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不同平茬年限人工柠条林光合特性及土壤水分的响应变化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平茬是荒漠草原老化人工柠条林营林抚育的重要措施,为系统认识柠条平茬后连续的生理与生态响应过程及其变化规律,该研究设置对比观测样地,以未平茬柠条(WPC)为对照,以平茬后连续生长1~5年(PC1~PC5)的柠条为处理,对各样地柠条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生理特征及其土壤含水量分布的影响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平茬处理对柠条生理特性的影响因平茬年限的增加而异,其中PC1和PC2柠条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WPC略有提高,PC1柠条处于补偿生长的活跃期,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平茬处理,PC2柠条的水分利用效率开始下降;PC3和PC4的柠条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上升,且PC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相应水分利用效率也逐步回升;PC5的柠条几乎不存在补偿性生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开始回落,逐渐接近WPC;平茬措施对PC1与PC5柠条胞间CO2浓度大小的影响较大。(2)PC1的土壤水分含量在0~100cm土层因受冠层截留大幅减小的影响而低于其他年限平茬处理;PC2的土壤水分略有改善,PC3、PC4的土壤含水量显著提高,PC5的土壤水分状况则逐渐接近于WPC。(3)随平茬年限的增加,柠条光合特性与土壤含水量间存在一定的动态互馈关系,其中PC1的土壤水分略有下降,柠条生长减缓;PC2土壤含水量逐步恢复;PC3土壤含水量增长幅度开始下降,柠条的各项生理指标上升;PC4柠条的光合生理指标、土壤含水量都达到了最高值;PC5柠条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研究发现,PC4处理是柠条光合生理和土壤水分响应变化的拐点,可参考作为平茬柠条优化管理的一个时间节点。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柠条 平茬年限 光合作用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沙坡头PM_(10)浓度月-季节分布特征及其气象影响因素

生态学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7年1—12月宁夏沙坡头自然保护区PM_(10)和气象要素的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不同月份和季节PM_(10)浓度分布特征,并探讨气象要素对PM_(10)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M_(10)浓度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就月份而言,5月PM_(10)浓度最高,4月和6月次之,8月和9月最低,季节尺度上春季>冬季>夏季>秋季; PM_(10)浓度受到气象因素影响,风速低于1.5 m·s~(-1)时,PM_(10)浓度随风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大于1.5 m·s~(-1)以后,PM_(10)浓度开始逐渐升高;北风对PM_(10)污染有较明显的驱散作用,东风则对PM_(10)污染起累积作用;降水对空气颗粒物有明显的清除和冲刷作用,降水日PM_(10)浓度比无降水日减少46.5%;相对湿度为50%左右,PM_(10)浓度达到最高,此后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时间下,影响PM_(10)浓度的气象因子有所差异。

关键词: PM_(10) 时间分布 气象因素 逐步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滩羊二毛期羊毛性状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探究滩羊二毛期羊毛性状及其相关性,采集出生当天(初生期)及30~40日龄(二毛期)的滩羊样本各511个,其中公羊260只,母羊251只,分别测定初生期和二毛期羊毛的侧部毛长和侧部弯曲数;并分析了二毛期两型毛和绒毛的平均纤维直径(MFD)、平均纤维曲率(MFC)、毛纤维直径变异系数(CVFD)和毛纤维直径标准差(FDSD),对羊毛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初生期滩羊羊毛侧部弯曲数和初生期侧部毛长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410,P<0.001);初生期侧部弯曲数和二毛期侧部弯曲数间存在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618,P<0.001);两型毛FDSD与CVFD间呈极显著强正相关(r=0.796,P<0.001),绒毛FDSD与CVFD间极显著强正相关(r=0.942,P<0.001);两型毛MFD与FDS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511,P<0.001),绒毛MFD与FDS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660,P<0.001);绒毛MFD与CVFD呈极显著中等正相关(r=0.410,P<0.001),两型毛MFD与CVFD呈显著弱负相关(r=―0.106,P<0.05);绒毛MFD和MFC间呈极显著中等负相关(r=―0.497,P<0.001),两型毛MFD和MFC间呈弱正相关,相关性不显著(r=0.011,P>0.05)。本试验首次大规模检测了滩羊二毛期羊毛的性状指标,确定了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为滩羊裘皮性状的选育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滩羊 二毛期 两型毛 绒毛 羊毛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浮床植物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植物浮床技术应用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采用稻田退水沟渠原位实验,研究了美人蕉(Canna indic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水稻(Oryza sativa)5种不同浮床植物对退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稻田退水中生长4个月后,5种浮床植物生物量均大幅度增加.其中,美人蕉生物增长量最大,为97.2 g·株^-1,其次为千屈菜达到81.3 g·株^-1;空心菜成活率最高,达到91.67%,美人蕉其次,为87.50%,而水稻成活率最低,仅为60.71%;千屈菜茎叶和根系的氮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85%和0.65%;美人蕉茎叶、根系的磷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15%、0.17%;空心菜氮吸收量最高,达到14239.46 mg·m^-2,美人蕉其次,为10798.00 mg·m^-2;水稻磷吸收量最高,达到407.11 mg·m^-2,空心菜其次,为374.41 mg·m^-2;空心菜对稻田退水中总氮(TN)去除率最高,达到85.88%,其次为美人蕉,为81.67%;空心菜总磷(TP)去除率最高,达到80.32%,其次为水稻,达到72.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荐浮床空心菜和美人蕉作为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水质改善的主要植物.

关键词: 浮床植物 氮磷去除 稻田退水 引黄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脂肪酸在育肥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羊肌肉组织中的含量特征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育肥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羊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含量特征,科学评价品种因素对宁夏地区主要品种羊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在盐池县选择饲喂和管理条件一致、月龄相当(5月龄)、健康的滩羊、小尾寒羊及滩寒杂交雄性育肥羊18只,每个品种各6只作为组内重复。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采集腰背最长肌肉样,并对其肉中的脂肪酸绝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肉组织中脂肪酸主要以油酸(C18:1)、硬脂酸(C18:0)、棕榈酸(C16:0)为主,约占肌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脂肪酸种间分析发现,滩羊肉中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为90.525 g/kg,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小尾寒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40.449 g/kg;滩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55.33 g/kg,其中油酸(C18:1)和γ-亚油酸(C18:2n6)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和滩寒杂交羊(P<0.05);滩羊有一定品种优势,特别是功能性脂肪酸中油酸(C18:1)和γ-亚油酸(C18:2n6)含量较高,这也为滩羊优质羊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滩羊 脂肪酸 羊肉 品种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中地生态牧场奶牛淘汰原因与胎次和月份的关系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中地生态牧场奶牛淘汰原因与胎次和月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2015年和2016年中,乳腺疾病、肢蹄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均是引起贺兰中地生态牧场奶牛淘汰的主要因素;淘汰率最高的月份均为5月份,2015年第2胎的淘汰率最高,2016年第1胎的淘汰率最高.奶牛的淘汰原因与胎次和月份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淘汰原因与月份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奶牛 淘汰原因 胎次 月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糜子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宁南山区旱地糜子育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宁夏丘陵旱薄地糜子产量,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聚类法(UPGMA)分析了46份旱地糜子种质资源在11个农艺性状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糜子资源花序色主要是绿色,穗形主要是侧穗型,粒色主要是黄色;糜子产量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3;单株粒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9.23;在所有主成分构成中,主要信息集中在4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达83.34%.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0.984 4处聚为3类,第1类包含41份材料,第2类包含2份资源,第3类包含3份资源.

关键词: 旱地糜子 种质资源 多样性评价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亲本选配 杂交组合 育种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霜降后不同此例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贮效果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究霜降后不同比例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贮效果,试验分为4组进行了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的混贮,试验1组为30%马铃薯秧+70%全株玉米,试验2组为50%马铃薯秧+50%全株玉米,试验3组为70%马铃薯秧+30%全株玉米,试验4组为100%马铃薯秧,青贮后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在青贮料感官评定中,除试验4组评定等级为一般外,其他3组评定等级均到达优等水平;在青贮料实验室评定中,随着马铃薯秧添加比例的增加,粗蛋白(CP)和龙葵素含量逐步增加,且试验1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低,其中ADF含量显著低于试验2组(P<0.05)和试验3组(P<0.05),极显著低于试验4组(P<0.01);氨态氮(NH3-N)和丁酸含量均以试验1组最低,分别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其他3组.综合各项评定指标,说明马铃薯秧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比例为3∶7时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最优.

关键词: 马铃薯秧 全株玉米 混合青贮 青贮品质 龙葵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己糖激酶基因LbHXK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宁夏枸杞'宁杞1号'果实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分离出枸杞己糖激酶基因LbH X K的全长序列(1494 bp),该基因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9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53.88 kD,理论等电点5.96;LbHXK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己糖激酶家族显著的特征,包含一个己糖激酶小亚基(Gly91~Val228)和一个大亚基结构(Asn229~Asp476),该蛋白三级结构为V型,并且存在一个葡萄糖结合结构域;LbHXK与茄科烟草的同源性最高为93.36%.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LbHXK基因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叶中最高,茎中次之,根中最低,且组织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果实发育LbHXK基因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在色变期(开花后约22 d)达到最高,随后到果实成熟期降至最低,且果实发育前中期显著高于后期.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枸杞LbHXK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枸杞 己糖激酶基因 克隆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果枸杞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转录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信息,开发SSR分子标记。采用MISA软件在黑果枸杞转录组中共检测到73 896个SSR位点,分布于56 170条单基因簇(unigenes)中,出现频率为26.36%,平均分布距离为3.55 kb。优势重复基序为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分别占总SSR位点的74.33%, 13.30%和11.81%;共发现84种重复基序,重复次数为5~33次,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基序为A/T, AG/CT, AT/AT, C/G和AAC/GTT。针对SSR位点设计了12 674对引物,随机挑选128对引物进行多态性验证,其中74对(57.8%)得到清晰的扩增产物;用其中的28对高多态性引物对24份枸杞种质进行扩增,共检测到等位基因256个,平均为9.1个。平均主效等位基因频率、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量分别为0.432, 0.439, 0.712和0.678。以上结果表明:基于黑果枸杞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信息可作为开发SSR标记的有效来源,获得的大批量SSR标记可为枸杞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可靠的标记选择。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黑果枸杞 转录组 简单重复序列(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