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豆肽发酵培养基

生物数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豆肽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二水平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大豆肽发酵的8个因素进行筛选,获得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为料水比、MgSO_4、糖蜜.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基条件为料水比为1∶1.149、MgSO_4浓度为0.048%、糖蜜浓度为0.294%,在此条件下,优化后的大豆肽含量为21.74%,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只有1.21%的误差.

关键词: 大豆肽 混菌发酵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变化分析:基于中国农业生态系统长期试验资料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整理1979~2008年中国长期施肥试验文献,提取和整合了这些长期施肥试验中农田表土有机碳的资料.采用有效文献涉及中国大陆23个省区的70个长期试验点(其中旱地42个,水田28个),涵盖16种土壤类型.总样本481个(旱地346个,水田135个).将施肥处理分为6种类型:N:无机氮肥;NP:无机氮磷肥配施;NPK:无机氮磷钾肥配施;O:单施有机肥;OF:有机无机肥配施和其他非平衡施肥(如单施磷或钾,磷钾配施和氮钾配施等).按农田土壤总体和区分旱地与水田两种农业利用类型,分别统计分析一种施肥处理下表土有机碳含量相对于特定试验对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这些长期试验不同施肥处理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在时间上成总体上升趋势,旱地和水田表土有机碳年均变化量分别介于?0.14~0.60和?0.12~0.70g·kg?1·a?1之间,年均增量分别为0.13和0.19g/kg.水田增长高于旱地.不同长期试验地点间施肥处理下,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积累趋势相似,而且与单施氮肥和化肥相比,有机施肥和化肥配合平衡施肥普遍较大幅度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积累速率.尽管随着试验持续时间的延长,土壤有机碳增幅存在下降趋势,但良好施肥的固碳效应在旱地土壤中可持续15年以上,在稻田可持续20年以上,且其技术效应的幅度仍然十分明显.因此,良好施肥管理的推广可以作为促进中国农田生产力和土壤长期固碳潜力的重要技术途径.

关键词: 长期试验 施肥 农田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固碳 跨地域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州地区家鸭寄生虫病的病例统计报告

农业科技通讯 201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生殖发育突变体fro1(t)的形态发生及基因定位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水稻的花发育是稻米形成的基础,研究水稻花发育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水稻组培后代中发现一个生殖发育突变体,暂命名为func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fro1(t)),主要性状为内、外稃片扭曲变形抱合,小穗外形酷似辣椒,但小穗始终闭合不开花;副颖多数退化;浆片转变成薄叶状;雄蕊花丝膨大扭曲,花药表面扭曲变形,无花粉,雄蕊个数2~6枚,部分雄蕊转化为底部为叶状,顶部有类似柱头的雌蕊状器官;子房发育正常,但是多数花柱融合,柱头簇生,3~4个。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决定fro1(t)性状的基因调控着水稻花分生组织的分化及花器官决定的特化。利用图位克隆等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最终将该突变位点定位在水稻8号染色体长臂上InDel0802和RM23432标记之间,目的基因与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58cM和1.3cM。据以上结果推测,该基因可能是一个调控水稻各轮花器官发育的新基因。

关键词: 水稻 花发育 突变体 fro1(t)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抑菌性研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摘要:为了探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青霉菌、啤酒酵母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95%,物料比为1∶90,温度60℃,时间120 min,提取率为7.94‰.40 g/L的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有抑制作用;20 g/L和10 g/L的溶液只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青霉菌没有抑制作用;大球盖菇黄酮类化合物对啤酒酵母没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青霉菌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率 抑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品种金萱的引进与应用总结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摘要:以黄旦、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金萱(台茶12号)开展区域年较试验,对金萱在我省的主要农艺性状、抗性、鲜叶产量、制茶工艺与品质、成茶香气组份、生产示范情况等进行较系统的观测、调查及总结。结果表明,金萱在福建各地均表现良好,产量高,抗性较眼,制乌龙茶、眼茶品质均优异,且制优率较高,总体经济效益较好,适香在我省乌龙茶和眼茶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茶树 金萱 产量 品质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摘要: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市场价格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影子工程价格法等评估方法对福建省茶园生态系统的茶叶初级产品的生产、气体调节、营养物质循环与贮存、水土保持及涵养水源等功能进行初步估算,最后预估得福建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64.895亿元。

关键词: 茶园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胡瓜钝绥螨的影响

蛛形学报 2010

摘要:该文采用几种不同方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天敌胡瓜钝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雌成螨和若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杀虫剂中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的毒力都很低,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可选用1%甲胺基阿维菌素乳油来防治鳞翅目害虫;5%虱螨脲(美除)乳油常规使用浓度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影响较小,但是对若螨的有一定的影响,释放捕食螨生防园尽量不使用5%虱螨脲(美除)乳油.必要时可选用低浓度进行挑治;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雌成螨和若螨毒力均较强,因此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宜使用;99%绿颖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在常规使用浓度范围内对胡瓜钝绥螨的毒性都极强,释放胡瓜钝绥螨生防园如果使用这2种农药会对天敌胡瓜钝绥螨造成毁灭性杀伤,因此在释放捕食螨生防园不可使用这2种杀虫剂.

关键词: 杀虫剂 胡瓜钝绥螨 毒性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低碳农业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途径。通过描述气候变化、固碳减排对粮食安全、土壤碳汇、森林固碳、资源循环利用等影响和促进作用,深入分析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农业领域内开发高效循环生产体系,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固碳减排目的。由此,提出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之一,它是一个复合技术体系,涉及了绿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改造、提升低碳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状况,实现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最后提出发展现代的低碳农业产业经济的对策和思考。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温室气体 科技 循环农业 固碳减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迟钝爱德华氏菌细胞生物量的发酵条件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以胰大豆蛋白胨培养基(TSB)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提高鳗源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细胞生物量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通过试验,获得迟钝爱德华氏菌ETY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1 000mL水加入葡萄糖3.0g、胰蛋白胨10.0g、鱼粉蛋白胨10.0g、磷酸氢二钾2.5g、氯化钠5.0g;培养条件优化结果为接种量8%、温度25℃、pH 7.5、转速200r.min-1。迟钝爱德华氏菌ETY在此条件下培养20h,细胞生物量达1.575×1010 cfu.mL-1,较优化前培养的细胞生物量5.200×109 cfu.mL-1提高3倍。每吨液体培养基的成本较优化前下降41.36%。

关键词: 迟钝爱德华氏菌 提高 细胞生物量 发酵 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