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枸杞木糖异构酶基因LbxylA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食品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杞1号'枸杞果实为材料,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克隆出枸杞木糖异构酶基因(Lycium barbarum Linn. xylose isomerase,LbxylA)的全长,开放阅读框为1 446 bp,编码481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53.54 kDa,理论等电点5.37;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bxylA与烟草和马铃薯的木糖异构酶基因序列相似性较高,达到95%;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LbxylA,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培养,筛选出重组蛋白的适宜表达条件为:在18℃条件下100 μmol/L IPTG诱导10 h蛋白量最大,该蛋白为融合表达的且部分可溶;进一步纯化该蛋白并将获到的LbxylA融合蛋白为抗原,以日本大耳兔免疫制备Lbxyl A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抗体血清的效价高于1∶81 000;随着果实的发育,果实中LbxylA的相对表达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在开花后9 d果实中LbxylA表达丰度最高;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到LbxylA蛋白的变化与LbxylA相对表达量基本一致,但在开花后9 d果实中蛋白表达量低于开花后15 d,随后逐渐降低,果实成熟时两者的表达量到达最低.这表明枸杞果实发育前期LbxylA蛋白由于翻译后加工可能导致蛋白质表达滞后于基因,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LbxylA功能及其对果实糖积累的作用.
关键词: 枸杞 木糖异构酶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检测


水稻耐盐基因SKC1等位变异突变体耐盐性评价
《种子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KC1基因是已经克隆的水稻耐盐主效基因,位于水稻1号染色体.为了在水稻育种中高效利用SKC1耐盐基因,前期研究利用TILLING技术检测宁夏水稻主栽品种宁粳28号EMS诱变群体,得到了SKC1基因的SNP突变体.本研究通过芽期、苗期、孕穗期、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对16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水稻耐盐基因SKC1等位变异突变体的耐盐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耐盐性强的突变材料有:18 NY-10、18 NY-12、18 NY-14,耐盐性较强的突变材料有:18 NY-2、18 NY-4、18 NY-5、18 NY-6、18 NY-7、18 NY-8、18 NY-13、18 NY-16.结果可为宁夏水稻耐盐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六盘山半干旱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水土保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森林土壤湿度时空变异规律,研究植被蒸腾、林地蒸散和气象因子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对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林水协调管理和植被生态水文功能提升都有重要意义。在宁夏六盘山北侧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标准样地,利用气象站、热扩散探针、微型蒸渗仪、时域反射仪等设备,同步监测了2013年7—10月的气象条件、林木蒸腾、林地蒸散、土壤湿度的动态变化,并分层(0—20,20—40,40—60,60—80cm)探讨了土壤湿度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受随机降雨事件影响,土壤湿度呈现相应的脉冲性变化;整体而言,表层(0—20cm)土壤湿度(32.69%)较低,以下各层较高(40.00%左右);土壤湿度的变异程度随土层加深和降雨增大而逐渐减弱。(2)影响土壤湿度的主要气象因子为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气压;林木蒸腾和林地蒸散与整个研究期间主根系层(0—60cm)土壤湿度的相关性显著。(3)土壤湿度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随土层加深而变小,在主根系层明显,在以下土层(60—80cm)不明显。综上可知,森林土壤湿度同时受降水输入和蒸散输出影响,各土层湿度的时间变化规律相似;但表层土壤的湿度低、变幅大,土壤湿度对影响因子的响应敏感性和变幅随土层加深而逐步缩小。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林地蒸散 林木蒸腾 气象条件 华北落叶松


宁夏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寄主范围测定
《植物病理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引起宁夏马铃薯黄萎病病原菌种类,本试验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宁夏马铃薯主栽地区固原和西吉的27株马铃薯黄萎病标样进行了分离,共获得11株分离物。采用形态学并结合肌动蛋白(ACT)、延伸因子-1α(EF1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色氨酸合成酶(TS)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11株分离物均被鉴定为非苜蓿轮枝菌(Verticillium nonalfalfae)。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轮枝菌能够侵染马铃薯植株幼苗并引致典型的黄萎病症状。非苜蓿轮枝菌对茄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锦葵科等6科13种双子叶作物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其对西葫芦、黄瓜、茄子、烟草、豇豆、棉花和向日葵的致病性强,对番茄、辣椒、生菜和白菜致病力弱且发病缓慢,对西蓝花和苜蓿无致病性。


黑果枸杞芽茶香气成分及营养成分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对黑果枸杞芽茶香气成分、一般营养成分、矿物质成分、功效物质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芽茶具有特殊的香味,酯类和醛类是其主要的香气化合物,对芽茶的香气品质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与红果枸杞芽茶相比,黑果枸杞芽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矿物质及功效物质,尤其是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远远高于红果枸杞芽茶的含量.


梭梭HaNAC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转录激活及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HaNAC1为本课题组前期从梭梭幼苗中克隆得到的一个NAC家族(ATAF亚家族)转录因子编码基因,本研究将对该基因进行进一步的活性验证和功能分析。通过烟草叶片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瞬时表达系统对表达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HaNAC1蛋白位于细胞核中。构建AH109酵母pGBKT7-HaNAC1表达载体,证明该转录因子在酵母中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HaNAC1在盐、旱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该基因的表达量与盐胁迫的浓度呈现正相关,表明HaNAC1参与调节梭梭的盐胁迫响应。本研究探索了HaNAC1的定位和表达,为梭梭抗逆体系的功能基因挖掘及胁迫应答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梭梭 HaNAC1 转录活性 亚细胞定位 胁迫应答


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和淋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控释氮肥全量基施对宁夏水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淋洗损失的影响,为控释氮肥全量基施技术在宁夏引黄灌区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宁粳50号"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参考农民常规施肥(FP)施氮量,设置了4个控释氮肥减量施用处理:控释氮肥135 kg/hm~2(C-135)、控释氮肥180 kg/hm~2(C-180)、控释氮肥225 kghm~2(C-225)和控释氮肥270 kg/hm~2(C-270).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水稻生育期不同深度淋溶水浓度和淋失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C-180处理和C-225处理在氮肥用量分别降低了25%和40%的条件下,水稻籽粒产量没有降低,原因在于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FP比较,控释氮肥施氮量控制在270 kg/hm~2以下时,控释氮肥全量施用各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C-135、C-180、C-225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比FP处理提高了10.22,11.10,12.75个百分点.控释氮肥各处理水稻生育期内田面水和不同土体深度淋溶水中的TN浓度均低于FP处理,且延迟了田面水中TN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减少了因稻田排水和径流导致的氮素损失.FP处理全生育期氮素淋洗损失总量为24.57 kg/hm~2,控释氮肥各处理素淋洗损失总量在11.54~17.35 kg/hm~2,其中C-180,C-225处理总氮淋失量分别比常规施肥降低了46.17%和49.40%.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氮素损失因素,宁夏水稻控释氮肥全量基施适宜施氮量在180~225 kg/hm~2.


固原鸡PRL基因部分SNP位点检测及分布规律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固原鸡群体中催乳素(PRL)基因的多态性,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对PRL基因5′调控区插入/缺失变异以及启动子区域2个SNP位点、内含子2区域1个SNP位点、外显子5片段1个SNP位点进行检测,并分析以上位点在固原鸡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结果表明:PRL基因启动子在-2 402 bp处C/T突变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T/T);在-2 161 bp处C/G突变也检测到3种基因型,固原鸡群体中碱基G占优势;5′调控区24 bp插入/缺失PCR扩增得到了130 bp和154 bp 2个片段、3种基因型;内含子2区域SNP位点酶切检测到3种基因型,该位点处碱基T在固原鸡群体中占优势;外显子5片段SNP位点TagⅠ酶切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碱基为CC;启动子-2 402 bp位点在固原鸡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为中度多态,具有一定的选择潜力;启动子区域C-2 161G SNP位点以及5′调控区24 bp插入/缺失变异在固原鸡群体中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均为中度多态。说明这些位点具有进一步作为分子标记选择利用的价值。


宁夏引/扬黄灌区玉米密植高产低水分粒收技术模式探索
《玉米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子粒含水率动态变化的系统观测、模型构建和区域热量资源分析,预测38个供试玉米品种子粒含水率降至16%左右时的日期.结果表明,在10月底整地冬灌作业之前有19个品种子粒含水率可以在某一地点降低到16%,其中,早熟品种德美亚1号、KWS2030、KX9384和华美1号在宁夏北部平原地区的惠农、银川、中宁、陶乐、中卫、同心和盐池等地均可降至16%;在惠农、银川、中宁灌区,高产、抗倒性好的中熟品种京农728、登海768和银玉274以及中晚熟的迪卡517等品种经过田间站秆晾晒,在10月份子粒含水率也可以降低到16%,实现子粒低水分直收,减少烘干成本.


籼粳稻杂交衍生RIL系的苗期抗旱性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鉴定籼粳稻杂交衍生系的苗期抗旱性,以课题组自育的高代抗逆品系ZD15为母本、籼稻品种IR29为父本,以及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0份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芽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芽鞘长和芽长.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抗旱D值可将122份材料分成3类,D值在0.201~0.400之间的有33份,属于不抗旱材料;D值在0.401~0.600之间的有79份,属于中等抗旱材料;D值在0.601~0.800之间的有10份,属于抗旱材料.利用D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芽鞘长和芽长8个性状均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本研究筛选出的抗旱材料,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进一步培育,或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以丰富本区水稻育种的资源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