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苦瓜品种果肉中游离态和结合态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差异。【方法】选用14个代表性的苦瓜品种,分析其果肉中的游离态和结合态总酚含量及其单体酚类的组成,采用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和ABTS+.(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自由基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差异,同时分析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14个不同苦瓜品种的游离态酚、结合态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介于157.58—382.92、6.46—54和175.27—413.79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23.50%、61.04%和21.58%,游离态酚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1.34%,结合态酚含量仅占总含量的8.66%;14个品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8.97—18.22 mg C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2.80%;苦瓜中主要单体酚类物质香草醛酸、表儿茶素和芦丁含量亦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品种间的变幅分别为1.83—9.29、35.17—114.52和0.91—4.53 mg/100 g DW,变异系数分别为43.85%、26.97%、33.09%。FRAP抗氧化能力为272.16—713.32 mg TE/100 g DW,变异系数为27.67%;DPPH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11.43—34.14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35.10%;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21.57—119.71 mg GAE/100 g DW,变异系数为63.75%。总酚含量与FRAP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和ABTS+.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苦瓜品种间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存在显著基因型差异,其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且酚类物质是苦瓜发挥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关键词: 苦瓜 多酚 抗氧化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十字花科蔬菜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了甘蓝、白菜和青菜3种十字花科作物释放的植物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在利用双层交联的PDMS萃取头和吸附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对3种蔬菜作物提取所得的化合物中,烷烃类物质含量最高,其次是烯类物质,此外还有少量的醛、醇、酸等物质。其中顺-3-己烯醇乙酸酯、顺-3-己烯醇、苯甲醛等是3种蔬菜中共有的植物挥发性物质。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十字花科蔬菜 植物挥发性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冲泡过程中可可茶生化成分溶出率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可可茶制作的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蒸青样为研究对象,测定每次沸水冲泡后茶汤中各生化成分的溶出量,并与标准程序下测定的相应生化成分的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经过10次定量沸水冲泡后,以可可绿茶的各生化成分溶出率最高,可可红茶次之,可可乌龙茶最低。经过5次冲泡后,可可茶不同成茶大部分生化成分均已溶出。

关键词: 可可茶 茶汤 生化成分 溶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产品中不同形态汞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汞污染来源及其形态分类,分析了常见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并对农产品中不同形态汞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前处理 分析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农业科研机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管理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国际科技合作的深入发展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我国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目的、内容和形式等转变以及当前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管理现状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国际科技合作交流管理的职能与目标以及要把握的国际合作交流管理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 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两种抗性测定方法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种子培养皿滤纸法和盆钵土培法分别对广东省14个稗草生态型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趋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丁草胺,两种抗性检测方法测定出的抗性水平相差最大的两种稗草生态型均是惠州龙门和佛冈烟岭,说明种子培养皿滤纸法可以作为检测稗草对丁草胺抗性程度的快速便捷方法之一;而对于二氯喹啉酸,两种方法测定结果不一致,故仍需采用整株茎叶喷雾法检测稗草对其抗性水平。

关键词: 稗草 丁草胺 二氯喹啉酸 抗药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植物基因授权专利状况分析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

摘要: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科技创新获得大量知识产权,使国家经济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及资源依赖型向知识经济型和科技依赖型转变。这个过程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国家创造并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在实体经济中专利权十分重要,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品种权,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咖啡碱代谢及低咖啡碱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咖啡碱是茶树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一般为茶叶干物质重的2%~5%。咖啡碱具有兴奋神经、祛除疲劳及增加心血管系统活动等保健功能,但摄入过高含量咖啡碱也会引起副作用,因此,研究茶树咖啡碱代谢途径及其分子机理,培育低咖啡碱茶树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茶树咖啡碱的合成与分解代谢及其关键酶、以及近年来低咖啡碱茶树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关键词: 茶树 咖啡碱 次生代谢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室内培养对低盐浓度的反应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顶端茎段的甘薯苗进行低浓度(0.1%、0.3%、0.5%)的盐胁迫试验,初步结果表明:(1)广紫薯2号和广薯87可能比广薯155更加耐盐;(2)不定根伸长增长率比其他性状指标如不定根伸长长度和顶叶大小、茎尖长度及其增长率变化可能更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不同耐盐程度;(3)低浓度盐胁迫可能不是甘薯室内耐盐筛选的最佳条件;(4)以1/4霍格兰氏营养液为基质进行顶端茎段的甘薯苗的培养,其生根效果无论有无低盐胁迫均明显好于自来水基质。

关键词: 甘薯 室内培养 耐低盐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性家蚕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广东蚕业 2011

摘要:抗性家蚕品种选育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高效省力种桑养蚕技术的实施,选育适应养蚕新模式的抗性(抗病、抗逆)家蚕新品种及其推广应用,对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国内外抗病性、抗逆性(包括抗氟化物和抗高温多湿等)的家蚕品种选育的技术与方法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家蚕 抗性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