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甜菜生长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3
摘要:为利用甜菜作为生物能源的原料,在其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淡色火山灰土壤为供试土壤,播种采用直播方式,栽培采用简易耕作栽培技术,以耕起移植区和不耕起直播区为对照,针对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甜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耕起直播区与简易耕直播区比较,土壤结构易紧密化,甜菜易产生侧根。但是,在出苗、生育期以及产量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不耕起直播区的根部收获量与现行的耕起移植区相比,减产2.5%~9.2%。对于碎土性较好的淡色火山灰土,耕翻与整地作业可以简略化或者免除,同直播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薯类产品的安全问题及检测方法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关注,而薯类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食材,其质量安全也成了焦点话题,针对薯类产品存在的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从产地环境监测、投入品检验、薯类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检验方面总结了新的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用于保障薯类产品的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分别阐述农民、素质和农民素质等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需要,是农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等现实意义;提出了农民对自身价值和未来发展的日益关注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构建和谐社会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依据等实现农民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因此应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素质培训,造就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的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不同小苹果品种果实性状的比较研究1)
《中国林副特产 》 2013
摘要:以黑龙江省的抗寒小苹果龙丰、龙冠、金红(123)、凯九(K9)为材料,测定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单果重、可滴定酸,并进行果实风味、品质的鉴定。结果表明:提供实验的苹果果实间果实性状指标存在差异,单果重与果实硬度、果形指数与果实硬度、果实硬度与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相关性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锌肥对寒地春玉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13
摘要:以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四单十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种不同锌肥水平对穗位叶的叶绿素、SOD、POD、MDA、硝酸还原酶、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寒地春玉米在Zn3处理时植株长势最好,缺锌和高锌胁迫均抑制植株生长,一定的低锌比缺锌对玉米的影响更大。研究得出,随着锌浓度的升高,SOD活性增加,MDA含量降低。随着Zn2+浓度的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Zn3处理下脯氨酸含量最低,比Zn0减少了3.32%。Zn3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一定的低锌和高锌胁迫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