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氮肥利用率低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缓释尿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膜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相比在水稻上应用具有增产、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效果。在总氮量减少20%的情况下,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配合施用可以增产8%~21%,平均为13.2%,氮肥利用率提高5~7百分点,提高幅度在15%~20%,说明配合施用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施用树脂包膜尿素。其增产原因主要是群体结构合理,无效分蘖少,成穗率和结实率高;也可能是因为与普通尿素配施后,弥补了树脂包膜尿素前期速效养分释放较慢的弊端。

关键词: 树脂包膜尿素 水稻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戴尔福特菌NF83-1的鉴定及评价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拮抗菌株NF83-1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以及评价其生防能力,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F83-1进行种属鉴定,以选择性培养基检测其分泌的多种胞外酶,以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生物膜的形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生长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室外盆栽法测定其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结果表明,菌株NF83-1被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tsuruhatensis;菌株NF83-1能产生纤维素酶和嗜铁素,且能在管壁形成较厚的生物膜。菌株NF83-1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甘蓝黑斑病菌Alternaria brassic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梨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病原真菌,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等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NF83-1发酵液原液和100倍稀释液对番茄立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8.78%~57.69%和26.83%~36.54%。研究表明,菌株NF83-1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

关键词: 戴尔福特菌 种属鉴定 拮抗能力 胞外酶 生物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髓样细胞触发因子1 CDR区的克隆、表达及生物活性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猪TREM-1基因CDR区蛋白对猪肺泡巨噬细胞受到脂多糖(LPS)刺激后炎症因子表达状态的改变。首先克隆猪TREM-1基因CDR区,然后构建重组载体并转入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纯化并复性猪TREM-1基因CDR蛋白。将不同浓度复性的重组蛋白添加到1 000 ng/ml LPS处理的猪肺泡巨噬细胞培养液中,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主要促炎症因子(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6、IL-18及TNFα)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重组猪TREM-1CDR区蛋白可显著降低由LPS诱导的主要促炎症因子的表达。表明重组猪TREM-1基因CDR区蛋白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 髓样细胞触发因子1 肺泡巨噬细胞 促炎症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分子标记的筛选与利用(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的方法,对不同水稻品种间的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型进行了系统筛选。结果显示,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在籼粳亚种间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籼稻品种内存在较大变异,但在粳稻品种内较为保守,籼稻品种9311和明恢63的基因型更接近于粳稻品种;在28个粳稻亲本中检测到6个淀粉合成相关基因存在着2种或3种等位基因型。利用在关东194和武粳13之间具有多态性的可溶性淀粉合酶基因SSIIa和SSIIIa的分子标记,在其杂交组合衍生的88份粳稻品系中检测到2个基因的4种基因型。

关键词: 水稻 淀粉合成相关基因 分子标记 优质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对猪链球菌2型应激和毒力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阐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对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的应激耐受和毒力的影响,比较了亲本株SS2-1及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失株Δstk在各种应激环境(热、酸、氧化应激和高渗应激)中的生长能力,利用HEp-2细胞模型比较各菌株的黏附能力,比较各菌株在猪全血中的存活能力,利用仔猪模型评价STK基因缺失前后细菌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基因缺失后,细菌在各种应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明显减弱,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减弱,在猪全血中的存活能力显著降低,对仔猪的致病力明显降低。此外,缺失株Δstk在仔猪体内各器官的定殖能力也显著降低。说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与猪链球菌的应激和毒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应激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国库单一账户支付下的会计核算模式——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各渠道资金将全面纳入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支付。单位基本账户与国库集中支付账户并行的会计核算模式须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现有的会计核算模式;针对国库单一账户实施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建立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和院财务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新会计核算模式提出了解决途径。

关键词: 国库集中支付 单一账户 会计核算模式 问题分析 解决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新品种苏芝2号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苏芝2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委员会鉴定,鉴定号为苏鉴芝麻201502。该品种2015年参加江苏省芝麻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 031.1 kg/hm~2,比对照中芝16号增产8.62%。介绍了苏芝2号的选育背景及经过,结合其特征特性,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芝麻 苏芝2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2016

摘要:苏豆11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平均鲜豆荚产量11 316kg/hm~2,鲜豆仁产量5608.5 kg/hm~2,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鲜食夏大豆栽培。介绍了苏豆11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栽培 苏豆1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选育陆地型中长绒棉品系性状分析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通过远缘杂交将棉属野生种蕾蒙德氏棉、松散棉、异常棉的优异基因转育到栽培品种中,经过多年多目标定向选择,选育出3个陆地型中长绒棉品系,其纤维2.5%跨距长度32.35~34.46mm,比强度32.20~40.25cN/tex,马克隆值3.85~4.28,且各品系的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三者之间均协调较好,适纺高织纱。产量表现虽不及丰产陆地棉,但其绝对产量已达1050kg/hm~2以上,若能优质优价,则可直接用于生产。

关键词: 中长绒棉 远缘杂交 产量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Bt(Cry1F)毒素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

摘要: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并纯化Bt(Cry1F)毒素多克隆抗体,建立针对Cry1F毒素检测的免疫学分析方法,用于室内分析毒素在农产品和土壤中的残留情况。采用皮下注射法,经4次级联免疫,获得免疫血清效价为1:2 500 000,经柱纯化后,测得抗体浓度为4.70 mg/m L;并以其建立的针对Cry1F毒素的间接非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TRFIA),测得线性检测范围在0.04~2 000 ng/m L,最低检测灵敏度为0.03 ng/m L,对5种供试毒素类似物(Cry1Ab、Cry1Ac、Cry1B、Cry1C、Cry2A)均具一定交叉识别能力。分别以稻米和黄土为基质,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测得批内、批间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达到室内仪器检测要求。

关键词: Bt毒素 Cry1F毒素 多克隆抗体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