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饲料博览 》 2010
摘要:试验选用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14头、长白母猪28头、大白母猪26头,3个品种猪均随机分为2组,分别添加大豆异黄酮0mg·kg-(1对照组)和15mg·kg-1,研究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期为母猪泌乳第4~21天。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大豆异黄酮对母猪采食量、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大豆异黄酮组长×大二元杂交母猪泌乳第21天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所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窝均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长白、大白母猪所哺乳仔猪断奶窝个体重显著提高;大豆异黄酮组二元杂母猪泌乳第10天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乳糖、乳脂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P<0.05),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上升(P<0.05),丙二醛(MDA)含量下降(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哺乳期母猪饲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可改善母猪抗氧化性能,提高母猪泌乳性能,改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脲酶抑制剂NBPT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堆肥反应器,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料pH的升高,在堆肥高温前期的0~10d可有效降低堆肥的脲酶活性,在堆肥中后期10~25d明显提高全氮含量。堆肥25d后,添加0.04mL·kg-1、0.08mL·kg-1、0.16mL·kg-1脲酶抑制剂NBPT分别比CK减少氮素损失6.61%、4.89%和13.51%。堆肥过程中,堆料铵态氮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双峰趋势,且大部分时间CK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且CK处理铵态氮的两次升高速度均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在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硝态氮含量不稳定,但堆肥结束时,各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可延缓鸡粪中的尿素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增加堆肥成品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畜禽粪好氧堆肥中加入脲酶抑制NBPT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NBPT 鸡粪 蘑菇渣 堆肥反应器 好氧堆肥 氮素损失 保氮作用


Pb胁迫条件下3种叶菜的生长和生理响应及其抗性差异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0 CSCD
摘要:采用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24、120和24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花芽甜麦菜(Sonchus lingiaus)、碧绿粗苔菜心(Brassica chinensis var. utilis)和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生长和部分生理指标(包括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POD和CAT活性)以及Pb吸收量的变化,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3种叶菜的Pb抗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Pb胁迫对3种叶菜单株地上部分鲜质量总体上影响不明显。随Pb胁迫浓度的提高,3种叶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Pb含量逐渐升高,且地下部分Pb含量均高于地上部分,Pb转运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按Pb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空心菜、碧绿粗苔菜心、花芽甜麦菜。在Pb胁迫条件下,花芽甜麦菜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均略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空心菜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碧绿粗苔菜心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仅在120和24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显著高于对照。随Pb胁迫浓度提高,3种叶菜SOD活性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总体上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经Pb胁迫处理后,3种叶菜的CAT活性或高于或低于对照,但在240μmol.L-1Pb胁迫条件下花芽甜麦菜的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碧绿粗苔菜心和空心菜的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b胁迫后3种叶菜的POD活性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经过综合评价,3种叶菜对Pb的抗性由大至小依次为碧绿粗苔菜心、空心菜、花芽甜麦菜。经过主成分分析,确定3种叶菜的游离脯氨酸含量、SOD和CAT活性为Pb胁迫的响应因子。
关键词: Pb胁迫 叶菜 生长 生理指标 Pb抗性 隶属函数


荔枝壳花青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营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荔枝壳花青素(litchi pericarp anthocyanins,LPA)对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LPA高、中、低(300,150,75mg/kgbw)剂量及醋酸泼尼松治疗(醋酸泼尼松30mg/kg)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Freund’s完全佐剂诱导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灌胃LPA和醋酸泼尼松。定期检测动物左后足厚度,4w后测定血清MDA、SOD和GSH-Px等抗氧化指标及血清NO、白介素IL-1β等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 LPA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大鼠左侧继发性足肿胀厚度,降低血清中NO、细胞白介素IL-1β和MDA的含量,提高机体血清的GSH-Px、SOD活力水平。其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醋酸泼尼松或与之相当。结论 LPA可一定程度缓解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引起的机体不适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LPA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抗炎水平有关。


丁草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一种测定丁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反相C18柱,215nm检测波长,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40℃柱温条件下,丁草胺的保留时间为5.0min;检测线性范围为0.0629~31.4336mg/L;在空白石油醚中添加0.0982、0.1965、0.7858、1.9646、11.7876、23.5752mg/L浓度的丁草胺标准样,平均回收率为95.97%~104.79%,变异系数为0.02%~4.35%,可满足快速、准确、方便的测定环境样品中丁草胺的要求。


调理剂用量对造纸污泥好氧堆肥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污泥与蘑菇渣的比例分别为7:3、3:2和1:1对造纸污泥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造纸污泥的比例更有利于污泥升温。堆肥中温度变化和pH存在正相关性,适当降低污泥含量可以降低堆肥pH,低pH有利于氮素的保存,污泥与蘑菇渣的比例分别为7:3、3:2和1:1的处理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18%、11.00%和4.10%。造纸污泥经过好氧堆肥后,种子发芽指数显著增加,但造纸污泥的比例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种子发芽指数。堆肥结束时DOC含量分别比初始时降低48.7%、46.4%和48.0%。通过好氧堆肥可增加污泥养分,提高有机质和腐殖质含量,污泥含量过高堆肥产品养分低,造纸污泥与蘑菇渣含量为3:2时效果最佳。


有机物料对辣椒生长及水库淤积物的改良效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水库淤积物农业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不同有机物料对水库淤积物为生长基质的辣椒生长的影响及对水库淤积物化学性状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花生麸、鸡粪和蘑菇渣均明显提高辣椒产量,且不同程度地促进辣椒植株对氮、钾养分吸收,增加辣椒果实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其中,施用蘑菇渣处理辣椒产量最高。外施不同有机物料均显著增加水库淤积物的有机质、碱解氮和全氮含量,有机物料对水库淤积物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含量的影响因种类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施用鸡粪和蘑菇渣可显著提高水库淤积物pH,商品有机肥和花生麸处理对水库淤积物pH无显著影响。不同有机物料中,以施用蘑菇渣的水库淤积物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阳离子代换量最高。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均提高了水库淤积物综合肥力系数,改善了淤积物肥力状况,其中施用蘑菇渣处理的水库淤积物综合肥力指数最高。综合考虑辣椒产量、养分吸收、果实品质及水库淤积物化学性状和肥力状况等指标,4种有机物料中以蘑菇渣对辣椒生长和水库淤积物的改良效果最佳。
关键词: 有机物料 水库淤积物 辣椒 养分吸收 化学性状 综合肥力系数 农业利用


木薯中微量营养元素临界值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木薯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得到了木薯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丰缺指标。对广东、广西木薯主产区110个土壤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处在缺乏水平。种植木薯除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同时还应加大中微肥的施用,来解决土壤中缺乏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