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抗鸭传染性浆膜炎中药组方对鸭免疫功能的影响

中国兽药杂志 2010

摘要:在成功筛选出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方P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21日龄雏鸭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IFN-γ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该组方对鸭只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表明,P1组(预防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y组(阳性对照组)与K组(健康对照组)(P<0.05;P<0.01),P2组(治疗组)鸭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极显著高于K组(P<0.01);P1组极显著提高鸭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1);P2组显著提高IFN-γ mRNA的表达量(P<0.05);P1组、P2组IL-6 mRNA的表达量有升高的趋势(P<0.1)。说明组方P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发育和分泌IFN-γ及IL-6,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调节能力。

关键词: 中药 鸭传染性浆膜炎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叶审评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茶叶审评技术的研究进展。茶叶审评对茶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对科学研究起到客观评定的作用,一直以来被看作是茶叶生产的中枢。目前,对茶叶品质的评判主要通过感官审评技术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研究并引入了很多新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茶叶 审评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胚挽救技术获得三倍体柑橘植株

广西植物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个柑橘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即四倍体粗柠檬与哈姆林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HR";酸柚与粗柠檬体细胞杂种,简称"SR";墨西哥来檬与伏令夏甜橙体细胞杂种,简称"KV")为父本,分别与二倍体单胚性沙田柚进行有性杂交,在有性胚还没有完全败育以前,通过胚抢救技术进行三倍体植株培养(以四季柚花粉亲本为对照)。结果表明,处理的杂交组合直接成苗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其中又以沙田柚×HR组合成苗率相对较高,达10.1%;较适合瘪籽沙田柚幼胚离体培养的培养基是MT+GA31.0mg/L+蜂皇浆200mg/L+水解乳蛋白250mg/L+蔗糖30g/L+琼脂0.7%;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获得了柑橘三倍体植株。

关键词: 体细胞杂种 有性杂交 瘪籽沙田柚 胚抢救 三倍体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瓜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与始雌花节位性状定位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构建节瓜分子遗传图谱,标记始雌花节位性状基因,为建立相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克隆雌性相关基因和转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节瓜全雌系K36及弱雌系G4组配得到的115个F2单株为群体,利用AFLP、RAPD和SRAP标记技术构建节瓜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定位始雌花节位性状基因。【结果】该图谱共包含13个连锁群,涉及93个AFLP标记、16个RAPD标记、35个SRAP标记。该图谱覆盖基因组1651.9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1.47cM。利用QTL Network2.0分析,检测到3个控制始雌花节位的QTL位点:fn1、fn2和fn3,其中fn1位于连锁群LG1上,fn2和fn3位于LG6上。这些QTL位点对雌花节位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62.54%、0.2%、37.39%。【结论】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节瓜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定位了3个控制始雌花节位性状的QTL位点,为进一步克隆雌性相关基因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节瓜(Benincasa hispida var.chieh-qua) 分子遗传图谱 AFLP RAPD SRAP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多酚类成分的测定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玉米肉粒、芯、苞衣及须中的多酚类成分,采用AgilentZORBAXSB-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相乙腈、B相0.4%乙酸,0~40min为5%A~95%B,40~45min为25%A~75%B,45~50min为35%A~65%B,后运行时间5min,流速1.0mL/min;VWD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在甜玉米粒中检测到13种多酚类化学成分,其中包括龙胆酸、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绿原酸、香草酸、安息香酸、丁香酸、儿茶素、金丝桃苷、没食子酸、咖啡酸、阿魏酸;而在在甜玉米苞衣和芯中检测到12种多酚类成分,在甜玉米须中检测到8种多酚类成分。

关键词: 甜玉米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蒲瓜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10

摘要:蒲瓜(长型)是华南地区渡淡的重要蔬菜,也是我国古老的蔬菜品种,7000年前就有栽培。在华南地区的年种植面积达6666.7hm2以上,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面向出口及冬季北运菜市场,其中港澳地区的蒲瓜90%以上由华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

植物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H和RACE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cDNA全长,并对该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随后将该基因的cDNA编码区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gami(DE3)中进行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薇甘菊乙醇酸氧化酶基因cDNA全长1363bp,编码369个氨基酸,命名为MmGO(GenBank登录号EU716626),推测的MmGO分子量为40.32kDa,等电点为8.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mGO与芸苔的GO序列亲缘关系比较近。将该基因重组到pET-32a(+)中进行原核表达,经0.1mmol·L-1IPTG,25℃诱导4h,获得了具有较高表达水平的融合蛋白6×His-MmGO,Western-blot证实表达的6×His-MmGO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分子量约为60kDa,与预测的融合蛋白6×His-MmGO分子量相符。为进一步研究融合蛋白6×His-MmGO的活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薇甘菊 乙醇酸氧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浸苗法测定不同种类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广州五山种群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杀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有敌敌畏、辛硫磷、毒死蜱、巴丹、杀虫单、灭多威、异丙威、仲丁威、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哒螨灵、鱼藤酮、啶虫脒;25(±1)℃条件下,12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氟虫腈>丁烯氟虫腈>辛硫磷>多杀菌素>毒死蜱>哒螨灵>异丙威>灭多威>巴丹>啶虫脒>敌敌畏>杀虫单。结合毒杀效果和毒力大小分析,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啶虫脒、哒螨灵、灭多威、异丙威和巴丹是目前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较好的药剂。

关键词: 杀虫剂 黄曲条跳甲成虫 毒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类缓/控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3种控释肥料及2种缓释肥料在水稻上进行田间试验,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进口控释肥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养分利用率最高;在等氮量条件下,施用缓/控释肥料可以改善水稻后期的生育性状,增加产量,提高养分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普通肥料相比,缓/控释肥料处理增加水稻产量1.7%~19.0%,增加稻秆产量2.2%~23.6%,与对照相比氮、磷(除CRF3处理)、钾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13.6%~55.7%、7.2%~18.1%和4.8%~52.5%。

关键词: 缓/控释肥料 水稻 产量 养分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现状研究

环境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荔枝收获完毕后在广东省荔枝主产区采集208个荔枝园土壤样本,检测了9种荔枝常用农药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敌百虫、乐果和敌敌畏的残留含量.结果表明,农药检出率为氯氰菊酯(59.1%)>多菌灵(51.0%)>代森锰锌(11.1%)>甲霜灵(6.7%)>三氟氯氰菊酯(3.4%).乐果和敌敌畏仅在个别果园检出,溴氰菊酯和敌百虫均未检出.土壤同时检出不同种类农药果园的百分数为只检出1种农药(40.4%)>同时检出2种(31.3%)>未检出(18.8%)>同时检出3种(8.2%)>同时检出4种(1.4%).检出的7种农药中,代森锰锌残留平均含量最高达39.05μg·kg-1,氯氰菊酯次之为7.83μg·kg-1.其它5种农药平均含量为0.19~1.65μg·kg-1.整体上广东省荔枝园土壤农药残留状况较轻.

关键词: 荔枝 土壤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