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鸭鸳鸯等孢球虫病的诊治报告

福建畜牧兽医 2011

摘要:鸭鸳鸯等孢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Eimeria)等孢属(Isospora)球虫寄生于鸭肠道引起的以卡他性、出血性肠炎为特征的寄生虫病。我国各地许多鸭球虫病的报道中,危害最大的是毁灭泰泽球虫[1]和菲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为解决番木瓜生产中因高温使两性株产生花性向雄花转变、引起间断结果现象、导致减产的问题,2007~2009年每年的7、8月间,对红妃品种的两性株采用4种栽培技术处理,即树盘覆盖湿稻草或新鲜青草降温,覆盖降温的同时,采用花序修剪、主茎环割、覆盖修剪环割等技术,探讨了不同栽培技术措施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4种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番木瓜两性株的高温变性和雄花数量的增加现象,增加了高温时的结果数,减少了两性株间断结果的发生。在4个处理中,综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与单项或双项处理相比,对番木瓜两性株高温变性的抑制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各项处理也达到显著水平;处理植株中间断结果现象不明显。

关键词: 番木瓜 两性株 性别转换 间断结果 高温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观音等茶树良种在福清的适应性调查初报

茶叶科学技术 2011

摘要:2009年福清市南湖山引种金观音、金牡丹、铁观音3个茶树良种,并对其种植成活率、抗寒性和抗旱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金观音等茶树良种茶苗种植成活率较高,株成活率达85%以上,丛成活率达91%以上,第二年补植后成活率均超过99.5%,且抗寒性和抗旱性强,适宜在福清茶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 福清市 引种试种 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茶单株早期品质鉴定方法的改进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0~150g的鲜叶,1个单株种植3~4a就可达到该鲜叶量,从而实现对茶树品质的单株鉴定。试验采用感官审评从香气、滋味、综合品质3个方面比较小样法和微量法所制茶样品质,结果说明微量法与传统小样法的鉴定效果基本一致,完全可以替代小样法用于鉴定茶树早期单株品质。与小样法相比微量法使鉴定效率大大提高,工作量明显减少,并可缩短育种时间,节约土地,减少错误。

关键词: 茶树 乌龙茶品质 制作工艺 早期鉴定 茶树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的提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摘要:双孢蘑菇2796的子实体经PBS浸提、4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纯化得到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经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测得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15.7 kD,通过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64.1 kD,通过等电聚焦电泳分析发现其有4种等电点不同的亚型,pI分别为6.62、5.92、5.69、5.57。双孢蘑菇2796凝集素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经80℃处理10 min,仍能保持较好的凝集活性,该凝集素在pH3.0~10.0范围内都保持着较高的凝集活性,其凝血活性不依赖于二价金属离子。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凝集素 双孢蘑菇2796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隐花色素基因Cry1a/Cry2/Cry1b RNAi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构建一个包含3个水稻隐花色素基因片段的RNAi表达载体pSC1301-347-Cry1aCry2Cry1b并转化水稻,以期导致Cry1a、Cry1b与Cry2集体沉默,观察它们对水稻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开花期显著延迟,结实率骤降,株高增加,剑叶变短,谷粒变长、变宽;而剑叶宽、穗长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 隐花色素基因 RNAi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对机插双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选用3个生育期不同的品种,在双季晚稻采用14×30 cm和17×30 cm两种种植密度规格实施机插,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性状。研究种植密度对双季晚稻机械插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短生育期品种采用较高种植密度产量较高,而较长生育期品种则是较低种植密度产量较高。生育期稍短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其产量库可与生育期较长品种相当,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则高于较长生育期品种,最终表现增产。

关键词: 双季晚稻 机械插秧 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福建稻麦科技 2011

摘要:利用通径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小麦的主要性状与产量进行了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穗粒数>株高>小穗数>穗长>千粒重。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麦各性状的重要性排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小穗数。试验通径分析中得到的贡献率大小及次序与灰色关联分析得到的关联度有所不同,但有效穗数、穗粒数均为最重要的2个性状,对提高产量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相关 通径 灰色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PPU在冬季大棚苦瓜生产运用上的探讨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CSCD

摘要:以"新翠"、"翠玉"及"如玉11号"三个苦瓜品种为材料,探讨冬季大棚低温条件下,不同浓度CPPU处理雌性苦瓜发育情况;同时,用不同浓度CPPU处理盛夏雌性苦瓜,研究其单性结实情况。结果显示,在极低温度下(长期低于10℃),任何浓度的CPPU都无法达到生产商品苦瓜的要求,而在较高温度(白天气温长期高于33℃)下,一定浓度的CPPU虽能促使苦瓜单性结实后的膨大,但明显小于正常授粉的对照苦瓜。

关键词: 苦瓜 CPPU 单性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筛选甘蔗SPSⅢ启动子诱饵片段结合蛋白的酵母单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构建了可以与酵母染色体发生重组的质粒pAbAI-Bait,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获得转化子,将阳性克隆进行PCR与DNA测序的方法鉴定,结果表明:酵母单杂交中报告质粒pAbAI-Bait构建成功,可用于酵母单杂交体系.

关键词: 酵母单杂交 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Ⅲ 转录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