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生黑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花生黑腐病菌(Cylindrocladium parasiticum)的菌丝生长和产孢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花生黑腐病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V-8汁(V8)、酵母蛋白胨葡萄糖(YPDA)、燕麦琼脂(OMA)和合成真菌(SF)等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以燕麦琼脂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而V8汁培养基(V8)比较适宜微小菌核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和子囊壳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和淀粉等碳源进行生长,其中葡萄糖、乳糖和淀粉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但这些碳源均不适宜分生孢子和子囊壳的产生;花生黑腐病菌能够利用硝酸钠、尿素、硫酸铵、酵母粉和蛋白胨等氮源,其中硝酸钠最适宜菌丝生长和微小菌核形成,尿素最适宜分生孢子的形成,而子囊壳则仅仅在以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少量产生;花生黑腐病菌在10~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但菌丝生长和产孢都以25~30℃最适宜;光照时间对花生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光暗交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花生黑腐病菌在pH值4.0~10.0时均能生长,但以中性偏酸比较适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西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EST-SSR分析
《林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设计合成的60对扩增稳定的EST-SSR核心引物分析51份广西茶树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共检测到23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2~7个,平均3.88个。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变化范围为0.02(TM149)~0.92(TM186),平均为0.37;期望杂合度(He)的变化范围为0.13(TM144,TM147)~0.73(TM189),平均为0.47;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12~0.68之间,平均为0.41。地区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83~0.94之间,说明不同地区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对于茶与白毛茶群体而言,平均遗传分化系数为0.02(P<0.001),即有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而有98%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内。另外,种群内的近交系数Fis平均为0.21,说明群体内近交现象较严重。基于Nei’s遗传距离,利用PowerMarker3.25软件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将51份地方品种聚为3类:桂林、来宾和贺州的大部分品种,钦州和梧州的全部品种聚在第Ⅰ类;第Ⅱ类包含多数地区的品种;第Ⅲ类主要由崇左、防城港和南宁的品种组成。该结果与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果酒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检测方法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摘要: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是使用最广泛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建立了一种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荔枝酒中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检测方法 增塑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蓝塘*长白猪F2资源群1、4和8号染色体活体性状的OTL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QTL.[方法]利用中国地方猪种蓝塘猪(16头母猪)与外来品种长白猪(8头公猪)建立了资源家系,对257头F<,2>代个体的11个活体性状进行测定.根据美国肉畜中心(USDA-MARC2.0)公布的猪连锁图谱,在1、4和8号染色体上大约每间隔10-20 cM选择一个微卫星标记,共21个标记,采用ABI 377 DNA序列分析仪进行微卫星基因分型,运用QTL Expres s软件包在http://latte.cap.ed.ac.uk网站在线分析,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体高(body height,BodyHh)的QTL定位于SSC1的68 cM处,与标记SW2185(67.6cM)紧密联锁,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0.05),解释表型变异的2.22%.体长(body length,BodyLh)的QTL定位于SSC4上的72cM处,位于标记SW839-SW0214,达到染色体显著水平(P<0.05).[结论]在猪1和4号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一个影响体高和体长的QTL,为今后的QTL精细定位、大片段功能基因的克隆分析、以及猪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猪活体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 微卫星标记 区间定位 资源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目前猪场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今日养猪业 》 2011
摘要:本文重点谈几个猪场容易忽视却又现实存在的较敏感问题,供大家参考。一、大宗原料控制问题在饲料方面,目前很多猪场只是把注意力放在预混料上,一味关注预混料的质量和价格等,而忽略了对大宗原料的质量控制,这是十分错误的。其实在猪场硬件设备固定、猪的品种固定、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沙发酵过程及营养元素变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沙发酵过程中pH值始终处于碱性状态,发酵开始后温度升高,1周后温度开始下降,并一直维持在40℃以上。发酵过程中有机质略有升高,全氮含量缓慢升高,C/N基本不变,有效氮含量降低后回升,全磷和全钾含量逐渐升高,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也随之逐步升高。从发酵阶段上看,新鲜蚕沙发酵1周后,发酵物温度在50~60℃,桑叶明显腐烂,但桑杆没有变化。发酵30d后,颜色变暗,嫩桑杆腐解,温度在45℃左右,蚕沙结块,微生物区系中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恶臭气味。发酵45 d后,温度在40℃左右,嫩枝条腐解,粗枝条不能腐解,颜色变黑,恶臭气味明显减少。发酵2个月后,温度下降为40℃以下,粗枝条未能腐解,蚕沙转化为块状物或者粉状物,恶臭消失,颜色黑,质地粘稠细腻,达到腐熟状态。通过肥料加工,制得3种肥料即粉状有机肥、精制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图像处理技术估测水稻叶面积指数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水稻叶面积指数(LAI)的可行性,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水稻冠层影像,通过图像处理获取冠层图像的覆盖度,并建立模型从而估测出水稻LAI。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覆盖度与实测叶面积指数之间建立的关系模型可以估测水稻LAI,并对利用该模型测出的叶面积指数与实测叶面积指数进行统计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77~0.93*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通过覆盖度估测水稻叶面积指数是可行的,该研究结果为获取水稻LAI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覆盖度 图像处理 叶面积指数(LAI)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