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优质耐热苗用型大白菜新品种'热抗9号'的选育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胚拯救技术创制了适合苗用的大白菜胞质不育系新种质CMS1-2,并利用其与自交系06进行杂交,选育出苗用型大白菜杂交新品种'热抗9号'.该品种植株直立,中桩类型,生长势强;叶浅绿色,宽卵圆形,叶面光滑、无毛;叶柄宽,绿白色;耐热性强,抗病抗逆性好,品质优良;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关键词: 苗用型大白菜;’热抗9号’;耐热;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R辅助的基于HOG-SVM移动水稻病害智能分析与识别系统

图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传统病害识别系统存在拍摄环境要求高、样本数量要求多的缺点,设计了一套增强现实(AR)辅助的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支持向量机(SVM)的识别方案.在较少素材量的前提下,由于诊断系统中引入AR技术辅助拍摄,在训练时长、识别速度以及平均精度上优于其他方法.以安卓终端为例,实现了AR辅助基于HOG-SVM的移动水稻病害识别系统,能够快速识别病害指导用户提高拍摄图片的质量.通过对批量图片进行病斑识别,分别从病害准确率、病害叶片检出率和病斑定位准确率3方面对病斑识别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AR技术与基于HOG-SVM快速识别方案的结合能够在小训练样本前提下给出更快的训练结果和识别结果,且平均精度高于YOLO v3,SSD 512和Fast R-CNN等深度模型,是一种比较合适目前移动端病害识别的方法.

关键词: 增强现实;方向梯度直方图;支持向量机;水稻;病害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737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优737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节水抗旱稻杂交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合直播等优点,2018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福建省建宁县的气候特点、旱优737亲本的特征特性和大面积制种的经验,总结出该品种的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节水抗旱稻 杂交水稻 旱优737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雾助剂和静电喷雾对喷施炔草酯的减量增效作用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喷雾助剂和静电喷雾器对炔草酯的减量增效作用,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63%激健水剂、3%安融乐悬乳剂和75%超加必乳油3个喷雾助剂以及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对炔草酯除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雾助剂激健、安融乐和超加必对常规背负式喷雾器喷施炔草酯增效作用明显,在有效成分剂量(下同) 34 g/hm2的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WP)中分别添加激健(制剂量,下同) 225 mL/hm2、安融乐90 mL/hm2或超加必240 mL/hm2的总草防效显著优于15%炔草酯WP 34 g/hm2和45 g/hm2单用处理,在15%炔草酯WP 34 g/hm2中添加以上设定浓度的激健或安融乐处理甚至可以达到15%炔草酯WP 68 g/hm2单用处理的除草效果。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对15%炔草酯WP增效作用显著,静电喷雾器喷施15%炔草酯WP 34 g/hm2的除草效果甚至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器喷施15%炔草酯WP 68 g/hm2的除草效果。添加喷雾助剂和采用静电喷雾器施药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增产效果明显,是减少除草剂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喷雾助剂 静电喷雾器 除草剂 炔草酯 减量增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杆菌介导香菇URA3基因RNAi体系构建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香菇(Lentinula edodes)内源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URA3)为沉默靶基因,以其功能结构保守区域451~884 bp处的反向互补序列为干扰片段,将pCAMBIA1390改造为发卡结构载体HpV、GPiE改造为双启动子载体DpV-2。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侵染小米粒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丝,通过初筛、复筛、测序获得11个HpV转化子和38个DpV-2转化子,将其接种在PDA平板(含有0.2 g·L-1 5-FOA、100 mg·L-1尿嘧啶核苷)上培养,均可以生长,而野生型菌株菌丝发生褐变且生长受到抑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11个HpV转化子和13个DpV-2转化子URA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野生型菌株比较,5个HpV转化子、3个DpV-2转化子URA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1个HpV转化子、2个DpV-2转化子URA3基因表达量极显著下调。成功构建的香菇URA3基因RNAi体系可以为香菇基因功能研究以及定向育种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 香菇 URA3基因 RNAi 转化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肉灵芝子实体中影响三萜变化的因素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探讨不同栽培地、不同生长期和不同剂量水杨酸处理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种类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地会影响白肉灵芝子实体中三萜的含量和种类,其中,在西藏拉萨市曲水县栽培的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从原基期到喷孢后期,子实体中三萜含量逐渐升高,但种类无显著变化;不同剂量的水杨酸喷施处理对子实体中三萜的种类和含量无显著影响,在100μmol·L-1剂量下,有可能会增加白肉灵芝子实体中甾醇的含量。

关键词: 白肉灵芝 三萜 分光光度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温室废旧岩棉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废旧岩棉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进口新、旧岩棉,国产新、旧岩棉,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现代温室番茄生长、光合作用、果实品质、产量和营养液排液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番茄株高、茎粗、节间长度、最大叶长宽、净光合速率、果实主要品质参数以及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使用进口旧岩棉和国产旧岩棉均可以正常生产越冬茬番茄.番茄栽培中应该注重排液营养液的定期检测分析,使用旧岩棉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中应适当提高S、Mn、Zn、Mo的含量;椰糠基质栽培应注重S、Fe、Mn、Zn、Mo的供给;为便于营养液配方及灌溉策略管理,温室同一灌溉区最好使用同一种栽培基质.该研究为温室岩棉循环利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提升岩棉基质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番茄;旧岩棉;光合作用;产量;矿质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源表达番茄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lSPS促进拟南芥株型增大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番茄SlSPS基因的功能,通过克隆番茄中SlSPS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并在拟南芥中进行遗传转化,对获得的独立转化株系的蔗糖、可溶性糖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株型,花蕾、果荚和种子大小等进行鉴定。发现与野生型拟南芥幼苗相比,其SlSPS基因高表达,同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此外,过表达SlSPS转基因植株的株型发生改变,幼苗增大,根长显著变长12.15%,叶片增大;成苗莲座叶变大,株高升高了24.69%;黑暗培养的幼苗下胚轴显著伸长17.09%;并且其花蕾增大,果荚长度显著提高了25.17%,种子大小也大于野生型。在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SlSPS基因提高了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和蔗糖、可溶性糖含量,推测可能提高了能量的累积,从而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器官的大小都得到提升,使得株型变大。本研究揭示了番茄SlSPS基因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为该基因功能的深入挖掘和番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蔗糖磷酸合成酶 番茄 异源表达 株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质和覆土栽培条件下双孢蘑菇中吡虫啉和咪鲜胺残留差异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吡虫啉和咪鲜胺在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不同栽培基质中的消解规律,采用在工厂化双孢蘑菇栽培覆土中拌料施药、培养料中喷药两种施药方式开展田间试验,运用QuEChERS净化前处理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检测了吡虫啉和咪鲜胺在双孢蘑菇栽培基质和子实体中的残留.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咪鲜胺的消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常规覆土、草木灰土和椰糠土3种覆土中的消解半衰期,吡虫啉分别为84.5、65.4和68.6 d,咪鲜胺分别为23.5、17.7和19.0 d;在m(稻秸秆):m(麦秸秆)=0:10(CT1)和2:8(CT2)两种培养料处理中的消解半衰期,吡虫啉分别为7.7和8.0 d,咪鲜胺分别为10.9和12.8 d.两种农药在不同基质中的消解趋势相同,半衰期均表现为常规覆土>椰糠土>草木灰土,培养料CT2>培养料CT1.两种农药在不同处理下生长的双孢蘑菇三潮菇中均有检出,说明覆土和培养料中的农药会向双孢蘑菇中迁移.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吡虫啉和咪鲜胺在双孢蘑菇不同栽培基质中的消解规律,为工厂化双孢蘑菇中农药的规范使用及培养基质的合理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栽培基质;双孢蘑菇;吡虫啉;咪鲜胺;消解;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的氮高效大麦DH株系评价

麦类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大麦氮高效种质资源,以花30和8份不同诱变来源的DH株系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高氮(160 kg·hm-2)和低氮(45 kg·hm-2)两个氮肥水平,研究不同DH株系对两个氮肥水平的响应,同时对不同氮效率类型DH株系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氮肥水平下,根据平均产量可将花30和8份突变体材料划分为双高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和双低效型四种类型。双高效型株系在两个氮肥水平下均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而低氮高效型株系在低氮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这为籽粒产量的提高奠定了生理基础,也可以作为氮高效种质材料筛选的基础指标。本研究还分别获得了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提高的DH株系,其中双高效型株系A9-47和低氮高效型株系A5-24在两个氮肥水平下氮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氮素吸收效率提高所致,双高效型株系A1-184在高氮水平下氮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氮素利用效率提高所致,而低氮高效型株系A4-17在低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效率也略高于亲本花30。这些种质材料的获得为氮高效育种及相关分子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麦 干物质和氮素 氮效率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