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50年石河子地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石河子地区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冻土的主要气象因子,通过对石河子地区4个气象台站冻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0年来各站最大冻土深度逐渐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不一致,其中莫索湾站减少明显,石河子站次之,炮台站、乌兰乌苏站变化不明显。石河子的冻结始日最早,莫索湾地区最晚;炮台解冻最晚,莫索湾站最早;冻土持续时间炮台站、石河子站、乌兰乌苏逐渐减少,莫索湾站逐渐增加。影响冻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冬季平均气温和最大积雪深度。
关键词: 最大冻土深度 平均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滴灌春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施肥效应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3414"试验设计,在田间密植条件下(10.5万株/hm2)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新疆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氮(N)、磷(P2O5)、钾肥(K2O)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肥料贡献率和农学效率均表现为N>P2O5>K2O;肥料投入符合养分报酬递减定率,过量投入表现出负效益,且过量施肥条件下钾肥导致的产量下降高于氮肥和磷肥。氮、磷、钾三因素间存在显著的正交互效应,但较低的施钾水平与氮、磷的耦合增产效应不明显,表明合理的钾肥施用对提高研究区域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全部模型分析,研究区域密植滴灌春玉米高产的推荐施肥量N、P2O5和K2O分别是296.3、86.6和43.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叶片气孔制片方法比较及改良
《分子植物育种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快速制作适合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的棉花叶片气孔切片,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对棉花叶片气孔进行切片制作,观察气孔的形态、数量、长度、宽度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用指甲油涂抹印迹法、透明胶带粘贴法都能够得到不同清晰程度的气孔切片,但这两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撕取难、易移位等缺点。本研究针对以上缺点对两种方法进行了综合改进,改进后的综合法能够克服撕取难和易移位的不足,更快速地得到清晰的棉花叶片气孔切片,为棉花及其它植物叶片气孔切片制作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陆早33号体细胞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模式品种Coker 312为对照研究新疆主栽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研究表明,2个品种的下胚轴均能在0.05mg·L-1 2,4-D+0.1mg·L-1 KT的激素组合诱导下获得初生愈伤组织,然后在无激素诱导条件下获得胚性愈伤和体细胞胚。新陆早33号与Coker 312在MSB3培养基上最早体细胞胚胎发生时间分别为60d和87d,胚胎分化率分别为67.2%和61.4%。新陆早33号在180d获得根系发育良好的再生幼苗,而Coker 312需要210d。应用此法,成功获得新陆早33号的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且其胚胎发生能力和再生效率均优于对照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酸枣种子性状及营养成分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产地的15种酸枣种子为试材,研究种子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①酸枣种子基本属于卵圆形,果核核型指数多分布在1.21~1.30,占总资源的40.0%;②出仁率最高值为24.56%,多分布在13.50%~15.00%,占总资源的40.00%;③酸枣仁中同样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多为0.7~0.8mg/g,维生素C质量分数最高为3.0~4.0mg/g;④酸枣在长期实生繁殖中双仁率变异较大,而核体积变异较小;⑤单核质量可以作为双仁数量及千仁质量的预选指标,单核质量与单仁质量及双仁率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以上;⑥应用隶属函数值法科学地筛选出种子特征优良程度较高的3种酸枣类型,即SX9、SX10和SX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专用肥中磷素在3种土壤—棉花系统中的运移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同位素示踪技术,将32P标记的滴灌专用肥滴入3种不同类型的土壤,应用储磷屏扫描影像技术研究磷素在土壤中的运移情况,同时应用超低本底闪烁仪测定土壤和棉株32 P放射性活度。结果表明,各处理磷素在3种土壤中的运移距离均在10cm以内。灰漠土+滴灌专用肥处理的运移距离高于其他处理,并且施用滴灌专用肥后的运移距离为灰漠土(8.49cm)>草甸土(5.48cm)>红壤(3.65cm)。滴灌专用肥在不同土壤中的运移距离存在显著差异;棉株对磷素的吸收情况在不同土壤中也存在显著差异;棉株和土壤速效磷中32P放射性活度占总标记量的比例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运移距离、棉株生长等方面看,滴灌专用肥并不适合在红壤中施用,在新疆两种石灰性土壤中的施用也有差异,灰漠土中植物吸收的32 P放射性活度明显高于草甸土,而草甸土速效磷中32P放射性活度又明显高于灰漠土,两种土壤植物吸收的32 P放射性活度比例与土壤速效磷中残留的32P放射性活度比例之和相差不大。从植物对磷素的吸收而言,灰漠土中施用滴灌专用肥明显好于草甸土,这可能是由于草甸土本身的养分指标高于灰漠土,施用同样量的滴灌专用肥可能对作物的吸收以及土壤养分的转化产生影响,所以建议在新疆各类型土壤中施用滴灌专用肥前先测定土壤的基本理化指标,再根据实际情况施用各种肥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泛素启动子UbB介导Fat-1基因在绵羊成纤维细胞内的表达
《畜牧兽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构建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基因Fat-1表达载体,实现人泛素启动子UbB调控外源基因Fat-1在绵羊细胞内表达.PCR扩增得到UbB序列,秀丽隐杆线虫Fat-1基因密码子根据绵羊对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优化后,由公司合成获得oFat-1基因序列,以及pcDNA3.1中的GBHpolyA序列共同插入pCMV-DsRed2-1载体的多克隆位点(MCS),得到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UbB-oFat-polyA-CMV-DsRed,载体序列经酶切测序鉴定.线性化的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包裹后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经G418抗性和红色荧光标记筛选得到阳性细胞,并对阳性细胞进行PCR和反转录PCR鉴定,HPLC检测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Fat-1基因能够在绵羊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正常表达,促进细胞ω-6PUFAs向ω-3PUFAs转化,ω-3PUFAs占总量的百分比从11.48%增加到24.41%,ω-6PUFAs的百分比从88.52%下降到75.59%,ω-6PUFAs/ω-3PUFAs比值从7.82±0.18下降到3.10±0.03,差异极显著(P<0.01).成功构建了UbB启动子介导的Fat-1真核表达载体,筛选得到表达不饱和脂肪酸脱氢酶的绵羊细胞,为进一步制备转基因克隆绵羊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人泛素启动子UbB Fat-1 表达载体 绵羊成纤维细胞 PUFA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农田灌溉量对土壤盐分类型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弄清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迁移和转化特点,了解新疆滴灌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演化机制,试验设置3个灌溉量水平(3 600m3/hm2、4 200m3/hm2和4 800m3/hm2),研究灌溉量对土壤盐分类型及盐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溉量增加,土壤总盐含量分别降低45.36%、57.94%、61.14%,灌溉起到洗盐作用。灌溉前、后土壤主要盐基阴离子类型由Cl--SO24-型转为SO24-型,阳离子由Mg2+-Na+型转为Na+型,土壤主要盐分由Na2SO4、NaCl、MgSO4、MgCl2转为Na2SO4。由于HCO3-在土壤中积累且灌溉水不断补充Na+,使NaHCO3含量增加,可能导致土壤苏打盐化或碱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伊犁牧区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分离和多样性分析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保护新疆民族传统工艺制作的奶酪中经几千年驯化的优良酵母菌株,从新疆伊犁牧区少数民族家中采集样品20份,分离得到33株酵母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利用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共鉴定出4属5种,其中唐布拉牧区和那拉提牧区的优势菌株为发酵毕赤氏酵母(Pichia fermentans),托里县和布尔津县采集的样品中的优势菌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是奶酪样品中的共同菌株。
关键词: 奶酪 酵母菌 生化鉴定 26S rDNA D1/D2区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