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茶树等作物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研究进展

茶叶科学技术 2011

摘要:核心种质取样方法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种质构建的重要研究手段。本文简述近些年核心种质取样方法的研究进展。不同作物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微核心种质合适的取样比例分别为10%~30%、5%~30%与1%左右,这主要是根据种质资源数量与研究目的确定,但均须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且评价参数是相对一致的。在茶树方面构建初级核心种质、核心种质取样比例分别为20%与10%比较合适。

关键词: 作物 茶树 核心种质 取样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菇脚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及营养评价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11

摘要:测定了双孢蘑菇菇脚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以鸡蛋蛋白为标准蛋白,以WHO/FAO的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双孢蘑菇菇脚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菇脚蛋白质中总氨基酸含量为73.16%,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2.70%,相对于鸡蛋蛋白的贴近度为0.8741,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83.74,虽然菇脚蛋白质含量比子实体低,但与子实体一样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营养价值。

关键词: 双孢蘑菇菇脚 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季生猪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及其控制措施

福建畜牧兽医 2011

摘要:秋季气候干燥、多变,是生猪呼吸道疾病(PRDC)多发季节。患病生猪生长发育阻碍,光吃不长,还有相对数量的病死率,防治困难,即使部分患猪得到有效治疗,控制了死亡率,但也成为僵猪,出栏重在90kg以下的等外品,且多数患猪携带病原体,兽药残留也不合格。因此,PRDC是生猪常见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番鸭Agouti基因的克隆与SSCP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2011

摘要:以半番鸭血液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半番鸭Agout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长为1178bp。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由部分第1外显子(92bp)、第1内含子(105bp)、完整的第2外显子(95bp)、完整的第2内含子(851bp)和部分第3外显子(35bp)组成;应用PCR-SSCP技术对扩增序列进一步研究发现位于第2外显子80bp处存在C/T的沉默突变,该突变的发现为进一步开展研究Agouti基因多态性与鸭羽色的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半番鸭 Agouti基因 克隆 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研究

台湾农业探索 2011

摘要:从台湾农村科技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台湾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台湾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剖析了台湾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状况,以期为借鉴台湾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成功经验,为今后建立闽台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合作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台湾 农村 科技信息 传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龙眼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果树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龙眼LEAFY同源基因(LLFY)的表达调控规律,应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克隆了809 bp的LLFY启动子序列。用在线软件PlantCARE分析表明,该序列除含有启动子基本元件,如TATA-BOX、CAAT-BOX外,还含有参与生理周期调控、干旱诱导MYB结合位点、ABA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等一些其他的调控序列,推测LLFY的表达受生理周期、干旱、光照等的调控。用FootPrinter在线工具对龙眼等6个物种的LEAFY同源基因启动子进行比较,发现不同植物的启动子具有保守性,也存在差异,表明LEAFY同源基因功能上的分化,LLFY基因具有多种功能。

关键词: 龙眼 LEAFY同源基因 启动子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间茶园覆盖遮荫效应研究初报

茶叶科学技术 2011

摘要:采用不同时间覆盖遮荫,研究茶园生态效应及对茶树芽梢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后冠层日平均温度比对照下降了0.48℃~1.22℃;夏季冠层平均相对湿度与对照差异显著F=3.71(P<0.05);暑茶、秋茶新梢含水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72%~1.12%,0.16%~1.38%;暑茶净光合速率遮荫处理比对照提高8.78%~28.23%,产量比对照增高22.38%~73.84%,而秋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遮荫 乌龙茶 生态效应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936’选育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空间搭载诱变是一种育种新技术,中国科技工作者采用空间诱变先后创制和育成一批水稻新种质、新品种及杂交稻恢复系。此研究采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手段,将恢复系‘明恢86’干种子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后与‘台农67’杂交,F2代再与CDR22复合杂交,培育出的新恢复系‘福恢936’。用该恢复系与不育系‘Ⅱ-32A’配组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Ⅱ优936’,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10.82%,米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瘟病抗性比对照‘汕优63’强,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研究可成功地培育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

关键词: 杂交稻 ‘Ⅱ优936’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BOX-PCR和REP-PCR技术青枯雷尔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能够对许多重要作物引起致命性萎蔫病害,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地区。研究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多样性对于了解青枯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青枯雷尔氏菌特异性引物鉴定84株来自福建地区不同寄主的青枯雷尔氏菌,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均在504 bp位置出现特异性条带。同时采用BOX插入因子PCR(BOX-PCR)和重复基因外回文序列PCR(REP-PCR)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多样性研究,基于它们所扩增出的基因指纹图谱表明,BOX-PCR扩增出19条特异性条带,REP-PCR扩增出20条特异性条带。系统聚类结果表明,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分化与寄主作物和地理来源都存在相关性,其中,寄主植物是在遗传差异中起主导作用。进一步分析可知,地域性的差异主要由BOX-PCR提供,寄主间的差异主要由REP-PCR提供。不同地理来源的青枯雷尔氏菌在BOX-PCR中可扩增出各自特异性条带,在REP-PCR中同样具有与各个寄主相对应的特异性条带,利用这些特异性条带可以很容易区分不同寄主以及来源的青枯雷尔氏菌。BOX-PCR和REP-PCR多态性分析技术可为我国青枯雷尔氏菌基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另一条途径。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遗传多样性 BOX-PCR REP-PCR 菌株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狼尾草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福建畜牧兽医 2011

摘要:对杂交狼尾草在栽培技术、畜牧业利用及生态保护方面的研究利用情况进行概述,并展望其综合利用前景,以期对杂交狼尾草进一步研究利用和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栽培技术 畜牧业 生态保护 综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