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瓜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强雌性状定位研究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雌花率稳定在80%以上的强雌性品系BG1(Citrullus lanatus var.lanatus)和普通花性型非洲野生西瓜900134(C.lanatus var.citroides)为亲本杂交自交获得F2群体,通过AFLP、RAPD及SSR技术对该群体进行扩增,建立了一个包括4个RAPD标记、140个AFLP标记、6个SSR标记和1个强雌性位点(subgy)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含17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1073.1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7.2cM。subgy定位在第5连锁群中,与s1454-1100、GT-CTA270两个标记连锁,距离分别为5.8cM和14.3cM。将特异条带s1454-1100回收、克隆、测序,设计特异SCAR引物,再对F2单株基因组DNA扩增,只在大部分的纯合强雌性单株和杂合普通花性型单株中扩增出一条375bp的特异带,以JoinMap3.0软件分析,该标记与与强雌性状位点的连锁距离为6.1cM,连锁较为紧密,表明已成功地将与西瓜强雌性连锁的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命名为SR375。


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纤维素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紫外诱变、化学诱变(DES诱变)及复合诱变的方法对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6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变,选育出10个高纤维酶活突变株。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突变株酶活都显著高于B6,其中,紫外诱变处理的突变株Z12,化学诱变得到的突变株H1以及复合诱变处理的突变株F12的产酶能力相对较强,且产酶能力稳定,酶活值分别为448.3,450.9,491.8U/mL,分别为对照的176%,178%,194%。试验结果说明,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原生质进行诱变可以提高菌株产纤维素酶的能力,而原生质体的复合诱变可提高诱变效应。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化学诱变 复合诱变 纤维素酶


转基因玉米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转基因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为研究材料,建立Bt11环状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利用一种具有链置换活性的BstDNA聚合酶,针对Bt11中玉米基因组与外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引物,并对反应温度、时间、灵敏度、结果判断方法等参数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LAMP检测方法最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分别为65℃和60min,其灵敏度为常规定性PCR的20倍。LAMP技术检测转基因玉米品系Bt11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法桐叶烧病与树龄和光照关系及其消长动态初步调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0 CSCD
摘要:于2008年调查了天津城区法桐叶烧病与树龄、光照的关系及其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法桐叶烧病发病初期在5月中旬,5月下旬到7月中旬为缓慢发病期,7月下旬直到10月底病害进入发病盛期;环境光照对病害发生轻重有显著影响,向阳面树体发病程度(平均病情指数41.66%)明显重于背阴面的树体(平均病情指数13.77%);不同树龄的树体病株率差异明显,在发病较轻的背阴面,严重度(病情指数)差异不明显,在发病严重的向阳面随树龄增加病情指数呈增长趋势。


利用未受精子房培养技术育成黄瓜新品种‘津美3号’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津美3号’是采用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技术育成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瓜长13~15cm,表面光滑、亮绿,清香可口,耐低温弱光能力强,丰产性好,越冬温室栽培总产量15kg·m-2以上。


与黄瓜感花叶病毒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高感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高抗CMV亲本组合(HZL04-1×F-3)的F2分离群体为试材,采用极端个体分组法和AFLP技术筛选与黄瓜抗CMV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AFLP引物组合E22M88在抗病组和感病组间约200bp处表现多态性。经F2单株分析,在感病亲本和感病单株中扩增出了约为200bp的特异片段,而抗病亲本和抗病个体无此条带。该特异标记与CMV抗性基因相连锁,遗传距离为9.74cM。测序结果显示,目标片段的大小为202bp,并将该标记转换为了序列特征化扩增区域(SCAR)标记。提供了黄瓜材料CMV抗性鉴定的分子方法和手段,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厌氧—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中国给水排水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自流式厌氧—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的效能进行了应用研究。装置的处理量为18 m3/d,HRT为2.9 d,厌氧段的水力负荷为0.514 m3/(m3.d),生物球装填率为15%;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段的水力负荷为1.029 m3/(m3.d),YDT弹性填料的装填率依次为50%、40%和25%,采用跌水充氧。连续8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BOD5、NH3-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3.7%、76.5%、90.7%、59.6%和69.7%;出水COD、BOD5、NH3-N、TN、TP、SS的平均浓度分别在34、15、2、7.7、0.9、5.2 mg/L以下,粪大肠菌群平均为5 200个/L,可用于农业灌溉和观赏性景观河道用水。该工艺的3级好氧/缺氧生物膜段能够同步进行硝化与反硝化除磷,适合于低碳氮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