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豆腐皮废甜浆中大豆低聚糖的树脂脱色研究
《食品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豆腐皮废甜浆中提取的大豆低聚糖粗溶液具有较深的颜色,不符合大豆低聚糖的产品标准。采用静态吸附法和解吸法研究10种树脂对大豆低聚糖溶液中色素的吸附性能及其解吸特性,筛选出脱色效果较好的树脂;同时确定树脂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结果表明:在所选树脂中大孔吸附树脂DM-130和AB-8对于色素的去除效果最好,脱色率达到70%以上;树脂再生容易,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几乎可以将色素全部洗脱;树脂对色素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树脂DM-130和AB-8对大豆低聚糖的吸附率较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乌龙茶新品种鸿雁1号选育研究报告
《广东茶业 》 2010
摘要:鸿雁1号是以铁观音的杂交后代为亲本,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高香乌龙茶新品种。属灌木型,中叶,早芽种。树姿开张,生长势强,产量高,品比试验3年平均产量比对照福建水仙增产51.6%,在四个跨省区试点产量表现均较好,分别比对照种黄棪增产17.82%、19.41%、23.19%和42.67%。适制高花香乌龙茶和绿茶,制乌龙茶外形绿润,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汤色绿黄明亮,感官审评比福建水仙高8分,比黄棪高0.1-1.67分;制绿茶外形翠绿细秀,香气高爽,滋味浓醇爽口,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该品种栽培适应性好,抗寒旱和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宜广东、湖南、广西、福建等省生产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氨酸的制备与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国茶叶 》 2010
摘要:作为茶叶中的特征成分氨基酸,茶氨酸因其对人体具有良好的生理功效而引起广泛关注。综述了近10多年来国内外在茶氨酸的制备及生理功效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茶氨酸的研究与深度利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库疏浚底泥农用对芥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疏浚底泥重金属污染是限制底泥农用的主要因素。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底泥与土壤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对芥菜生物量、重金属、硝酸盐、维生素C(Vc)、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m(底泥):m(土壤)=2:1时,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对芥菜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水库底泥可以显著促进芥菜的生长,随着底泥加入比例的增加,芥菜地上部生物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m(底泥):m(土壤)=2:1芥菜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是对照的1.71倍。底泥处理均能显著地增加芥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其中以全底泥处理芥菜地上部鲜质量Zn、Cd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是53.3、0.595mg·kg-1,是食品卫生标准的2.67、2.98倍。施用底泥可以提高芥菜地上部Vc、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在m(底泥):m(土壤)=2:1的土壤上,施入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效态Cu、Zn、Pb、Cd质量分数分别下降到对照的58.7%、75.4%、59.8%、44.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芥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施加碳酸钙处理后,芥菜地上部Cu、Zn、Pb、Cd分别下降66.1%、83.2%、70.5%、53.1%。施加碳酸钙处理不仅可以促进芥菜生长还可以提高芥菜品质,与对照相比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后,芥菜生物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Vc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2%、6.0%、27.5%,而地上部硝酸盐质量分数降低了24.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种中草药对鳗鲡病原菌体外抑菌活性的影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摘要:对3株染病的日本鳗鲡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进行活化,同时采用二倍稀释法以黄连、大黄、穿心莲、大青叶、黄岑、黄柏、鱼腥草、虎杖、苦参9种单味煎剂对3株分离菌和爱德华氏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的标准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大黄及虎杖体外抑菌活性最为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回交导入群体中筛选耐盐和抗旱水稻植株
《分子植物育种 》 2010 CSCD
摘要:盐害和干旱已经成为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培育耐盐和抗旱水稻品种的前提是高效筛选携带耐盐和抗旱基因的单株。本研究以黄华占为轮回亲本,来源于不同国家的46个品种为供体培育的BC2F2群体为材料,进行苗期耐盐和生殖生长期抗旱筛选。尽管供体和受体本身不具备耐盐性和抗旱性,但导入后代普遍出现耐盐和抗旱的超亲分离,表明供体品种普遍存在提高导入后代耐盐和抗旱的有利"隐蔽基因"。与耐盐性表现相比,导入后代出现抗旱株的组合数和每个群体中筛选出的抗旱株数均显著多于耐盐性,表明抗旱"隐蔽基因"更广泛分布在不同籼粳水稻品种中,而且抗旱性可能比耐盐性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机制。研究表明,培育回交导入系加以适当的选择压是发掘耐盐和抗旱"隐蔽基因"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