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压湿热对甘薯直、支链回生淀粉晶体晶型的作用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烹饪过程高压处理可加快淀粉质食物由生变熟的速度,缩短食物加工时间,但高压会破坏淀粉颗粒结构,促使从淀粉颗粒中释放出来的直链和支链淀粉相互作用,从而对淀粉的回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准确了解此过程对淀粉回生的具体作用,选用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窄的甘薯直、支链淀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淀粉乳浓度为10%,在0.12 MPa湿热作用不同时间,测定所得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高压对甘薯直、支链淀粉回生过程回生淀粉晶型的作用。结果表明,适度高压可促进甘薯直链、支链和混合淀粉生成较为规则的回生淀粉晶体。甘薯直链淀粉高压5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14.6°、17.1°、18.0°、19.6°、20.9°、24.6°、26.8°);甘薯支链淀粉高压2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20.0°、24.6°);甘薯直链+支链混合淀粉(1∶1)高压6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19.5°、21.0°、24.3°、26.6°);甘薯直链+支链混合淀粉(2∶8)高压3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19.7°、24.4°);甘薯直链+支链混合淀粉(4∶6)高压6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19.1°、20.5°、24.2°、26.6°);甘薯直链+支链混合淀粉(7∶3)高压60 min形成回生淀粉晶体(2θ为14.2°、20.7°、24.2°、26.4°)。通常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低于30%,所以避免淀粉质食品回生的高压时间应少于30 min。


滨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滴灌灌溉指标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寻天津滨海地区日光温室黄瓜合理的滴灌灌溉制度,在春茬黄瓜结果期共设置6个处理(灌水定额+灌水时间间隔的不同组合:T1:6 mm+3 d;T2:12 mm+3 d;T3:18 mm+3 d;T4:12 mm+6 d;T5:18 mm+6 d;T6:24 mm+6 d)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个处理下的产量分别为75 056,79 352,80 042,73 023,76 398,78 891 kg/hm2,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397,257,187,386,307,255 kg/mm。总体来说,灌水量越大和灌水越频繁越有利于提高黄瓜产量,但随着黄瓜灌水量的增加黄瓜的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所以,综合考虑提高黄瓜产量、品质和节水几方面因素,认为T2处理即灌水定额12 mm,每隔3天浇1次水,可作为日光温室春茬黄瓜推荐的最佳滴灌灌水制度。


金融危机对北京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构建北京旅游本底趋势模型,从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对北京旅游业的影响。研究表明:1)金融危机对北京入境游客规模与经济规模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其中2008年与2009年的入境游客规模受到的影响最大(年客流损失率分别为15.91%与9.18%),2009年入境旅游经济规模的年收入损失率最大(8.35%),入境旅游客源空间2008年呈现萎缩状态,但2009年以后逐渐恢复。2)金融危机对北京国内旅游业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明显。3)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北京游客总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损失客流量为1200万人次,至2011年旅游人次开始回升;2008-2010年旅游经济规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旅游本底趋势 旅游经济 入境旅游 北京旅游业


花椰菜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同源序列克隆技术,从花椰菜中克隆了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基因cDNA全长,将该基因成功转入花椰菜,经过Basta抗性筛选,PCR鉴定,得到7株花椰菜转基因过表达阳性植株.转基因花椰菜的核盘菌胁迫分析显示,与对照花椰菜相比,在病原胁迫的不同时期,转基因植株中BoCH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该基因表达量均增高,且在36 h时达到最大值,表明转基因花椰菜通过过量表达CHS来增强自身对菌核病的抗性,使植株对菌核病的抗性明显增强.与查尔酮合酶在油菜、向日葵、烟草等中的抗病作用一致,表明花椰菜BoCHS基因也是抗菌核病的重要基因.


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冷藏期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不同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以伯克利蓝莓为试材,研究便携式塑料箱式气调(简称气调)、便携式塑料箱式气调结合1-MCP处理(简称气调+1-MCP)对蓝莓冷藏期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30 d后,气调组O_2含量3.2%~9.4%,CO_2含量9.9%~19.1%;气调+1-MCP组O_2含量3.4%~10.3%,CO_2含量7.4%~18.4%。气调+1-MCP处理的贮藏微环境气体调控对于维持蓝莓好果率、果肉平均硬度以及可滴定酸含量,抑制蓝莓的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气调,气调优于单纯冷藏(ck,对照);在延缓蓝莓可溶性固形物及Vc含量下降方面气调+1-MCP效果最好,气调次之,但三者差异不显著。蓝莓果实的挥发性物质以萜类化合物为主(66%~75%)、醛类次之(15%~22%);在贮藏过程中3种处理蓝莓醛类化合物均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ck>气调>气调+1-MCP组,萜类化合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ck上升幅度最大,气调+1-MCP组变化幅度最小。


芹菜杂交种生产的纯度控制
《中国蔬菜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理想的基地、使用合格的繁殖材料是控制芹菜杂交种生产纯度的基础,做好田间去杂、防止机械混杂是手段,进行种子生产的全程监督检验是保障。同时,提高种子生产人员的整体素质、理顺基地和生产商的关系与杂交种生产的品质也息息相关。近年来,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利用自主研制的胞质雄性不育杂交育种技术先后选育出赛娜、津瑞


设施蔬菜耗水时空特征及水敏感期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天津武清区以田间小区试验进行了设施蔬菜土壤耗水时空特征和水分亏缺敏感性研究。分别在黄瓜苗期(定植后缓苗期)、初花期、初瓜期、盛瓜期等生育期的其中一个生育期灌溉常规水量的50%、75%,其余生育期恢复到常规灌水量,分层监测土壤含水量和黄瓜产量。结果表明,在土壤质地黏重的滨海地区设施条件下,不论是灌溉常规水量50%的处理,还是灌溉常规水量75%的处理,其田间耗水量均以黄瓜盛瓜期较大,而且以苗期减少灌水处理的田间耗水量最高;田间耗水强度以盛瓜期较高,黄瓜苗期、初花期缺水会增加盛瓜期的耗水强度;黄瓜定植后的苗期水分亏缺敏感指数最大,其次是初花期,而初瓜和盛瓜期为负值。苗期和初花期缺水对黄瓜产量影响较大,初瓜期、盛瓜期适当减少灌水定额对产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水分亏缺敏感指数 灌溉 耗水量 耗水强度 滨海地区


不同气调方式对甜樱桃贮后货架期芳香物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气调方式对甜樱桃贮后货架期芳香物质的影响,以"砂蜜豆"甜樱桃为试材,运用HSSPME-GC-MS和电子鼻2种技术,对冷库贮藏30 d后的甜樱桃果实进行低温货架[(10±1)℃]期间挥发性物质的检测,并探讨快速气调(FA)、二段仿生气调(SBA)和自发气调(MA)对甜樱桃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甜樱桃的挥发性成分主要由醛类和醇类组成,其中己醛、(E)-2-己烯醛和(E)-2-己烯醇是甜樱桃的主要风味物质;在贮后货架0 d时,FA、SBA及MA处理醛类和醇类含量分别为50.38%和40.58%、53.04%和38.57%、61.47%和32.80%,到贮后货架8 d,含量变为48.21%和46.52%、56.30%和37.71%、54.29%和38.76%;整个贮后货架期,FA和MA处理的醛类物质相对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SBA处理较为平稳的保持了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电子鼻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线性判别分析法(LDA)可以快速有效地区分不同气调处理的甜樱桃果实;并且利用负荷加载分析法(LA)得出,W1W(硫化氢、萜烯类)、W2S(乙醇)、W5S(氨氧化物)传感器对甜樱桃芳香物质的贡献相对较大,与气质联用分析结果相一致。因此,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不同气调处理甜樱桃贮后货架期的芳香物质判别具有可行性。


日光温室滴灌条件下黏重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天津市武清区黏质潮土日光温室,通过田间土壤剖面实地连续监测,研究了滴灌栽培西红柿条件下土壤湿润锋水平、垂直运移规律和土壤含水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滴灌开始后,湿润锋水平方向的移动距离在0.5 h内能达到10 cm以上,在1 h内能达到12 cm以上,在停止灌溉后移动距离仍然继续增大,灌溉后1.5 d后基本稳定在14.5~15.0 cm。滴灌后湿润锋垂直方向的移动距离,在0.5 h能达到30 cm以上,停止灌溉后仍能继续下移,6 h能达到49.5~53.0 cm,滴灌后1.5 d稳定在52.5~55.7 cm。湿润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移动距离与灌水定额呈正相关。灌溉后6~10 h滴孔正下方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灌水定额越大,达到最大值的用时越短。滴灌后3 h的滴孔正下方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达到33.0%~34.0%,距滴孔水平距离10 cm处为30.0%~31.0%;灌溉后6 h距滴孔水平距离15 cm处的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28.0%~29.0%,土壤相对湿度81%~84%。20~40 cm土层适宜作物生长土壤含水量的持续时间随灌水定额增大而增长,灌水定额135 m3/hm2为8 d,而180 m3/hm2为11 d。灌水后10 d的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降至28.0%~28.5%,土壤相对湿度80.0%~82.0%,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30.5%~31.2%。在黏重土壤日光温室西红柿灌水定额为135~180 m3/hm2时,需要间隔10 d左右灌水一次。
关键词: 土壤湿润锋 滴灌 黏重土壤 土壤水动态变化 日光温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