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冷藏对粗脊蚜茧蜂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冷藏温度和时间对粗脊蚜茧蜂Aphidius colemani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的影响,找出粗脊蚜茧蜂最适冷藏条件,为规模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粗脊蚜茧蜂(僵蚜)为研究对象,在2、3、4、5和6℃温度下冷藏相同僵化程度的粗脊蚜茧蜂僵蚜5、10、15、20和25 d,记录羽化数、成活数、寿命及雌雄数量。【结果】(1)冷藏温度、冷藏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僵蚜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冷藏温度、冷藏时间对成虫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01),其交互作用对成虫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冷藏温度及其和冷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僵蚜羽化成蜂寿命差异不显著(P>0.05),对羽化成蜂雌雄性比差异极显著(P<0.001);冷藏时间对羽化成蜂寿命差异显著(P<0.05);对雌雄性比差异不显著(P>0.05)。(2)粗脊蚜茧蜂僵蚜羽化率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羽化率在63.81%-89.52%之间。3℃冷藏15d羽化率最高为89.52%,4、5和6℃冷藏10d羽化率在80.00%以上,3和4℃冷藏25 d羽化率仍在82.86%以上。(3)低温冷藏过程中僵蚜均有羽化现象,成虫存活率在2-6℃整体随冷藏温度升高而逐步降低,在5-25d随冷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冷藏处理10d成虫存活率在43.83%-72.07%之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4)处理组与对照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冷藏10 d成蜂寿命最长,显著高于冷藏5 d(P<0.05),5℃冷藏10 d寿命最长为4.37 d,2、3、4和5℃冷藏10 d羽化成蜂寿命在4.02 d以上,5℃冷藏15 d寿命仍在4.29 d以上。(5)僵蚜分别在2、4、5和6℃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冷藏处理后羽化成蜂的雌雄性比与对照和3℃冷藏时差异显著(P<0.05);2和4℃时在不同冷藏时间雌雄性比显著高于3和5℃(P<0.05)。【结论】粗脊蚜茧蜂在低温冷藏过程均有羽化现象,根据羽化率、成虫存活率、寿命及雌雄性比,建议其在4或5℃下冷藏10 d保存。
关键词: 粗脊蚜茧蜂 冷藏 羽化率 成虫存活率 寿命 雌雄性比


宁夏爆裂玉米新品种产量潜力及综合特性鉴定评价
《宁夏农林科技 》 2025
摘要:通过鉴定评价8个爆裂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及产量构成、抗逆性(抗病、抗倒性)和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宁夏种植的优质高产爆裂玉米新品种。结果表明:自主培育的银爆888、银爆889、银爆891丰产性好(9 026.7~9911.4 kg·hm-2),较国家爆裂玉米区试对照沈爆3号增产13.12%~24.20%;银爆888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 026.7kg,较沈爆3号(CK)增产13.12%,爆花率为95.67%。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抗倒伏,较生产推广品种和对照品种优势明显,建议加大生产示范应用。


旱直播对宁夏地区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农技服务 》 2025
摘要:为宁夏水稻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以富源四号、宁粳28号、宁粳43号、宁粳50号、宁粳53号、宁粳57号为试验材料,设保墒旱直播、旱播后上水、插秧移栽3种种植方式,研究旱直播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后上水的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80.09%、73.30%、60.82%,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2.14百分点、1.91百分点、2.37百分点。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平均值分别为71.45%、62.98%、53.30%,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0.48百分点、0.27百分点、0.28百分点。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垩白度、垩白粒率平均值分别为6.98%、19.33%,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1.15百分点、1.50百分点。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后上水的稻米垩白度、垩白粒平均值分别为7.60%、21.00%,分别较传统插秧稻高1.03百分点、2.83百分点。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3.50~88.17 mm、19.80%~20.18%,均高于传统插秧稻。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保墒旱直播的稻米胶稠度平均值为97.45 mm,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为20.78%~21.00%,高于传统插秧稻。吴忠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平均值为6.27%~6.43%,贺兰地区各水稻品种旱直播方式下的稻米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均为6.08%,均较传统插秧稻有一定程度降低。旱直播方式与插秧稻相比稻米加工品质提高,外观品质下降,蒸煮食味品质提升但营养品质降低。在直播稻品种选择上,吴忠地区建议选择宁粳43号,贺兰地区建议选择宁粳57号,以获得较高品质的稻米。


药材间作对蒙古扁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25
摘要:为优选宁夏沙区特色林药种质资源植物与探索生态栽培创新模式,于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灵武市大泉林场开展试验,设置蒙古扁桃单作、蒙古扁桃与金银花间作和蒙古扁桃与银柴胡间作3种模式,测定3种模式下蒙古扁桃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产量。结果表明,药材间作有利于增加蒙古扁桃基径,促进叶片生长,扩大冠幅,改善冠层微环境。药材间作可提高蒙古扁桃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增加叶片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单株果实产量与单株果核产量。蒙古扁桃与金银花间作优势更大。综合分析可知,蒙古扁桃间作金银花是促进蒙古扁桃生长与提高产量的最优间作模式。


苜蓿蓟马空间动态与作物布局关系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24
摘要:【目的】明确宁夏南部山区苜蓿蓟马空间种群动态与作物环境布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高空遥感无人机获取宁夏南部山区4个研究区域的遥感图片,经处理后计算其景观格局指数,明确景观与蓟马种群动态之间的关系。【结果】离散核心区数量(NDCA)、总边界长(TE)、总面积比(CA/TA)、核心区面积均值(Core_MN)、斑块丰度密度(PRD)与蓟马发生量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97。【结论】南部山区在梯田、台塬上种植苜蓿,对于蓟马控制具有地形优势;蓟马在跨越高低起伏的地形上,必须依靠一定的气象条件才能顺利转移;但生境破碎化,容易造成蓟马爆发成灾。


欧李在宁夏盐池人工栽培的生长及饲用特性评价
《饲料研究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旨在评价欧李栽培生长适应性和饲用潜力,为开展欧李在盐池地区种植及饲用开发提供参考.在宁夏盐池县高沙窝镇典型荒漠草原区撂荒地开展了引种8年的欧李(Prunus humilis Bunge)农大4号(N4)、农大5号(N5)、京欧1号(J1)的生长指标、饲用农艺性状、饲用品质、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和生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3个欧李品种在宁夏盐池栽培生长表现良好,茎叶折合鲜草产量9.51~10.90 t/hm2,干草产量5.15~5.74 t/hm2,平茬有利于欧李恢复生长,刈割后30~60 d为迅速生长期.3个欧李品种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为:J1>N5>N4,4个光合参数具体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个欧李品种叶片的粗蛋白(CP)含量为8.40%~13.59%,J1的CP最高;粗脂肪(EE)含量为5.74%~6.52%,J1的EE最高;粗纤维(CF)的含量为6.52%~7.83%,N5显著高于J1(P<0.05);N5叶片粗灰分(Ash)含量显著高于J1(P<0.05);N5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J1(P<0.05).研究表明,N4、N5、J1欧李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合在宁夏荒漠草原撂荒地人工引进栽培.


灰色系统理论在宁南旱作区冬小麦育种筛选中的应用
《宁夏农林科技 》 2024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宁夏南部雨养条件下推广种植的旱地冬小麦品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分析法对在宁南山区选育的17个耐寒耐旱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材料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公顷穗数、株高、穗粒数、穗长。在参试品种中,产量性状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从高到低排前5的冬小麦品种为长5385-1、陇鉴103、X0309-15、陇鉴107、宁冬16号。综上所述,冬小麦产量受千粒重和公顷穗数影响最高,且长5385-1、陇鉴103、X0309-15、陇鉴107、宁冬16号5个冬小麦品在试验中综合表现突出,这为宁南山区选育推广理想的冬小麦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肥耦合对黄花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水肥耦合对黄花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黄花菜为研究对象,设置滴灌次数和施肥量二因素试验,研究水肥耦合对黄花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滴水量相同情况下,不同滴水次数处理黄花菜产量差异显著,Ⅳ、Ⅴ处理黄花菜农艺性状最佳,产量最大为5 983.96~6 000 kg/hm2;施肥时间相同、施肥量不同情况下,S-Ⅳ、S-Ⅴ处理黄花菜的薹高、花蕾数及花蕾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佳。【结论】黄花菜在整个生育期应滴水8~10次,施肥525~600 kg/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