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干旱区鹰嘴豆的氮磷钾肥最优施用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科鹰1号鹰嘴豆为材料,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氮(N)、磷(P2 O5)、钾(K2 O)不同施肥水平对鹰嘴豆经济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并拟合三元二次、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确定鹰嘴豆的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鹰嘴豆株高、有效荚数随氮、磷、钾用量的增加多呈"Λ"形趋势变化;氮、磷、钾用量对鹰嘴豆单株粒数、百粒质量没有明显影响;施N 187.50 kg/hm2可使鹰嘴豆较不施肥增产1240.50 kg/hm2,纯收入增加9847.50元/hm2,施P2 O5138.0 kg/hm2可使鹰嘴豆增产1180.50 kg/hm2,纯收入增加9502.50元/hm2,施K2 O 90.0 kg/hm2可使鹰嘴豆增产865.50 kg/hm2,纯收入增加7023.00元/hm2,施磷综合效果相对最好,氮肥次之;鹰嘴豆获得最高产量时N、P2 O5、K2 O最佳推荐用量分别为179.33、121.36、76.39 kg/hm2,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N、P2 O5、K2 O推荐用量分别为172.25、118.03、74.32 kg/hm2.

关键词: 鹰嘴豆 3414施肥试验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氮条件下添加生物炭对宁夏灌区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品种宁粳43号为材料,在宁夏灌区就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进行田间裂区试验,设计不施氮(N0,0kg·hm~(-2))、优化施氮(N1,240kg·hm~(-2))和常规施氮(N2,300kg·hm~(-2))3个氮肥水平以及4个生物炭水平(C0,0kg·hm~(-2);C1,4500kg·hm~(-2);C2,9000kg·hm~(-2);C3,13500kg·hm~(-2)),共12个处理。在水稻收获期利用土钻取样,测定土壤基本性质;在分蘖期、拔节期、灌浆期随机取植株样,分别对水稻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尖数等根系生长指标和根冠比、植株地上生物量等水稻生长指标进行测定;成熟期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各处理水稻产量进行测定,以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添加生物炭对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氮肥无法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而生物炭的添加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2)施用氮肥和添加生物炭均能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且优化施氮水平与常规施氮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优化施氮与常规施氮处理间水稻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生物炭添加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其中优化施氮处理中,9000kg·hm~(-2)的生物炭添加水平增加了15.5%的理论产量。因此,生物炭的添加可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水稻生长,进而增加水稻产量,可配合施用生物炭对宁夏稻田进行氮肥减量。

关键词: 氮肥减量 生物炭 土壤条件 水稻根系 水稻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喂枸杞多糖对架子牛免疫球蛋白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探究了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对架子牛抗体水平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5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架子牛27头,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的自制肉牛枸杞多糖免疫增效剂,连续饲喂7 d,分别在开始饲喂的0 d、7 d、14 d采集血样,进行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饲喂7 d后,IgA水平与0 d和14 d达到显著差异(P<0.05),14 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0 d (P<0.01);IgM 14 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0 d和7 d (P<0.01);IgG含量,饲喂7 d后、14 d时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0 d (P<0.01);IL-2、IL-13、IL-17、IL-19含量,饲喂7 d后与0d差异不显著(P>0.05),14 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0 d和7 d的含量(P<0.01);IL-19含量饲喂7 d后显著高于0 d (P<0.05),14 d的含量极显著高于0 d (P<0.01);IFN-γ和TNF-β总体呈现增长趋势,14 d后含量极显著高于0 d,7 d (P<0.01)。白细胞在饲喂7 d后,第14天的含量极显著高于0 d (P<0.01);淋巴细胞在饲喂7 d后,与0 d、14 d的差异不显著(P>O.05),14 d的含量显著高于0 d (P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免疫增效剂 育肥牛 免疫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氮素含量及其硝化作用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对宁夏平原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及其转化作用的影响,对蔬菜地、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无机氮含量及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0~20 cm土层,蔬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均高于葡萄地、枸杞地、玉米地、水稻地、小麦地,土壤硝态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蔬菜地土壤铵态氮含量是其他土地利用方式的1.2~1.6倍,土壤无机氮含量大小依次排序为蔬菜地>玉米地>枸杞地>水稻地>葡萄地>小麦地,水稻地土壤有机氮含量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蔬菜地土壤硝化潜势和硝化活性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2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和有机氮含量均以葡萄地最高,小麦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含量均低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水稻地土壤硝化潜势显著高于其他5种土地利用方式。

关键词: 土壤氮素含量 硝化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 宁夏平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隐花色素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隐花色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受体,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隐花色素在马铃薯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马铃薯'大西洋'为试验材料,采用RT-PCR的方法从叶片中克隆得到1个隐花色素基因Cryptochrome 1,其ORF全长为1 749 bp,编码583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结构域分析表明,此蛋白包含1个PHR和1个CCT结构域,将其命名为StCRY1.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tCRY1与番茄CRY1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StCRY1基因在马铃薯的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

关键词: 马铃薯 隐花色素 基因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HaBADH马铃薯无性一代耐盐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及生理检测等方法对转化HaBADH马铃薯无性一代2个株系目的基因整合情况,耐盐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经PCR、RT-PCR及Southern blot分析,验证HaBADH基因稳定存在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基因组中。当120 mmol/L NaCl持续胁迫20 d后,转基因无性一代株系表现出较强的抗盐能力,B10及B22株高平均增幅均达到15 cm,冠径平均增幅均达到12 cm,对照株高和冠径平均增幅分别达到5 cm和7 cm,平均单株结薯重量分别较对照重9 g和2 g,平均单株结薯数量较对照高0.53个和12.28个,Pro含量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进一步表明了转入HaBADH基因可稳定提高马铃薯的耐盐性。

关键词: 转基因马铃薯 盐胁迫 HaBaDH 无性一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氮磷吸收利用及氮素残留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磷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确定宁夏引黄灌区水稻生产适宜施磷量,以"节3号"水稻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施P_2O_5量(0,75,150,225 kg/hm~2)对水稻产量、土壤矿质氮累积量以及水稻氮、磷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磷肥相比,施磷肥显著(p<0.05)提高了水稻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进而提高了水稻籽粒产量;以施磷150 kg/hm~2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最高,最高值为7 593.11 kg/hm~2(增产率为36.12%)。施磷肥显著降低了水稻0—1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累积,施磷150 kg/hm~2显著提高了各生育期水稻氮素和磷素的吸收量。随着施磷量增加,水稻磷素生产效率和磷素吸收效率显著降低,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磷素收获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施磷150 kg/hm~2处理,而水稻氮素生产效率受施磷量影响不显著。施磷肥显著提高了宁夏引黄灌区水稻产量及氮、磷吸收量和利用效率,施磷量150 kg/hm~2为本地区适宜施肥量。

关键词: 磷肥 宁夏引黄灌区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磷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宁粳56号选育简报

种子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宁粳56号水稻品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宁夏鹏丰种业有限公司以宁粳23号/普通野生稻杂交后,经过定向选育而成。2018年9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宁审稻20180002)。1特征特性宁粳56号(原名SD-9),全生育期154d,比对照宁粳41号晚3d,属晚熟品种。幼叶直立,主茎14~15片叶,半散穗型,株高99.6cm,收获穗35万/667m~2,穗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快速批量化测定紫薯块根中总花青素含量

北方园艺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紫薯块根为研究对象,利用酶标仪建立了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快速批量化检测方法,以期提高检测效率。结果表明:酶标仪快速批量化检测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检测波长530nm、提取溶剂为1.5%的柠檬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体积比2∶1),料液比1∶50g·mL~(-1)、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紫薯中总花青素含量为160.84mg·(100g)-1。该方法灵敏、稳定、重现性好,可在2min内完成96个样品的测定,所得试验结果略高于分光光度计法。

关键词: 酶标仪 比色法 紫薯 总花青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管理对土壤盐分、硝态氮分布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盐碱地番茄一垄双行种植条件下的高效水肥管理模式,改善番茄品质,以当地习惯灌水施肥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减量对土壤盐氮分布、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水条件下的土壤盐分含量略高;土壤耕层硝态氮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水量交替灌溉方式下,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常规灌溉,而4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则低于常规灌溉.与对照相比,常规沟灌方式下,中水高肥和中水中肥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最高,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2.53%和2.02%,低灌水量下的番茄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大于30%,但产量下降了9.60%以上;不同水量交替沟灌方式下,高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高肥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最高,番茄产量增加了1.5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23.97%,而中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中肥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36.80%,而产量并没有降低,该处理下番茄品质也有了明显改善.对一垄双行番茄田种植方式而言,采用中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中肥的水肥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节水提质措施.

关键词: 常规灌溉 不同水量交替灌溉 土壤盐分 土壤硝态氮 灌溉水利用效率 番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