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与机具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可有效解决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除草、预防病虫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机水稻栽培技术应用情况,对比覆膜除草、机械除草、微生物除草等技术模式优势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灭草、降低病虫害、提高地温及产量的原理和特点,总结有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水稻覆膜栽培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需求,在归纳当前水稻覆膜栽培技术难点的基础上,从改进水稻栽培地膜制备工艺及材料、加强水稻覆膜机具的通用性及关键部件理论研究、提升机具自动化水平与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与农艺结合和形成因地适宜的有机水稻覆膜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有机水稻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 水稻覆膜机具 植物纤维降解地膜


不同纬度地区青贮玉米生长性状、适应性研究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不同纬度地区种植青贮玉米生物性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揭示不同纬度下青贮玉米生长和发育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影响青贮玉米的动态特征和适应性.以德美亚1号为材料,运用纬度替代法,在8个不同纬度区进行青贮玉米种植并观测主要气候因子、青贮玉米物候期以及产量相关性状.结果显示:青贮玉米物候期随纬度从低到高变化呈延迟趋势.播种到出苗的时间受纬度影响明显,高纬度地区一般10~15 d出苗,低纬度地区7~10 d出苗;出苗到吐丝期生育时期随纬度的增加逐渐增加,一般为50~60 d;吐丝到成熟期大约40 d,受纬度影响不明显;产量随纬度的降低呈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是影响青贮玉米鲜重(0.546)、干重(0.653*)和雌穗重(0.572*)的主要因素,降水量是影响青贮玉米干重的主要负因子(-0.602*).


栽培大豆*半野生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高QTL定位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中SNP160K芯片对丰收24×通交83-611 F2群体252个植株及其亲本进行基因分型,构建了一张由5861个SNP标记组成的全长为3661.46 cM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定位到7个株高QTL,每个QTL可解释2.56%~10.41%的株高变异.qPH-6-1具有最高的表型变异贡献率和显性效应,可解释10.41%的株高变异,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为–1.72和18.94;qPH-18-1贡献率次之,可解释9.64%的株高变异,但具有最高的加性效应,达-12.42.在F2群体中筛选出11个qPH-6-1和qPH-18-1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单株,平均株高167.00 cm;筛选出16个基因型为q6q6/q18q18的植株,平均株高为91.25 cm.在qPH-18-1定位区间内外增加23个SNP标记,将定位区间由766.97 kb缩小至66.03 kb,包含8个基因,结合基因注释和相对表达量差异分析,推测Glyma.18G279800和Glyma.18G280200可能与大豆的株高相关.本研究为大豆株型的改良提供了分子参考依据和遗传基础.
关键词: 大豆;株高;SNP;遗传图谱;QTL定位;候选基因


大豆突变体ygl2黄绿叶基因的精细定位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大豆进行光合碳同化的主要器官,其颜色与光能的捕获力和转化效率有关,也与大豆的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挖掘对从光合碳同化途径解析大豆产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黄绿叶是区别于大豆普通绿色叶片的突变类型,是研究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重要遗传材料。本研究发现了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gl2(yellow-green leaf 2),该突变体是由大豆品系GL11自然突变而来,其黄绿叶表型可以稳定遗传。与绿叶野生型GL11相比较,突变体ygl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株高、百粒重、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GL11和ygl2构建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 ygl2的黄绿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将黄绿叶基因ygl2定位于2号染色体末端SSR标记02_104到02_107之间,区间物理距离为56.1 kb,包含9个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黄绿叶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糯玉米新品种‘绥糯3’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绥糯3’是以自选自交系SLN4为母本,外引自交系糯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34.0 cm,穗位高102.0 cm,成株可见14片叶。果穗短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7.8 cm,穗粗5.1 cm,穗行数14~16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质量35.8 g。2018—2019年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 426.7 kg·hm~(-2),比对照增产3.70%。外观品质优良,成穗率高,果皮薄,粘度高,兼具了适口和甜糯的优良食用品质。


9种高粱属饲草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饲料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9个不同饲用高粱属作物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确定供试品种在齐齐哈尔地区的适应能力.结果 显示,供试品种的物候期均有差异,均未能完成完整的生育期.茎粗最大的供试品种为大力士(20.86 mm);干草产量最大的供试品种为12FS0018(33765.71 kg/hm2);粗蛋白含量最高的供试品种为大力士;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供试品种为龙甜1号,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的供试品种为12FS0018;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供试品种为龙甜1号,最低的供试品种为绿巨人;仅有供试品种牛魔王具有褐色中脉.研究表明,9个供试品种在齐齐哈尔均有一定的适应性,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栽培品种.


民猪与大白猪背最长肌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揭示肌纤维类型组成对猪骨骼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本实验以民猪和大白猪为研究对象,在比较了民猪和大白猪肌纤维类型组成差异的基础上,采用比色法测定民猪和大白猪背最长肌中能量代谢关键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氧化型纤维MyHCI型和IIa型含量显著高于大白猪,酵解型纤维MyHCⅡb型含量显著低于大白猪,民猪有氧代谢酶SDH和MDH活性显著高于大白猪,无氧酵解酶LDH活性显著低于大白猪,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猪与大白猪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不同.


清肺颗粒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R,S)-告依春含量测定
《动物医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建立中兽药清肺颗粒(板蓝根、葶苈子、桔梗等)HPLC指纹图谱,同时测定其中(R,S)-告依春的含量.将该复方药的提取液进行分析,采用Inert Sustain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5 mL/L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并测定颗粒中(R,S)-告依春的含量.结果显示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2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0.9.(R,S)-告依春标准曲线在0.8 μg/mL~24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清肺颗粒中加样回收率为98.63%,RSD为1.56%.(R,S)-告依春在10批颗粒样品中平均含量为0.016 1 mg/g.研究结果表明该指纹图谱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系统性以及稳定性,可用于清肺颗粒的质量控制.


早期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去势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荷斯坦公犊和出生即去势的荷斯坦阉牛犊各17头,日龄和初生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分为公牛组和阉牛组,这2组牛的饲粮和饲养管理一致,试验期为15.5个月,其中哺乳期为2个月,断奶期为2.5个月,饲育肥为11个月.结果表明:1)2组试验牛在4.5、9.5、15.5月龄平均体重差异显著(P<0.05),公牛组在14.0~15.5月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2)15.5月龄出栏后,公牛组的排酸失重和头占体重比例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3)15.5月龄出栏的阉牛组大理石花纹等级2.5级,平均背膘厚10.75 mm,与公牛组差异显著(P<0.05).4)15.5月龄出栏的公牛组肌肉剪切力、冷冻损失、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肉色红度值显著高于阉牛组(P<0.05),肌肉脂肪含量和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阉牛组(P<0.05).综上所述,在直线育肥模式下,荷斯坦公牛生长性能优于阉牛;但是阉牛可生产出2.5级大理石纹牛肉,牛肉品质明显优于公牛.
关键词: 荷斯坦阉牛;荷斯坦公犊;早期去势;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


35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4种病害抗性的精准鉴定与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从2018—2020年连续3年对35份新选育的玉米自交系进行抗大斑病、禾谷镰孢茎腐病、灰斑病和瘤黑粉病人工接种精准鉴定,筛选出一批高抗和多抗的资源.在35份待鉴定材料中,12份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具有抗性,占鉴定材料的34.3%,其中高抗材料1份,抗性材料1份,中抗材料10份;17份玉米自交系抗禾谷镰孢茎腐病,占鉴定材料的48.6%,其中高抗材料7份,抗病材料2份,中抗材料8份;抗灰斑病材料11份,占鉴定材料的31.4%,其中高抗材料3份,抗病材料3份,中抗材料5份;对瘤黑粉病具有抗性的自交系18份,占鉴定材料的51.4%,其中高抗材料10份,抗病材料5份,中抗材料3份.兼抗2种病害的材料共15份;Z16HEB-360、Z16HEB-362、Z16HEB-371、Z16HEB-385兼抗3种病害;Z16HEB-382、Z16HEB-391兼抗4种病害.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灰斑病和瘤黑粉病抗性种质的引进及改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大斑病 禾谷镰孢茎腐病 灰斑病 瘤黑粉病 精准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