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向日葵抗F-生理小种列当资源筛选
《东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列当是一种寄生在向日葵根部的恶性杂草,对向日葵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开展向日葵抗列当资源筛选和抗列当育种对向日葵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室外盆栽鉴定的方法,利用高致病力的列当F-生理小种,对42份向日葵资源进行抗性鉴定,鉴定出2份免疫资源、2份高抗资源、3份抗性资源、18份易感资源和17份高感资源。从国外引进的油用向日葵材料整体对列当的抗性较好,而食用向日葵材料包括食用自交系材料和食用型向日葵品种整体对列当的抗性较差,除了ZJ105和GSK18,其余都是易感和高感列当材料。利用本试验筛选出来的抗性材料,为今后选育抗列当向日葵品种奠定基础。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施用增效肥料后对土壤富里酸(FA)荧光特性及腐殖化程度的影响,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和爱辉区两个试验区采取相同施肥处理,设置5个处理组:平衡施肥(NE)、平衡施肥减量25%(CK)、平衡施肥减量25%+纳米碳增效剂(T1)、平衡施肥减量25%+沸石增效剂(T2)、平衡施肥减量25%+生物炭增效剂(T3),分析土壤中FA荧光光谱特性的变化情况。三维荧光区域积分(FRI)方法不同肥料处理区域Fmax相对含量的变化表明,施用增效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其中T2>T1>T3>NE>CK,沸石增效处理对于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提高土壤的供肥水平表现最为显著,其在嫩江试验区的可见荧光FA区域Ⅴ与紫外荧光FA区域Ⅲ所对应的物质相对含量的比值(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5.81%,根据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将土壤FA分为C1组分和C2组分,其中C2组分与C1组分Fmax的比值(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2.09%;在爱辉试验区的PⅤ,n/PⅢ,n较CK处理提高了4.65%,C2/C1较CK处理提高了20.93%;根据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结果,各处理土壤FA可分为C1和C2两个组分,C1组分为类富里酸(Ex/Em=230nm,320/410nm),C2组分为类胡敏酸(Ex/Em=265/465nm),施用三种增效肥料均可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其中NE>T2>T1>T3>CK。与CK处理相比,T1,T2和T3三个增效处理中,T2增效处理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采用沸石作为肥料增效剂对于土壤FA的积极作用要优于纳米碳和生物炭,因此长期施用沸石增效肥料可有效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关键词: 增效肥料 富里酸 腐殖化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


大麻中3种酚类成分测定专用固相萃取柱的设计与应用
《色谱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麻中的主要成分大麻二酚(CBD)、大麻酚(CBN)和Δ9-四氢大麻酚(Δ9-THC)的含量决定了其性质和应用。在液相色谱分析中,由于大麻提取液中含有较多杂质,需要净化。该文基于大麻中CBD、CBN和Δ9-THC的结构特征及样品基质组成,根据中性氧化铝、硅酸镁和石墨化炭黑的不同表面特征,考察了这3种吸附剂对大麻提取液中叶绿素、多糖、高级脂肪酸酯及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和对3种大麻酚的回收率,确定了3种吸附剂的用量分别为1.80 g、0.15 g、0.05 g混合装填成的2 g/6 mL小柱为3种大麻酚类化合物测定的专用固相萃取柱。该小柱对大麻乙酸乙酯-甲醇提取液样品中CBD、CBN和Δ9-THC的回收率分别为98.9%, 95.7%和99.2%,对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去除率分别为96.3%、99.2%和95.5%,对总糖的去除率为98.5%,对脂肪酸甘油酯的去除率为96.9%,对重金属离子的平均去除率为85.4%。优化了色谱分析条件,采用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50 mm×2.1 mm, 1.8μm),在1%乙酸水溶液-乙腈(30∶70, v/v)流动相条件下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μL,在10 min内可完成样品分析。方法学考察表明,在0.5~50 mg/L范围内,CBD、CBN和Δ9-THC的液相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 3、0.999 5和0.998 1,检出限分别为0.45μg/L、0.53μg/L和0.38μg/L,加标回收率为90.3%~97.0%、93.7%~95.6%、90.8%~96.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2%~6.1%、4.1%~8.0%、2.4%~4.8%。研究结果表明,该文以中性氧化铝、硅酸镁和石墨化炭黑制作的复合型大麻酚类成分测定专用固相萃取柱在大麻植物中3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中具有净化杂质、防止色谱柱污染的功能。由于大麻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在后续的研究中,还要进一步考察小柱对其他杂质的去除情况,使得制备的固相萃取小柱更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大麻二酚 大麻酚 Δ9-四氢大麻酚 大麻 专用固相萃取柱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蒺藜苜蓿高效基因组编辑载体构建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构建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蒺藜苜蓿高效基因组编辑载体,便于开展蒺藜苜蓿的基因组编辑研究,试验以蒺藜苜蓿基因组中的PDS基因为靶标,应用CRISPR-P软件设计2条特异sgRNA靶位点序列,以pYLCRISPR/Cas9-P35S为骨架载体,以适合双子叶植物的AtU3b作为sgRNA转录启动子,并引入可以显著提高基因编辑效率的tRNA保守序列,采用Golden Gate克隆法构建双靶点CRISPR/Cas9植物表达载体。结果表明:针对蒺藜苜蓿PDS基因设计的双靶点pYLCRISPR/Cas9植物表达载体的各个表达盒组装顺序完全正确,DNA碱基序列准确无误。说明pYLCRISPR/Cas9-AtU3b-tRNA-sgRNA基因编辑载体构建成功,可以为进一步开展农杆菌介导的蒺藜苜蓿基因组编辑研究提供载体,为双子叶植物开展基因编辑研究提供新的载体构建策略。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蒺藜苜蓿 基因组编辑 载体构建 靶位点


生物菌肥防治寒地苹果树重茬病的研究
《中国果树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木美土里生物菌肥防控寒地苹果树重茬病的效果,连续2年(2016年和2017年)研究了不同生物菌肥用量对重茬土壤上定植龙丰/山定子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显著提高了苹果的生长量、分枝数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以0.50 kg/株木美土里处理效果最好。2016年和2017年,0.50 kg/株木美土里处理的株高分别为不施用生物菌肥对照的1.52、1.53倍,茎粗分别为对照的1.27、1.35倍,茎粗增长量分别为对照的1.22、1.66倍,分枝数分别为对照的2.42、2.32倍。除2016年0.25 kg/株处理外,其他处理均明显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因此,0.50 kg/株木美土里生物菌肥处理对寒地苹果重茬障碍的防治效果最佳,可应用于苹果树寒地重茬栽培。
关键词: 木美土里生物菌肥 苹果 重茬病 株高 茎粗 分枝数 叶绿素含量


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疫病病原菌致病力分析与抗性种质资源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引起的南瓜疫病是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生产中的首要病害,造成严重的死瓜烂秧现象,籽用南瓜在黑龙江省的种植面积逐年减小。本研究在对2017~2019年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种植以及疫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疫病高发区采集的病样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获得了106株病原菌,在离体叶片上测定了部分具有分布代表性分离菌株的致病力,发现其致病力均强于对照标准菌株。采用根部接种和叶片接种相结合的方法,对保存的112份种质资源进行室内疫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筛选获得了高抗(HR)材料2份,抗病(R)材料3份,中抗(MR)材料9份,其余均为感病材料。本研究明确了南瓜疫病对黑龙江省籽用南瓜生产中的发生危害情况以及病原菌的致病力,为籽用南瓜抗疫病育种、新抗源筛选利用及抗病基因挖掘提供参考。


有机肥替代不同比例化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北黑土是我国宝贵的耕地资源,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了明确东北春麦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用量,提升土壤质量,在田间开展了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研究,试验共设不施肥(CK)、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M)、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M1N1)、有机肥替代25%化学氮肥(M2N2)和全化学氮肥处理(N)5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化肥处理对小麦收获期耕层土壤(0~20 cm)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以M处理最高,为24.30 g·kg-1;N处理下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2.70g·kg-1;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C/N比例。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土壤ROC和MBC含量均以M2N2处理含量最高,分别为4.69 g·kg-1及317.40 mg·kg-1;土壤DOC含量以M处理最高,为325.97 mg·kg-1,M2N2处理次之,为307.83 mg·kg-1;土壤POC含量以M1N1处理最高,为1.38 g·kg-1。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施肥的敏感性指数得出,各活性碳SI值均高于SOC,以M2N2处理下MBC的敏感性最高。经相关性分析,ROC、MBC、POC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东北春小麦种植区域,采用有机肥替代25%~50%化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提高C/N。MBC对施肥反应最为敏感,可作为指示该地区土壤有机物早期变化的指示物。


2021年黑龙江省审定大豆品种Ⅱ
《大豆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7贺豆29号27.1品种来源北安市昊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以昊疆0102为母本,昊疆7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7.2特征特性普通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0 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 850℃左右。无限结荚习性。株高88 cm左右,有分枝,紫花,尖叶,灰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20.0 g左右。品质分析平均结果:蛋白质含量39.20%,脂肪含量21.34%。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灰斑病。


7个羊草新品种(品系)光合特性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羊草新品种,试验以5个羊草新品系(LC005、LC010、LC011、LC013、LC016)、2个审定品种(农菁4号、农菁11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抽穗期营养枝叶片进行叶绿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光合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7个羊草新品种(品系)中LC013新品系叶绿素含量最高(1 438.4 mg/m2);各品种(品系)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并在11:00—13:00达到峰值,LC013羊草新品系的峰值均高于其他品系,其值分别为20.22,8.49,0.344μmol/(m2·s),其次为LC011羊草新品系;7个羊草新品种(品系)胞间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LC013和LC011这两个新品系与其他羊草相比,在光合特性方面均占有明显优势,具有培育的潜力,可作为重点选育对象进行下一步试验。
关键词: 羊草 新品系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蒸腾速率 叶绿素 日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