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卫星搭载对羊草种子萌发及细胞学效应的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12

摘要:试验研究了"实践八号"航天育种卫星搭载羊草种子后的萌发及根尖细胞学效应。结果表明:太空诱变后羊草种子的萌发能力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太空诱变促进了羊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活动,分裂指数较对照增加24.17%;太空诱变使羊草根尖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产生微核、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等畸变类型。其中,单微核是主要的核畸变类型,染色体断片为主要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实践八号"卫星搭载对羊草根尖细胞有明显的诱变效应。

关键词: 太空诱变 羊草 萌发 有丝分裂指数 染色体畸变

李品种绥李3号裂果病防治试验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出防治绥李3号裂果病的有效方法,包括试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期。结果表明:在李子尚未裂果、即将裂果之前,用乙烯利0.5 g/L细致喷布李树,隔1~7 d再用赤霉酸0.25 g/L喷布,可减少裂果90.3%。试验后果实化验,可溶性糖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该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绥李3号 裂果病 防治 乙烯利 赤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玉米克单1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摘要:克单13(原代号克24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于2001年用KL12与B6杂交始配组合选育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抗病,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推广种植。

关键词: 玉米 克单13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旱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通过对4种不同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的增产潜力。结果表明:深松技术、秸秆还田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较常规耕作技术均达到增产的效果,核心区增产达20%以上,示范区增产达15%,比较其综合效益,秸秆还田技术是最佳的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模式。

关键词: 抗旱 栽培技术 玉米 生育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氮肥利用效率对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的响应

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近50年来第1积温带大面积种植的8个典型春玉米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进行密度和施肥的田间试验,比较不同年代主栽品种氮肥偏生产力(PFP)、氮肥农学效率(NAE)、氮肥吸收利用率(NRE)及主要器官氮含量对密度和氮素的响应差异。结果显示,1970s-2000s品种更替过程中,PFP和NRE呈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每10年3.41kg kg^-1和2.26个百分点。NAE在1970s-1990s呈显著递增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氮收获指数随年代递增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茎、叶和籽粒氮积累量随年代推进呈显著递增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递增0.09、0.07和0.12g株一;上述各主要指标在年代、密度和氮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各年代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随密度的增加呈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最高效率值出现在50000-70000株hm^-2范围内,现代品种的最高氮效率的种植密度高于老品种。各年代品种籽粒、叶片、茎氮素积累量和氮收获指数随密度增加呈显著递减趋势。各年代品种籽粒、茎和叶片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氮收获指数影响各年代品种表现不同。上述结果表明,品种改良的氮肥增效潜力较大。在现有的品种状况下,增密不仅可以增产,而且可以显著提高肥料效率。

关键词: 中国东北 粮食安全 资源利用效率 品种演变 高产高效

俄罗斯南瓜种质资源的引进和改良及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对俄中心从俄罗斯农业科学院、莫斯科季米利亚捷夫农业大学等单位引进了南瓜资源86份,交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瓜类室用于南瓜资源的评鉴和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发展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2

摘要:利用沙棘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荒山荒坡、低产田及风沙干旱区建立沙棘生态经济林,改善农作物的耕作环境,提高农牧产量,同时结合不同发展模式来分析预期经济效益,为农业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沙棘 发展模式 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麻类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总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在收集保存、繁殖更新、鉴定评价和分发利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10年来,新增麻类种质697份,保存资源数量增至9764份,居世界第1位;繁殖更新麻类资源5343份次,基本解决了麻类资源安全保存和供种等问题;完成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特性鉴定6543份次,筛选出麻类优异种质296份;向全国50家单位分发种质4296份次,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明确目标和任务。

关键词: 麻类作物 种质资源 保护 利用

大果沙棘简易绿枝扦插技术

北方园艺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大果沙棘新生绿枝为试材,研究了在插后不喷水和每天只喷1次水与每天多次弥雾或每天喷水2~3次扦插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在简易扦插环境下不喷水和每天喷1次水的方法,大果沙棘5~25cm长多片叶绿枝扦插生根率仍高达90%以上,成苗高40cm以上,根系发达;并且比普通采用的自动间歇弥雾绿枝扦插方法生根率高1倍以上,且投资少;比每天喷水2~3次扦插方法用工少、生根率无显著差异,效益显著。

关键词: 大果沙棘 绿枝扦插 喷水方式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黑龙江野生李资源的综合利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开发利用黑龙江省野生李资源,阐述了黑龙江地区野生李资源研究现状和目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应加大对野生李树资源研究力度、野生李树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及其产品研发方向三方面提出了针对黑龙江省野生李子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关键词: 黑龙江地区 野生李资源 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