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以人为本与因材施教的探讨

中国林业教育 2010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因材施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二者的共同基础是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其基本类型包括多元智力差异、学习动机差异和认知风格差异3种。从概念上讲,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从实践上讲,践行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以人为本和尊重差异,在教育领域就是要求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必然结果是尊重差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个体差异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科学发展观 传统文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水产饲料添加剂工业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饲料添加剂是水产配合饲料的核心,水产饲料添加剂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从广东省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形势和水产养殖业现状入手,分析了水产饲料添加剂的营养学研究进展,提出了水产饲料添加剂产业发展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对我省水产饲料添加剂工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产饲料工业 添加剂 营养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个板栗园栗实蛾幼虫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的分布是遵循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分布,其中Iwao的m*-m回归模型为m*=3.532 3+1.071 0m,Taylor幂模型为lgv=0.591 3+1.130 4 lgm.对各聚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板栗园中的栗实蛾幼虫彼此之间互相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在任何密度下都是聚集的,聚集强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导致栗实蛾幼虫在板栗园中呈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由该虫本身的习性和环境共同造成的.栗实蛾幼虫虫口密度调查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4.532 3/m+0.071 0).

关键词: 板栗树 栗实蛾 幼虫 空间分布型 理论抽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广东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的克隆及蛋白结构预测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广东省HPS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中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116bp大小相符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出HPS广东分离株的目的基因,核苷酸长为1116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HPS(SH0165)外膜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氨基酸同源性100%。生物学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PS外膜蛋白是一种混合型结构蛋白,含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其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区域可能形成抗原表位;其N端含有1个信号肽,最佳切割位点在21~22个氨基酸;有15个抗原决定簇;无跨膜区;同源建模分析,未见相似三维结构。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基因 基因克隆 蛋白结构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云芝菌固体发酵产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对毛云芝菌利用桑叶和麸皮固体发酵所产漆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研究了纯化后漆酶的酶学性质。将毛云芝菌固体发酵漆酶粗提液通过离心、过滤、大孔树脂脱色、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结果得到电泳纯的漆酶,纯化倍数15.53,酶活回收率51.21%。用SDS-PAGE测得该酶相对分子质量62 600;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在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最适pH值为4.0,在醋酸缓冲液中最适pH值3.0;氧化ABTS的Km为0.093 mmol/L,对邻苯二酚的Km为3.71 mmol/L。

关键词: 毛云芝菌 漆酶 固体发酵 纯化 酶学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RRSV变异株ORF6基因与IL-18共表达真核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和本实验室分离的PRRSVJL/07/SW毒株全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IL-18基因和ORF6基因。将2个目的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质粒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阳性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进行筛选。通过表达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高效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快速、准确的反映出阳性质粒在细胞质中的正确表达,再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IL18-ORF6的正确性。结果表明,ORF6基因和IL-18基因在Macr-145细胞中能有效表达。结论,所构建的真核质粒pEGFP-IL18-ORF6结构正确,能够在Marc-145细胞中高效表达,而且表达产物具有特异免疫学反应。

关键词: PRRSV 真核质粒pEGFP-IL18-ORF6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期类型粳稻品种垩白性状对施氮水平的响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类型中有代表性的56个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4种施氮水平下粳稻品种垩白性状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垩白变化的氮素敏感性及其品种类型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在施N 0~300 kg/hm2范围内,随着氮肥水平的增加,各品种类型的垩白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但垩白米率的变化则因品种的生育期类型不同而异。其中,中粳品种在高氮水平下的垩白米率有所增加,而晚粳品种则有所下降。根据粳稻垩白度对氮肥响应的敏感程度,供试品种可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并据此推荐了利于生产实践中改善外观品质的两类品种:一类是垩白度较低且在各氮肥水平下表现比较稳定的品种,另一类在高氮肥水平下垩白度较高,但其对氮肥响应较为敏感,通过适当减少施氮量也能获得较好外观品质。

关键词: 水稻 生育类型 氮肥水平 垩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类蔬菜转基因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瓜类蔬菜再生系统的建立、转基因的方法以及目的基因的转化和表达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瓜类蔬菜转基因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

关键词: 瓜类蔬菜 再生系统 目的基因 转基因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介绍了外植体种类、培养基、激素类型对菠萝组织培养的影响,概述了目前取得成功的基因枪法和农杆菌介导法,并探讨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菠萝 组织培养 外植体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碱渣、菇渣、污泥、泥炭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调节作用和对辣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调理剂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均能降低酸性土壤活性铝对辣椒的毒害作用,提高辣椒品质,使辣椒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和辣椒产量增加,辣椒根系鲜重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碱渣+菇渣处理的效果最显著,该处理辣椒叶片SPAD值、株高、根系鲜重、地上部鲜重、辣椒产量分别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对照)增加了17%、32%、244%、45%、189%,辣椒V-C、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是对照的1.78、2.77倍;碱渣和菇渣在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肥料方面表现出很好的互补性.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酸性土壤 碱渣 菇渣 交换性铝 辣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