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的适宜密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株型紧凑且高产的油菜新品种,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纯合两型系‘4166AB’、临保系‘LB4155’和恢复系‘HF08’为亲本材料,通过有性杂交结合定向筛选,获得株型紧凑、产量较高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沪油3302’。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新品种‘沪油3302’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沪油3302’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分析其对‘沪油3302’的单株角果数、产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沪油3302’的单株角果数、单株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降低,而单位面积产量先增后降,并在21.3×104株/hm2和26.7×104株/hm2密度下,实收产量分别达3 236.5 kg/hm2和3 240.4 kg/hm2,比其他密度约增产250~530 kg/hm2。因此,认为‘沪油330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1.3×104~26.7×104株。


水稻特大粒种质BG1和优质恢复系华占的粒形基因研究及相关功能标记开发
《中国水稻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特异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是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明确特大籽粒种质BG1(Big Grain1)和育种上广泛配组的优质恢复系华占携带的部分粒形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并开发相应基因的功能标记,有助于加快粒形基因的育种应用,提高水稻粒形精准改良的效率。【方法】对BG1和华占中的9个主效粒形基因(GS3、qLGY3、q GL3、GW2、GW8、GW5、TGW3、TGW6、GS9)的目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并根据GW2、GS3、q GL3、TGW3、TGW6、q LGY3、GW8和GW5的测序结果,开发了鉴定其基因分型的功能标记。【结果】与日本晴相比,特大粒种质BG1在检测的9个主效粒形基因中有5个表现为功能缺失型(gs3、GW8、gw2、tgw3、tgw6),1个稀有等位变异(qgl3)和1个外显子可变剪切型(qlgy3);与日本晴相比,华占在检测的9个主效粒形基因中有3个(gs3、GW8、GW5)存在差异。根据测序结果开发了GW2、GS3、q GL3、TGW3、TGW6、qLGY3、GW8和GW5的功能标记,并利用15个水稻种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除了TGW6的标记TGW6-Del仅可用于鉴定是否含有功能缺失型的等位变异tgw6外,另外7个标记均为可准确鉴定基因型。【结论】与日本晴相比,特大粒种质BG1中调控粒长的基因gs3、qgl3、qlgy3、tgw3、GW8和tgw6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互作调控通路,而不是简单的效应累加,粒宽特征可能是gw2、GW8的累加效应。优质恢复系华占的细长粒形可能是gs3、GW5和GW8的互作效应所致。本研究中开发的功能标记可以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不同光质LED光照对草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分支与生物量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探索LED光源在草菇栽培上的精准化应用,为工厂化草菇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草菇V23为材料,设置LED光质6个处理:对照白光(CK)、红/蓝=1:1、红/蓝=1:2、红/蓝=2:1、单红光、单蓝光,研究不同光质对草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红光与蓝光的比为1:1菌丝长势表现为较强,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不同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很大,从结果可以看出,红蓝光比例为1:2对菌丝的生长有显著(P<0.05)的作用,并且持续保持领先有促进作用,其次是红蓝光比例为1:1,并且LED光源的光质对菌丝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到菌丝后期作用不大.对草菇菌丝生物量的影响最大的是红/蓝光的比例分别为1:2和1:1,其分别比CK提高了28.29%和19.97%,呈极显著(P<0.01)差异;同时菌丝分支距离相对较小,分别比CK的菌丝分支距离减少了16.03%和15.13%,整体表现菌丝浓密,且长势相对较强.
关键词: LED光源;光质;草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物量;菌丝分支


大城市蔬菜供需分析与预测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蔬菜供应保障是大都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作为全国特大城市的上海,应该始终将"菜篮子"产品供应保障放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首位.为了探究如何高效推进上海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地产现状、消费状况、市场价格等角度对上海蔬菜产业现状与供需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应用上海农业展望模型,对"十四五"及2027年上海蔬菜生产、消费、价格等进行中长期预测.结合目前发展现状,放眼未来供需趋势,提出了"稳生产、提效率、提质量、促流通、稳市场"上海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可为大城市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外源NO对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外源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缓解高温胁迫对茄子幼苗伤害的可行性,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品种‘特旺达’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了0.05~5 mmol/L的SNP对高温胁迫(43±1)℃/(38±1)℃(昼温/夜温)下茄子幼苗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温显著抑制了茄子幼苗的生长,且显著降低了叶绿素含量;0.1 mmol/L SNP处理下,茄子幼苗的生长促进效果最明显,叶绿素含量升高幅度最大。(2)用0.1 mmol/L SNP处理显著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的茄子幼苗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同时茄子幼苗中的渗透性物质(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3)茄子幼苗在高温胁迫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经过0.1 mmol/L SNP处理后,均显著增加,As A/DHA、GSH/GSSG比值降低。添加NO清除剂血红蛋白部分或完全逆转了上述作用。本研究表明,在高温胁迫下的茄子幼苗经0.1 mmol/L SNP处理,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提高,对细胞膜系统的稳定性有维持作用,因此缓解了高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氧化损伤,增强了茄子的耐热性。


包装膜打孔对异抗坏血酸处理灰树花的保鲜效应
《食用菌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讨包装膜打孔对异抗坏血酸处理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子实体的保鲜效应。新鲜子实体分别用0.1%异抗坏血酸(erythorbic acid, EA)浸泡30 s,分别用以下方式包装:P0,密封包装;P1,打孔20个,孔径0.2 mm; P2,打孔40个,孔径0.2 mm; P3,打孔4个,孔径10 mm; P4,打孔8个,孔径10 mm。每组20袋,4℃贮藏27 d,每3 d各取2袋分别测定子实体失重率、水分含量、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在27 d贮藏期内,大孔径膜包装(P3、P4)的子实体水分含量分别由最初(0 d)的91.59%和91.21%降至85.57%和81.55%,失重率也分别升至10.02%和15.02%,褐变度快速升高至6.30以上,丙二醛含量达到5.15 nmol·g-1以上;小孔径膜包装(孔数40、孔径0.2 mm, P2)的失重率和褐变度分别低于6.0%和3.88,水分、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高于90%、9.66 mg·g-1和3.25 mg·g-1,可有效延缓灰树花子实体失重率和褐变度的增加,并使其维持良好的外观品质和较高的水分、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不同品种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食品与机械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J6932、J6933、J6934、J6935、J4137、J5128、J6759、J5849和J6284为材料,进行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和氨基酸比值系数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9个品种的金针菇均营养丰富,粗脂肪含量偏低,粗蛋白含量较高,高钾低钠,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检测限量指标,为低脂高蛋白产品;氨基酸种类齐全,但总量存在差异,其中谷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3.25%;必需氨基酸总量在50~87 mg/g,均高于FAO/WHO模式和鸡蛋模式,异亮氨酸含量与鸡蛋模式最接近;通过聚类分析将9种金针菇分为三大类,其中黄色品种与白色品种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9种金针菇氨基酸含量丰富,可与其他食物互相补充,调优饮食结构.


基于PCR/LDR技术的水稻香味等位基因Badh2-E2功能性分子标记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中水稻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2)功能缺失导致其酶促反应的底物2-乙酰-1-吡咯啉(2AP)的累积,使得稻米产生香味.水稻香味等位基因badh2-E2在中国的香稻育种中有较广泛的应用.本研究根据badh2-E2香味等位基因在第二外显子处7 bp缺失,设计了一个基于PCR/LDR技术的功能性分子标记.利用PCR/LDR标记对'申繁24'、'申恢26',及其杂交F1代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可以准确地鉴定出badh2-E2位点的基因型.用PCR/LDR标记对杂交F2代群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发现badh2-E2阳性纯合型、杂合型和badh2-E2阴性纯合型这3种基因型符合1∶2∶1分离比.本研究结果为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标记类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香味基因;badh2-E2;PCR/LDR;分子标记


利用QTL-seq挖掘与结球甘蓝叶柄长度相关的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球甘蓝外叶叶柄长度决定其单株占地面积,挖掘与结球甘蓝外叶叶柄长度相关的基因对于提高结球甘蓝的定植密度和单位面积产量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结球甘蓝长叶柄高代自交系'294'(母本)、短叶柄高代自交系'301'(父本)及其F2群体为材料,从F2中选出了极端性状植株(长叶柄,短叶柄各30株)构建了DNA混池,利用QTL-seq与SNP/InDel-index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得到与甘蓝外叶叶柄长度相关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从甘蓝全基因组中挖掘出6个控制甘蓝叶柄长度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分别富集在SKU5蛋白编码、XTH蛋白编码及植物细胞壁合成的3条通路上.该研究为结球甘蓝叶柄长度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结球甘蓝;叶柄长度;QTL-se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