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特征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方法]以玻璃基质材料和矿质肥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的养分释放率。[结果]与普通肥料相比,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极显著地降低了氮和钾的释放率(P<0.01)。但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中的磷释放率很低,与钙镁磷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玻璃基质型缓释复合肥料对氮、钾具有较好的控释效果。

关键词: 玻璃肥料 缓释肥料 养分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甘薯新品种“济薯18号”高产栽培与加工利用

上海农业科技 2011

摘要:为促进紫色甘薯新品种"济薯18号"的推广应用,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甘薯脯、甘薯软糖、甘薯脆片等的生产工艺。

关键词: 济薯1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加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源和氮源对绣球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食用菌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实验对绣球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鱼粉蛋白胨,优化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10%,鱼粉蛋白胨0.32%,琼脂2%。

关键词: 绣球菌 碳源 氮源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时期科研机构办公室的作用与能力建设

海峡科学 2011

摘要:在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办公室的作用依然是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但其不仅体现在机构内部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上,同时也体现在服务"三农"工作的综合管理和服务上。为适应这一要求,科研机构办公室应针对性地强化服务"三农"理念、加强人员相关素质培养、提升基于网络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关键词: 科研机构 办公室工作 能力建设 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ISCOMs制备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取表达于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细胞膜表面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通过Western Blotting证实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约为35.7 kD,其免疫原性与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相似。以Quil-A作为佐剂,采用离心、超声波和透析等方法制备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刺激复合物(Iag-ISCOMs)。电镜观察可见Iag-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呈直径30~40 nm的笼格状结构。免疫和攻毒试验证实Iag-ISCOMs对鳗鲡具有一定保护能力,攻毒后存活率达71.4%,对照组存活率为43.9%,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Iag-ISCOMs。

关键词: 小瓜虫 抑动抗原 免疫复合刺激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主要蔬菜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Ⅰ.需肥动态模型及其特征参数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供试蔬菜根长增长模型和氮磷钾累积吸收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在一个种植周期中,空心菜和苋菜根长增长以及空心菜、莴苣、白萝卜和大白菜氮磷钾累积吸收动态均呈现"S"型特征,2个根长增长模型和30个不同处理的蔬菜氮磷钾累积吸收动态模型均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根据根长增长模型和养分累积吸收动态模型,可得到蔬菜根长增长常数l0、养分吸收常数k、最大养分吸收速率Inmax及其时间tmax、最大养分吸收量Umax及其时间tc等根系养分吸收特征参数;施肥对k、Inmax和Umax有明显的正效应;tmax值和tc值主要由品种的营养特性决定,受施肥的影响很小;达到最大养分吸收速率时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是确定最佳追肥时间的依据;最大养分吸收量出现在生育后期,在生育中后期应追施适量的肥料,以满足蔬菜高产对养分的需要。

关键词: 蔬菜 根系 养分 吸收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致病疫霉菌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致病疫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为该病原菌的遗传进化提供理论依据,笔者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致病疫霉菌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不同地区菌株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利用10个菌株从11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10对,对分离自福建省10个不同市(县)的62个致病疫霉菌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92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标记90条,多态检测率为97.8%。利用NTSYpc Version2.1软件对供试菌株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并构建系统树状图。以遗传距离0.57为阈值,可将供试62个菌株划分为4个遗传聚类组,SRAP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寄主均无明显相关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致病疫霉菌整体亲缘关系相近,但各菌株间存在遗传差异。

关键词: 致病疫霉菌 晚疫病 SRA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仙草种源间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

摘要: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种源的20份仙草进行聚类分析。从4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8条扩增条带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1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3条,多态性比率为46.5%。采用NTSYS-pc软件对20份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0份仙草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37~0.96之间,聚类可将其分成3个大类群,其中一类全部为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国内产区的栽培种源,一类为野生种源,另一类包括引自印度尼西亚种源及其与广东朝阳仙草的杂交后代。聚类结果表明仙草种源间的遗传差异与地理分布关系不密切而与形态差异有一定联系。

关键词: 仙草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关系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空秕钙肥的研制及应用效应

花生学报 2011

摘要:基于沿海旱砂地土壤肥力特征及花生养分需求规律,研制防治花生空秕的含钙专用肥、钙质物料及含钙有机肥等。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含钙肥料对花生农艺性状、土壤化学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含钙肥料均有利于降低空秕率,提高土壤pH、交换性Ca2+含量和Ca饱和度,增加产量,改善花生品质,并以施用含钙花生专用肥(975kg/hm2)+含钙有机肥(3000kg/hm2)效果较好。

关键词: 旱砂地 花生空秕 钙肥 应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圆果大赤螨的种群动态及其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控制作用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调查了圆果大赤螨与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动态关系,并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田间种群具有明显的动态跟随效应和控制作用;捕食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圆果大赤螨成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卵、1龄、2龄、3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捕食量都是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增大,圆果大赤螨对龙眼角颊木虱的瞬时攻击率(a)按1龄若虫、卵、2龄若虫、3龄若虫依次降低,处置时间(Th)依次延长。圆果大赤螨成螨对龙眼角颊木虱不同虫态的取食选择性具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同猎物密度条件下,取食量大小顺序依次为1龄若虫、卵、2龄和3龄若虫,对4龄若虫表现为不取食。

关键词: 圆果大赤螨 龙眼角颊木虱 种群动态 捕食作用 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