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黑龙江省农用植保无人机运营作业服务现状综述

农机化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农用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农机装备已在黑龙江省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普及和应用,其市场保有量已达到2万余台,飞播飞防飞施作业面积迅猛增长,前景广阔。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无人机的保有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为此,通过实地调研及时获知目前黑龙江省农用植保无人机的市场运营和作业服务现状,并对后期的发展做出前景展望,以利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事业。

关键词: 农用植保无人机 市场运营 作业服务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间开放式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地区是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研究预期增温对东北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可为区域水稻可持续生产与氮肥优化管理提供借鉴.本研究于2019—2020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设置田间开放式增温(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大田与盆栽试验相结合,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模拟预期增温(+1.5℃)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促进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对照相比,大田与盆栽的水稻产量2年平均分别提高10.4%和10.8%;增温显著提高了水稻氮素吸收总量,与对照相比,2年平均增幅达21.3%,但增温处理的氮素籽粒利用效率呈降低趋势;增温处理下水稻从肥料中吸收的氮素显著下降,但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显著增加31.1%,导致氮肥回收率降低12.5%,而氮肥损失率增加14.2%.总体来看,增温有增加水稻籽粒产量的趋势,但降低了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比例,导致氮素利用效率降低,氮肥损失率显著增加.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建议合理增加水稻移栽密度,以充分利用温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正向效应,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优化氮肥运筹管理,提高水稻氮素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气候变暖;开放式增温;同位素示踪技术;氮素吸收与利用;肥料氮去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模式玉米群体光合及碳氮代谢特性研究

玉米科学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7~2018年,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典型地区采用大区对比试验,基于玉米专用控释肥施用,设置常规垄作(CK)、二比空(M1)和大垄双行(M2)3种种植方式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玉米群体光合及碳氮代谢特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M2处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瞬时光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80%、27.68%和27.72%,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丙酮酸磷酸二激酶、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6.69%、15.98%、4.65%、5.49%和33.42%,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和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 15.14%、17.80%、54.99%和 27.73%.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模式 光合生理 碳氮代谢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优质粳稻品种品质分析

中国稻米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挖掘优质粳稻品种资源,探求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最佳值,采集750批次国内外优质粳稻米进行品质分析,并对其外观品质、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粳稻米品质总体较好,各指标中变异系数大小表现为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食味值。相关性分析表明,食味值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得出,优质粳稻米品质指标适宜值为:垩白度0~2%,蛋白质含量6%~8%,直链淀粉含量16%~18%,胶稠度80~86 mm,水分13%~15%。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圆环病毒和鸽疱疹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中国家禽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鸽圆环病毒(PiCV)和鸽疱疹病毒(PiHV)的双重PCR,试验参照GenBank中两种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时检测2种病毒的双重PCR技术.结果显示:该PCR可同时扩增出269bp(PiCV)和505bp(PiHV)目的条带,对鸽Ⅰ型副黏病毒、鸽痘病毒和禽腺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对PiCV和PiHV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45×104 copies/μL和1.45×103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部分鸽场88份疑似样品检测显示,PiCV和PiHV感染的比例分别81.8%和36.4%,双重PCR与单一PCR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使用便捷,对于PiHV和PiCV的临床快速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鸽圆环病毒 鸽疱疹病毒 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鲜食番茄新品种"垦番1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垦番1号"是以品质性状优良的自交系ND-02-28为母本,以产量高、长势旺盛的自交系ND-09-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保护地鲜食番茄新品种.该品种为无限生长类型,果实扁圆形,成熟果色粉红,有青肩,单果质量约200 g,具有80年代风味的鲜食番茄品种.适宜黑龙江地区早春抢早、秋延后茬口塑料大棚种植.2018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番茄 新品种 垦番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胍基乙酸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其在牛羊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胍基乙酸是动物体内肌酸合成的前体物质,参与动物的肌肉合成与能量代谢.在生猪和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在反刍动物生产中也逐渐被开发利用.胍基乙酸应用于畜禽养殖具有影响糖代谢、提升机体抗氧化性能和影响氨基酸代谢功能等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改善胴体性状.在反刍动物中,主要发挥减少皮下脂肪沉积、提高肉品质的作用.文章综述了胍基乙酸的理化性质、代谢途径及其在牛、羊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胍基乙酸 理化性质 代谢途径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仙客来枯萎病药剂防治效果初探

中国植保导刊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可有效防治仙客来枯萎病的药剂,防治田间施药试验,比较各药剂处理的防病效果.结果 表明,第3次施药14 d后,多菌灵·福美双的防治效果最为突出,相对防效达83.65%;嘧菌酯·咯菌腈防效次之,为75.99%;其他施药处理的防效在18.66%~52.83%之间.推荐使用多菌灵·福美双防治仙客来枯萎病.

关键词: 杀菌剂;仙客来枯萎病;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审优质中强筋春小麦新品种一克春28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克春2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06年以沈1为母本、东农774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的优质中强筋小麦新品种.2012年决选,代号为克春121159.202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10073.

关键词: 系谱法选育 配制杂交组合 农作物品种 中强筋小麦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强筋春小麦 新品种 决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以往研究中的大豆生育期组鉴定方法进行比较,为选择适宜的鉴定方法提供参考。分别应用区间法、聚类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90份大豆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对供试品种进行分组。聚类分析法适用于待分组材料熟期类型丰富、数量均衡,但标准品种的数量较少,生育期组值不精确的情况,其分组的临界值需要根据生育期组的组间距离进行校正。区间法适用于各组内标准品种生育期严格以生育期组的中位数对称分布,对分组临界值界定比较准确。回归分析法适用于标准品种生育期组值精确,标准品种数量较多的情况,可以精准地鉴定供试品种的生育期组。任何鉴定方法的结果都应以确定标准鉴定地点为前提,其鉴定结果应该符合生育期组定义的组间距离等要求。通过三种鉴定方法的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和结果,为各地大豆生育期组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组 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