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了农民增收吗-基于多期DID模型的实证检验
《世界农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后扶贫时代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件大事,更是当前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但其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如何仍需要验证。对此,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和改革"先试点、再逐步推广"的准自然实验特征,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Time-varying DID)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识别了改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可使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5.3%,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改革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其收入结构的影响,改革通过提升规模经营效益和促进农民非农就业等间接途径促进了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加,而对财产性收入的贡献未如预期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推动新型集体产权制度向纵深改革、充分激发农村资源资产效能、全面增强农民获得感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经济 收入效应 多期双重差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曲霉毒素对黑山羊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结合1起黑山羊霉菌毒素中毒病例,对30只病羊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黑山羊食用霉变花生藤后白细胞数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显著上升(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碱性磷酸酶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黑山羊;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血常规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四种砂梨果实营养及抗氧化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南方地区的翠冠、翠玉、金水2号以及新水4个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的营养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金水2号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3.59±0.02)mg/100 g;新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2.32%±0.38%;翠冠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为(0.60±0.07)g/kg;翠玉的总酚含量最低,为(0.035±0.003)mg GAE/g,果肉褐变耐受力最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C、可滴定酸是影响这4种砂梨果肉抗氧化能力的重要因子.总酚含量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也是评价砂梨果实营养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果实营养;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份红三叶种质资源耐铜性综合评价
《草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红三叶种质耐铜能力强弱,筛选出优异种质材料,以30份国内外红三叶材料为对象,研究其萌发期和幼苗生长阶段Cu2+胁迫下的生长发育特性,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红三叶耐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Cu2+胁迫浓度的增加,红三叶发芽率逐渐降低,胚根变短,变粗;胚根在Cu2+浓度为0.5 mmol·L-1下长度为对照的40%~69%,在Cu2+浓度为8.0 mmol·L-1时停止生长,而发芽率在Cu2+浓度为8.0 mmol·L-1时为对照的61%~93%,相对于发芽率,胚根对Cu2+胁迫更为敏感。红三叶幼苗能够耐受20 mmol·L-1的Cu2+胁迫,但其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总长度、根尖数以及根体积均显著降低。不同浓度间红三叶各性状差异显著(P<0.05),且萌发期(0.5 mmol·L-1)和苗期(20 mmol·L-1)不同红三叶材料间同一性状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胚根长度与胚根直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根总长度和根尖数等性状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以胚根长度、幼苗存活率、地下生物量和根总长度4个关键指标为因子的预测模型,其预测值与综合评价值显著相关(R2=0.977)。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材料CF022167、CF022178及CF022232具有较高的铜胁迫耐受性,可作为红三叶耐铜性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或在生产中直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9亚型禽流感在我国家禽中广泛流行,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具有高度遗传变异性,导致流行株和疫苗株之间抗原匹配性差,从而影响疫苗的临床保护效果,急需研发一种高效、具有交叉保护性的通用型H9亚型禽流感疫苗。马赛克疫苗是针对遗传多样性病原体设计,通过整合所有抗原序列获得一条抗原表位覆盖最广泛的嵌合蛋白,并制备疫苗。本研究参考mosaic疫苗设计原则,设计、优化并合成了一条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mosaic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基因序列,采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H1N1亚型流感病毒PR8株为骨架,以mosaic H9HA序列替换PR8株的HA片段,获得重组病毒rPR8-HAm/H9。将其制备为灭活疫苗并免疫SPF雏鸡,监测抗体水平、攻毒保护效果,评价其交叉保护效果。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PR8-HAm/H9灭活疫苗免疫SPF雏鸡,可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和中和抗体,可显著抑制攻毒后病毒的脱落,对H9N2 AIV JM0305株的攻毒保护率为80%。rPR8-HAm/H9灭活疫苗可以对异源H9N2 AIV JM0305株产生较好的交叉攻毒保护,为研发基于马赛克技术的禽流感通用疫苗提供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亚型 mosaic疫苗 交叉保护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连作棉田细菌群落及代谢通路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人口众多,对基本农产品的需求也较高,相对来说可耕地面积并不充足,因而连作现象比较普遍。生物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土壤改良剂已被广泛用于农业障碍性土壤的改良,对农业土壤的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考察施用生物炭对连作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通过16S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研究在不同生物炭处理(0,20,40t·hm-2)下,棉花连作(5,10,20,40a)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并预测微生物的代谢功能。结果表明,在连作20a的棉田土壤中,20t·hm-2和40t·hm-2的生物炭施用量显著增加了细菌多样性。然而,与连作20a土壤相比,在连作40a棉田土壤中较高的生物炭施用量并没有显著改变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在代谢功能上,无论生物炭施用量和连作年限如何,最高细菌相对丰度(>0.09)为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而最低细菌相对丰度(<0.01)为其他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有益于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生产力。因此,生物炭20t·hm-2的施用量对连作40a以下棉田土壤中的细菌群落和代谢途径产生积极影响,对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代谢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保机械在湖北稻田病虫害防治中的效能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作为对照,比较2种植保无人机和3种自走式喷雾机的喷雾性能,评价施药后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并计算各植保机械的作业成本,以评价新型植保机械防治稻田病虫害的综合效能.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雾滴密度显著小于其他机型,但稻丛雾滴穿透能力较强,久保田自走式喷雾机喷雾密度最大并且均一.各机型7 d的校正防效为96.5%~98.8%,所有机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14 d的校正防效为92.9%~98.6%,自走式喷雾机防效显著好于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本研究中,人工背负式喷药方式综合成本297.45元/hm2,与之相比自走式喷雾机成本减少21.4%,大疆植保无人机减少68.4%,全丰植保无人机减少68.6%.以上结果表明,应用新型植保机械不仅保证了对稻飞虱的有效防控,同时能够提高稻田作业效率,并且节省大量作业成本.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新型植保机械 雾滴密度 校正防效 效能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梨1号"梨不同脱萼处理的脱萼效果及果实品质
《中国南方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华梨1号"梨为试材,于梨花露白的花蕾期喷施400 g/L氟硅唑乳油不同倍数(6 000~12 000)稀释液和盛花期喷施PBO不同倍数(300~1 200)稀释液,喷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脱萼处理对"华梨1号"梨脱萼果率、着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PBO和氟硅唑对于幼果的萼片脱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显著。花蕾期喷施400 g/L氟硅唑12 000倍液+盛花期喷施PBO 600倍液处理的脱萼效果最为显著,幼果脱萼果率为92.53%;花朵着果率为97.58%,与清水对照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为0.89,显著低于其他多数处理的果形指数,果形呈扁圆形,提高了果实的整齐度,改善了外观品质;同时显著提高梨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了果肉硬度,提高了内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乡居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解
《统计与决策 》 2021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文章运用2010—2018年CPFS数据,基于Alkire和Foster的"双界线法",从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水平4个维度9个指标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指数(MRPI),对城乡居民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测度,从城乡、地区两个角度对总体多维相对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研究发现,相对贫困在多个维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城乡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解决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相对贫困问题,是学界未来的研究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优化微波膨化虾粉休闲食品
《食品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将虾壳粉添加到低筋小麦粉、糯米粉、土豆淀粉的混合粉中,运用微波膨化技术制得膨化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水分含量、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和虾粉含量对膨化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膨化率为指标,设计响应面分析方案。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微波膨化虾条脆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微波膨化虾条脆片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并对虾粉含量、微波功率、切片厚度三个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微波膨化虾粉脆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68 W、切片厚度1.9 mm、虾粉添加量3.1%,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虾粉脆片膨化率为1.73,制得的虾条脆片质地酥脆,口感良好,具有很好的膨化度,并保留了虾特有的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