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福建省桃流胶病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
《福建果树 》 2011
摘要:桃流胶病在我国南北桃产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害更为严重,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桃的流胶病极易发生与蔓延。该病主要为害桃树枝干,引起主干、主枝甚至枝条流胶,造成干枝病斑累累,导致树势衰弱,寿命缩短,甚至树体死亡,成为桃种植业中的一大障碍。有关桃流胶病的病原性质,过去较多研究者认为是生理性病害[1-2],树体损伤、修剪过重或土


盐碱环境火龙果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在盐碱环境下,测定不同果肉颜色火龙果品种‘银龙’和‘白玉龙’果实的氨基酸和8种矿质元素(钾、镁、钙、钠、铁、锌、锰和铜)含量。结果表明:盐碱环境下生产的火龙果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种类齐全,‘银龙’和‘白玉龙’中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65.62 mg.hg-1FW和1 122.60 mg.hg-1FW,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银龙’和‘白玉龙’中分别达到了15.88%和20.77%;药用氨基酸也较为丰富,‘银龙’和‘白玉龙’中分别为62.79%和66.88%。2个参试品种中的钾、镁、钙、铁、锌等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种植于其他生态环境下相应肉色火龙果。并探讨了盐碱环境对火龙果果实氨基酸、矿质元素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及盐碱环境下火龙果种植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


‘Sorbonne’百合器官离体培养再生鳞茎的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1
摘要:通过对东方百合索蚌鳞片、鳞片叶分段诱导再生鳞茎以及鳞茎膨大的研究,建立了快繁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鳞片及鳞片叶产生再生鳞茎的最佳培养基都为MS+6-BA0.2(单位:mg·L-1,下同)+NAA0.2+2,4-D0.1;三种放置鳞片的方式对诱导生成的鳞茎的数量、鲜重、诱导率影响不显著;鳞片叶基部切段再生鳞茎的诱导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切段,由下向上再生鳞茎的诱导率逐渐降低;最适合诱导再生鳞茎的蔗糖浓度为30~60 g·L-1,黑暗条件下促使鳞茎膨大的蔗糖浓度以低于90 g·L-1为宜,散射光条件下促使鳞茎膨大的蔗糖浓度以低于120 g·L-1为宜。


副猪嗜血杆菌福建株的分离与鉴定
《中国兽医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副猪嗜血杆菌(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革拉斯氏病(Glasser's Disease),被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副猪嗜血杆菌影响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猪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


闽南番石榴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对惠安番石榴园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群落特征的时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冠节肢动物共采集到2纲、16目、100科总计218种,其中害虫116种、天敌61种、中性昆虫41种。害虫优势种为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天敌优势种为细纹猫蛛Oxyopes macilentus L.Koch和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丰盛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特征随季节的更替发生波动。


不同来源仙草的氨基酸比较分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11
摘要:采用盐酸水解法分析不同来源仙草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供试仙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和7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4.75%~13.65%1,7种氨基酸总量和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的高低顺序都是9>10>5>8>1>6>4>3>2>7,均以9号仙草含量最高7,号仙草最低。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相似,以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含量居前三位,胱氨酸含量最少。不同来源仙草的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超过0.6,符合FAO/WH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仙草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