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IGF2基因多态性检测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集395头核心群的种猪耳样,采用PCR-SNaPshot方法检测长白猪和大白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内含子3的位点多态性,并分析各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长白和大白猪中均存在3种基因型,大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AA>GA>GG,长白猪3种基因型分布为:GA>AA>GG.大白和长白猪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0、0.54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0、0.459.AA基因型个体比GA和GG基因型个体生长速度快,等位基因A对猪的生长具有正效应,同时背膘厚变薄.3种基因型个体在达100 kg活体背膘厚及其估计育种值(EBV)的大小为:GG>GA>AA.因此,在种猪选育过程中,逐代选择带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降低背膘厚,加快种猪的选育进展,建立IGF2有利基因型纯系种猪核心群.
关键词: 猪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 多态性检测 生长性状 相关性分析


田间柑橘植株不同部位黄龙病菌的PCR检测及发病原因分析
《植物保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黄龙病菌在柑橘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为深入研究病菌在植株体内的扩散情况奠定基础;明确病害的发生原因为有效防控该病害提供借鉴。[方法]调查浙江省台州市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的发生情况,通过常规和巢式PCR,检测了发病情形不同的两个果园内柑橘病株不同部位及不同植株中的黄龙病菌,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一果园内病株的无症状叶片、有症状叶片和枝条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不含病菌;另一果园内病株的有症状叶片、枝条、主干和砧木中均含有黄龙病菌,而其周围植株也含菌。[结论]分析认为这两种果园内柑橘植株发病原因不同,一种可能为通过携带黄龙病菌的柑橘木虱所感染,另一种可能为嫁接过程中通过带菌的接穗感染。


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台湾农业探索 》 2011
摘要: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要性,在剖析县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风险保障机制、农业推广和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紫色色杆菌感染小熊猫引起肺炎的临床调查
《兽类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小熊猫感染紫色色杆菌引起肺炎的群发病例。7只小熊猫中,出现以呼吸衰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3只小熊猫在发病3 d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死亡的小熊猫解剖病变为气管内有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肺有化脓性坏死并严重淤血;胸腔,心包积液且胸水浑浊;肝脏呈弥漫性空泡变性,淤血和散在局灶性坏死。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诊断为紫色色杆菌无色变种感染。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紫色色杆菌16S R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5’GAG CAAACA GGA TTA GAT ACC 3’;5’TTA CGG TTA CCT TGT TAC GAC 3’),获得目的基因片段739 bp,将核苷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7株紫色色杆菌进行同源性比较。分离的菌株(FJ08A)与CV09株、ES-BV4400株同源性均为98.8%,与AY117554株、EAV2株、AJ871127株、LMG3953株、JS1株同源性分别为98.2%、98.0%、94.9%、93.1%、92.8%。依据调查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对其余4只未发病的小熊猫采取肌肉注射头孢哌酮钠和口服复方新诺明进行预防性治疗,效果良好,未有新病发生。结果表明:(1)紫色色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性强,致死率高,腹腔注射分离的紫色色杆菌菌液导致接种小白鼠在2~3 d内全部死亡。小熊猫感染后,发病迅速,致死率高,应引起重视;(2)紫色色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外伤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几种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品种的化感作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3个多花黑麦草与2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茎、叶和根的水浸提液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种多花黑麦草与2种紫花苜蓿品种对受体‘赛迪7’有一定的化感影响,对‘赛迪7’的种子发芽都有抑制作用;多花黑麦草Barextra和Barmega2个品种的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赛迪7’的苗高、根长及生物量的积累都存在低促高抑的化感作用;供体不同部位化感作用不同;紫花苜蓿2个品种茎的水浸提液在3种浓度下均对‘赛迪7’的根长有促进作用,对苗高有抑制作用。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芋头中10种金属元素
《光谱实验室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干法分解样品,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芋头中K、Ca、Mg、Cu、Zn、Fe、Mn、Cd、Cr、Pb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了测定不同元素的仪器最佳工作条件,并做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考察。结果表明,芋头中含有丰富的K、Ca、Mg、Cu、Zn、Fe、Mn,Cr及有害元素Pb未检出,Cd含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该法加标回收率为92.90%—107.00%,相对标准偏差为0.32%—4.73%(n=8),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快捷,准确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