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580条记录
墒度对滴灌春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北疆绿洲区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的水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了耕层(0~40cm土层)不同墒度条件下滴灌春小麦旗叶SPAD值、灌浆期光合和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拔节至乳熟期土壤墒度过高或过低均会显著降低旗叶SPAD值(P<0.05),乳熟期增加土壤墒度延缓了叶片衰老。在灌浆期,旗叶光合速率随土壤墒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蒸腾速率在15∶00时T4处理(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收获阶段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和65%)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墒度处理T5(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收获阶段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85%和70%)最低;气孔导度(Gs)在15∶00时显著降低后,在17∶00时又逐渐升高,且T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同Gs一致;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Fv/Fm、ΦPSⅡ等随土壤墒度升高而显著增加;土壤墒度较低处理的qP相对较低,NPQ较高;土壤墒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中穗粒数对土壤墒度最敏感,千粒重次之。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苗期-拔节、孕穗-乳熟和成熟期耕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占田间持水量的70%~75%、75%~80%和60%~65%是滴灌春小麦获得高产的最佳水分管理模式。

关键词: 春小麦 墒度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卵母细胞不同体外成熟培养液添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效果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本试验仅在成熟培养阶段的不同培养液(血清培养体系fetal bovine serum,FBS和牛血清白蛋白培养体系albumin from bovine serum,BSA)中添加不同浓度VEGF(5和10 ng/mL),通过成熟率、卵裂率、桑葚胚率、囊胚率反映其影响效果。结果表明:FBS体系中,添加VEGF两试验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提高到84.61%和82.87%(P<0.01);BSA体系中,2试验组成熟率分别提高到82.40%和79.21%(P<0.01);无论是FBS体系还是BSA体系,添加VEGF的各个试验组成熟卵经受精后的胚胎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VEGF在不同培养体系中,都可能是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重要调节因子之一,且5 ng/mL VEGF为最适添加量;在FBS体系中,VEGF可能与存在于血清中的多种未知生长因子协同作用,更加有效的提高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和胚胎发育潜力。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摘心对垦鲜枣1号生长发育特性及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密植枣园易造成果园过度郁闭、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较差等问题,以新疆北疆地区主栽品种垦鲜枣1号为试材,对矮密栽培模式下红枣进行摘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摘心处理对枣头长度(F=9.218)、二次枝长度(F=3.755)以及Pn、E、C、InTCO2影响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间枣吊长度(F=0.647)差异不显著,枣头粗度、枣头节间长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摘心处理生物量调查与光合特征参数的分析,得出矮化密植枣园优化的摘心处理技术,为矮化密植枣园的树体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密植枣园 垦鲜枣1号摘心 生长发育 光合特征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灰枣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调查不同施肥处理下灰枣根际微生物数量,了解节约化栽培管理对灰枣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从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角度探讨灰枣生长。【方法】采用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平板稀释计数法和Duncan方差差异显著性分析法。【结果】处理13中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以细菌居优势(18.14×10~5CFU/g)放线菌次之(26.44×10~4CFU/g)真菌最少(2.47×10~4CFU/g),对应的处理13,枣树的产量也是最高的;施用80%的NPK+(30 g)PGPR菌肥的时候,在枣树的不同生育期,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结论】"3414"14个肥力处理中,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枣树根际土壤微生物各生物类群数量差异显著(P<0.05),PGPR菌肥在相应的化肥投入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特性。

关键词: 灰枣 根际微生物 有益生菌 稀释平板计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毛管配置对棉花冠层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膜下滴灌不同毛管配置方式下滴水量对棉花冠层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揭示毛管配置和滴水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机制,为干旱区发展节水高产高效农业提供依据。以‘新陆早42号’为材料,设置1管2行和1管3行2种毛管配置处理,每个处理下设限量滴灌、常规滴灌和充分滴灌处理,研究了毛管配置对不同滴灌量棉花冠层结构、群体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累积与分配产量的影响。相同毛管配置下随滴水量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叶倾角变大,但滴灌量过大,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小,冠层结构不良,造成生育后期群体光合速率较快下降。相同滴水量下增加毛管间距,盛铃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叶倾角和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降低,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保持较高水平;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少,但分配到生殖器官中的比例上升。生产中应依据土壤质地、气候条件,优化滴灌模式,促使生育前期叶片面积稳定上升,保持盛铃后期冠层叶片较高的光合面积和功能,可进一步挖掘膜下滴灌技术增产潜力。

关键词: 毛管间距 滴水定额 冠层结构 膜下滴灌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施肥水平对北疆棉花水分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棉花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在新疆石河子,于2012年和2013年棉花生长季,设置5个N-P2O5-K2O施肥水平150-60-30、200-80-40、250-100-50、300-120-60和350-140-70 kg/hm2(分别记为F0.6、F0.8、F1.0、F1.2和F1.4)和3个灌溉水平(60%ETC:W1、80%ETC:W2、100%ETC:W3,ETC是作物蒸发蒸腾量),研究水肥互作对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干物质质量、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2 a的大田试验表明:2 a的W1灌水水平下各施肥处理株高均低于60 cm且叶面积指数小于3.2,除2013年W2F0.6处理外,W2和W3灌水水平下各施肥处理株高介于60~71 cm且叶面积指数介于3.4~4.2,其中W3F1.0,W3F1.2和W3F1.4处理2 a有效铃数均在6.8个/株以上且籽棉产量差异不显著。棉花有效铃数比百铃质量对水肥更加敏感。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的处理为W2F1.0,2 a分别为1.65和1.52 kg/m3,比产量最高的W3F1.0处理高12%和6%,但其产量比W3F1.0下降约5%。在北疆棉花膜下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在100%ETC,施肥量在250-100-50 kg/hm2时,可以获得最高的籽棉产量。灌水量在80%ETC,施肥量在250-100-50 kg/hm2时,可以获得低于最高籽棉产量约5%的籽棉产量和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节水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灌水量80%ETC、N-P2O5-K2O 250-100-50 kg/hm2为最佳滴灌施肥策略。该研究可为北疆棉花实施有效的膜下滴灌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灌溉 肥料 棉花 干物质质量 籽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偏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品种纯度和亲缘关系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褐黑素二者的分布和比例决定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有很多,着重对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酪氨酸酶基因(TYR)、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C1R)、鼠灰信号蛋白基因(Agouti)、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基因(TYRP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遗传变异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黑色素合成 TYR MC1R Agouti TYRP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Leptin基因多态性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的相关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leptin基因在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在常年发情的湖羊和季节性发情的阿勒泰羊群体中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对筛查到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型与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湖羊相比,阿勒泰羊leptin基因第1内含子上有3个连续碱基TTG的插入和C/T碱基突变;第3外显子3上发生G/T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亮氨酸。Leptin外显子2扩增片段上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BB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属于优势基因型;对两个群体进行基因型频率独立性χ2检验,差异极显著(P<0.001),说明BB基因型是影响季节性发情的有利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绵羊品种中Leptin基因序列的差异性可能是造成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原因之一,可作为常年发情绵羊品种选育的辅助标记。

关键词: 绵羊 Leptin 季节性发情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水鱼肠道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牛津杯法对分离自冷水鱼肠道的24株乳酸菌进行筛选,得到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乳酸菌9株,基于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6株属于Lactococcus属,3株属于Enterococcus属。对9株乳酸菌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成分分析和蛋白质性质实验,结果表明,9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经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后,对李斯特菌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机酸的产生对实验菌株MHY3-2和MD-2抑菌活性的干扰影响较大,而菌株MB2-1和MD-1受有机酸干扰影响较小,且经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后的乳酸菌对李斯特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分析发酵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蛋白质性质,发现除菌株MB2-2和MD-1对胰蛋白酶表现不敏感外,其余实验菌株发酵上清液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均失去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实验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的性质,抑菌组分中可能存在类细菌素或细菌素组分。此外,对9株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实验菌株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红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均表现敏感,为冷水鱼肠道乳酸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抑菌活性 乳酸菌 筛选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频率对膜下滴灌水稻土壤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膜下滴灌水稻在高频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为滴灌水稻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通过膜下滴灌水稻水盐运移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对稻田土壤水盐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水定额为12 000m3/hm2条件下,灌水周期为1d时,由于次灌水量较少,水分多集中在表层,故膜下0~20cm含水率较高。在滴灌水稻拔节期到乳熟期,膜下各土层均以灌水周期3d处理含水率最高,灌水周期为1和3d处理膜下0~40cm均表现为脱盐,且脱盐效果基本相同,滴灌水稻在高频灌溉条件下,能显著淋洗40cm以上土层中盐分,同时达到较高产量。膜下滴灌水稻固定灌量条件下,灌水周期为3d处理时,能在水稻根系分布主要区域土层中保持相对较高含水率,同时对水稻根系0~40cm土层保持较好脱盐效果,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保持较高产量。

关键词: 灌水频率 滴灌水稻 水盐分布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