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 阿特拉津 吸附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构建与成效践行研究——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用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11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阐述了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构建和取得的成效,并对未来广东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如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中的作用、建立适应现阶段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三农"的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模式构建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