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445条记录
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同时测定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

分析化学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同时检测5种砷形态化合物(亚砷酸、砷酸、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和洛克沙胂)。结果表明,在梯度洗脱条件下,以C18反相柱作分离柱,含0.5mmol/L四丁基溴化铵的NaH2PO4-CH3OH溶液为流动相,5种砷化合物得以完全分离;以20g/LK2S2O8为氧化剂进行紫外消解,7%HCl为载流,20g/LKBH4为还原剂,砷化合物形成最佳的原子荧光信号。5种砷化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10μg/L;加标回收率为81.4%~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4.0%。本方法适用于饲料、鸡粪、土壤和植物样品中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亚砷酸、砷酸、一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的含量分析。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原子荧光 砷形态 洛克沙胂 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鸡脑脊髓炎的病理学诊断和治疗

中国兽医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芙赤豆色卵的入库冷藏期限与浸酸孵化效果的关联分析

广东蚕业 2010

摘要:将产后经过72h的9·芙、芙·9蚕卵入库冷藏,在冷藏经过15~60天期间,可依冷藏时间的长短采取不同的浸酸时间让其孵化;冷藏15天的浸酸7~9min,冷藏45~60天的浸酸3~5min,实用孵化率可达到95%以上。冷藏超过60天后,蚕种直接出库催青便可孵化。经过120~135天冷藏的蚕种,孵化率仍保持在95%以上,但冷藏期超过150天,孵化率开始下降并出现死卵。

关键词: 蚕种 冷藏期限 浸酸条件 孵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氮磷高效利用育种材料的发掘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对2650份丰矮占1号的近等基因导入系进行大田耐低磷、耐低氮筛选,初步筛选出46份耐低磷株系和86份耐低氮株系。分别挑选12份耐低磷和耐低氮的株系进行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获得具有育种价值的5份耐低氮株系和1份耐低磷株系。讨论了大田筛选的优缺点。

关键词: 绿色超级稻 近等基因导入系 氮磷高效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最适密度栽培初探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栽培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探寻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粤引85-38在广东的最适栽培密度,完善其商品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比较6种不同栽培密度下(株距分别为18、20、22、24、26、28cm)粤引85-38的不同产量和商品薯率,发现其在广东冬种的最适栽培密度为株距20~24cm。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粤引85-38 最适栽培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20多年来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概况;对影响香蕉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适合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的最适条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今后香蕉原生质体培养研究展望。

关键词: 香蕉 原生质体 培养 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融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方中药对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强化米的加工

农产品加工 2010

摘要:生产强化米的工艺中,为提高其营养价值,通常采用的方法有2种,即内持法和外加法。内持法又有2种:一种是通过对稻谷湿热处理,将留存在米糠层的营养物质转移至大米粒内部而制成蒸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狂犬病病毒分离株N基因的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确定广东地区狂犬病毒流行毒株,更好地防控狂犬病。[方法]对2009年从广东省各地采集的犬脑和对应唾液腺进行直接免疫荧光和巢式RT-PCR检测,并通过颅内接种乳鼠进一步鉴定毒株。PCR扩增分离株的N基因,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将其与广西地区的流行毒株和疫苗株进行了比对。[结果]分离到2株狂犬病毒毒株,其N基因序列与广西分离到的病毒具有极高的相似性(97.9%~99.4%),与狂犬病毒疫苗株的相似性为87.7%~88.1%。[结论]外表健康犬只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且狂犬病毒的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关键词: 狂犬病毒 N基因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洲猪瘟的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死亡率高达100%,临床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淋巴结、肾及胃肠黏膜明显出血。科学有效的检测诊断方法是阻止非洲猪瘟大范围暴发流行的有效手段。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对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以及诊断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从而为我国诊断、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非洲猪瘟(ASF)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临床症状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