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肥品种对砖红壤中钾素淋溶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盆载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品种对砖红壤中钾素淋溶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品种处理的渗漏液中,K+浓度大小顺序为复混肥b>碳铵≈尿素>复混肥a;对各处理渗漏液中K+淋溶量Yt随时间t的变化用7种方程进行拟合,其中对照、碳铵和复混肥b处理中,K+淋溶量可以用二级动力学方程1/Y=a+b/t来描述,尿素和复混肥a处理,以抛物线方程Yt1/2=a+bt拟合效果较好;从渗漏液中K+累计淋溶量来看,复混肥b>碳铵≈尿素>复混肥a,且各处理中种植玉米均能显著减少K+累计淋溶量;最后对土壤剖面中速效钾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种植玉米处理中在25 cm处有累积效应,且稍高于对应的休闲处理。


SDSC-TAB和高盐沉淀法提取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的比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香蕉枯萎病菌菌株为试验材料 ,采用SDS- CTAB法和高盐沉淀法提纯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结果表明 :高盐沉淀法是适合于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OD2 60 2 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一条带型较宽且清晰的DNA谱带 ,DNA浓度较高 ,基本无DNA碎带 ;不用RNase处理 ,已无RNA的干扰 ,无需任何纯化处理即可用于PCR扩增和RAPD分析。同时对DNA提取过程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 SDS-CTAB 高盐沉淀法 香蕉枯萎病菌 基因组DNA


海绵Pachychalina sp.体内古菌多样性非培养技术分析
《微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非分离培养分析方法 ,即 16S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ARDRA)和测序方法对南海湛江海域海绵Pachychalinasp .体内的古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海绵体内直接提取古菌总DNA。以样品总DNA为模板 ,用古菌 16S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 16SrDNA ,回收、纯化 16SrDNA产物并克隆到T Vector。进行第二次PCR扩增反应 ,且对扩增产物进行ARDRA。在古菌 16SrDNA的ARDRA图谱中 ,大多数克隆的酶切带谱上存在差异 ;随机挑选 8个克隆子进行测序 ,获得古菌 16SrDNA的部分序列 ,并对 16SrDNA序列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了系统进化树 ,结果发现海绵体内的古菌主要属于Methanogeniumorganophilum、Methanoplanuspetrolearius等古菌类。但它们与目前数据库中收录的古细菌间的相似性均不超过 90 % ,它们极有可能是一些新的古菌
关键词: 海绵Pachychalina sp. 16SrDNA ARDRA 古菌多样性


一种提取橡胶树叶中总DNA的方法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橡胶树叶中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物质,严重影响高质量基因组DNA的提取,文章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改良的CTAB法。这一方法可用于DNA的大量或小量提取,小量提取的产量为50μg·g-1(FW),大量提取可达到400μg·g-1(FW;)可从橡胶树古铜期、变色期、稳定期等3个生长时期的叶中提取出高质量DNA,所得DNA可用于PCR分析和酶切分析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红毛丹色泽品质的计算机视觉分级技术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 200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计算机视觉研究了红毛丹外观色泽品质的分级检测技术。通过CCD采集红毛丹可见光图像,经O STU分割算法来分割图像背景后,采用面积标记算法得到去除长穗梗区域的红毛丹图像;然后提取基于色度的红毛丹图像的彩色纹理特征,并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模式识别方法来识别红毛丹色泽等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对4个色泽等级的红毛丹的正确分类率分别是94%、88%、89%和95%,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比较,该方法具有速度快、识别能力强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