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库疏浚底泥农用对芥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疏浚底泥重金属污染是限制底泥农用的主要因素。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底泥与土壤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对芥菜生物量、重金属、硝酸盐、维生素C(Vc)、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m(底泥):m(土壤)=2:1时,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对芥菜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水库底泥可以显著促进芥菜的生长,随着底泥加入比例的增加,芥菜地上部生物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m(底泥):m(土壤)=2:1芥菜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是对照的1.71倍。底泥处理均能显著地增加芥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其中以全底泥处理芥菜地上部鲜质量Zn、Cd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是53.3、0.595mg·kg-1,是食品卫生标准的2.67、2.98倍。施用底泥可以提高芥菜地上部Vc、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在m(底泥):m(土壤)=2:1的土壤上,施入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效态Cu、Zn、Pb、Cd质量分数分别下降到对照的58.7%、75.4%、59.8%、44.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芥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施加碳酸钙处理后,芥菜地上部Cu、Zn、Pb、Cd分别下降66.1%、83.2%、70.5%、53.1%。施加碳酸钙处理不仅可以促进芥菜生长还可以提高芥菜品质,与对照相比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后,芥菜生物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Vc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2%、6.0%、27.5%,而地上部硝酸盐质量分数降低了24.4%。


9种中草药对鳗鲡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摘要:对3株染病的日本鳗鲡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活化,同时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黄连、大黄、穿心莲、大青叶、黄岑、黄柏、鱼腥草、虎杖、苦参9种单味煎剂对3株分离菌和爱德华氏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的标准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大黄及虎杖体外抑菌活性最为理想。


从回交导入群体中筛选耐盐和抗旱水稻植株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盐害和干旱已经成为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的前提是高效筛选携带耐盐和抗旱基因的单株。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6个品种为供体培育的BC2F2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和生殖生长期抗旱筛选。尽管供体和受体本身不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但导入后代普遍出现耐盐和抗旱的超亲分离,表明供体品种普遍存在提高导入后代耐盐和抗旱的有利"隐蔽基因"。与耐盐性表现相比,导入后代出现抗旱株的组合数和每个群体中筛选出的抗旱株数均显著多于耐盐性,表明抗旱"隐蔽基因"更广泛分布在不同籼粳水稻品种中,而且抗旱性可能比耐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机制。研究表明,培育回交导入系加以适当的选择压是发掘耐盐和抗旱"隐蔽基因"的有效方法。
柿果脱涩机理及脱涩方法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概述了柿果脱涩机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国内外柿果的脱涩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指出了影响柿果脱涩的因素,对当今我国柿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努力为我省蚕业发展和蚕作稳定保驾护航——第八届广东省蚕学会蚕病生理学组工作总结
《广东蚕业 》 2010
摘要:在广东省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本学组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遵循推进开放、活跃、和谐、创新的学术研讨,积极服务"三农"的宗旨,努


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台湾都市农业为借鉴
《科技管理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珠三角都市农业与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背景有相似之处,同时深受其影响。在分析珠三角都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经验,提出珠三角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以促进珠三角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