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水稻新品种龙粳38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中国稻米 2012

摘要:龙粳3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具有整精米率高、食味优、高产、抗病、耐冷、抗倒伏性突出的软米新品种,2012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 龙粳38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作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开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植保技术作为开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下文中笔者将针对新型植保技术——"三诱技术"进行浅析,简要介绍该技术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开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植保新技术 生态农业 作用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加仑花色苷体外抗氧化活性相关性研究

中国酿造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清除OH·能力、清除O2-·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对黑加仑花色苷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并对这4种抗氧化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加仑花色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黑加仑花色苷含量与OH·清除率、O2-·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和还原能力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2、0.9858、0.9742、0.9976),呈明显的量效关系。OH·清除能力、O-2·清除能力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51.66μg/mL、107.82μg/mL、90.52μg/mL。进行4种抗氧化方法的相关性分析,其中还原能力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相关性最高(r=0.9970),O2-·清除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相关性最低(r=0.9498)。

关键词: 黑加仑 花色苷 抗氧化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强苹果病毒病预防工作保障龙江苹果产业健康发展1)

中国林副特产 20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早春大棚旱黄瓜栽培技术

中国瓜菜 2012

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蔬菜播种面积一直徘徊在33.3万hm2左右,仅占耕地面积的2.5%。全省地产蔬菜供给率仅为30%~40%,集中供给时间为2~3个月,市场需求缺口占50%以上,其他时间主要依靠辽宁、山东和海南等外运蔬菜供应,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外埠蔬菜进不来,菜价便居高不下。随着国家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启动,黑龙江省蔬菜产业有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态环境对水稻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响水火山玄武岩石板地和附近非石板地(对照)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水稻在子粒灌浆过程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火山玄武岩石板地子粒可溶性淀粉合成酶活性低于对照,淀粉分支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大于非石板地。非石板地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的峰值出现后5d内仍保持较高水平,而生长在玄武岩石板地上的试材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达到峰值后下降速度较对照快。同一生态环境不同氮肥水平下,酶活性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多施氮肥可以抑制ADPG焦磷酸化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但不同品种类型间也有所差异。稻米品质方面,火山玄武岩石板地其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蛋白质及食味评分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则低于对照,而垩白米率、垩白度指标高于对照。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代谢关键酶 酶活性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水稻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科技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2007-2011年黑龙江省有代表性的主栽水稻品种48份为材料,分别测定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及食味值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碾磨品质、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均达到国家二级粳米标准,食味值普遍高于80.0,品质性状优良。随着年代发展垩白米率、垩白度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升高。建立了食味值与品质性状间的回归方程,相关分析表明垩白米率、垩白度与碾磨品质呈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正相关,与胶稠度和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食味值与胶稠度显著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普遍达到国家二级粳米标准。

关键词: 水稻 黑龙江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市农业发展不利因素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2

摘要:从气候、土壤、基础设施、农业投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分析了哈尔滨市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以期为哈尔滨市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发展 不利因素 黑龙江哈尔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堆肥微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本研究综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堆肥研究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温度梯度凝胶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末端限制性长度多态性、扩增性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技术的原理、方法与技巧、应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可能克服的办法。得出结论在堆肥过程的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传统培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跟踪堆肥过程中重要菌群的变化、演替规律,以便更全面的深入认识堆肥过程的本质,为堆肥技术和工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堆肥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动态监测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捷申病毒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本研究将该PTV分离株灭活后分别与氢氧化铝佐剂和Montanide ISA 50V2佐剂混合,制成油佐剂疫苗,并采用不同免疫程序接种实验猪后对病毒抗体进行检测。抗体检测结果表明:PTV Swine/CH/IMH/03分离株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较高抗体水平,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制成的佐剂疫苗免疫效果优于Montanide ISA 50V2佐剂;而且一次免疫组与二次免疫组没有明显差异。通过PTV Swine/CH/IMH/03株免疫原性的研究,为后续猪捷申病的预防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免疫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