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明确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复配对桃枝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0种生物药剂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将毒力强的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咪鲜胺、多菌灵和烯唑醇进行复配,探讨复配剂对桃枝枯病菌的联合毒力效果。[结果]毒力作用最强的生物农药是中生菌素,其次是申嗪霉素和梧宁霉素,其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041 9、0.231 4和0.655 4μg/m L,与3种化学药剂复配,发现申嗪霉素与3种化学农药复配均达到增效作用,而中生菌素和梧宁霉素与化学农药复配大多配比具有增效作用或相加作用。[结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能增加对桃枝枯病菌的毒力。

关键词: 桃枝枯病菌 生物农药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复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间水分活度处理对风干太湖白鱼脂肪变化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水分活度对食品的食用品质和贮藏特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以水分活度、丙二醛含量、脂肪酶活性和脂肪氧化酶活性为指标,探讨了添加水分活度降低剂对太湖白鱼脂肪分解和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丙二醇、3%丙三醇、0.2%复合磷酸盐及3%山梨醇可以有效降低白鱼的水分活度,并抑制鱼体中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减缓白鱼加工过程中的品质劣变。

关键词: 太湖白鱼 水分活度 脂肪氧化和分解 脂肪酶 脂肪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解条件对提高复合果蔬汁出汁率的影响研究

食品工程 2016

摘要: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酶活比为1∶1)对复合果蔬浆进行酶解处理,并以出汁率为指标,以响应曲面中心组合设计,研究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出汁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酶量对出汁率的影响极显著,而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出汁率的影响不显著,各因素的二次项以及加酶量、酶解温度交互对出汁率也有显著的影响,且在加酶量0.13%,酶解温度42.64℃,酶解时间2.49 h条件下,复合果蔬的出汁率可达81.34%±2.16%。

关键词: 复合果蔬汁 果浆酶 纤维素酶 酶解 出汁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议如何完善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随着农业科研基地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好基地的建设项目,为农业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优良的条件保障,已经成为摆在农业科研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管理工作不完善的原因,并从加强招投标管理、提高认识、健全管理机制和加强与当地管理部门沟通联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基地 建设项目 管理工作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人工感染山羊的致病性

中国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新分离的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JS2013株的致病性,本试验采用动物感染试验的方式研究该病毒在本属动物体内的复制、排毒以及组织病理损伤等情况。通过病毒血症、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检测、HI抗体及中和抗体检测综合分析病毒对山羊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攻毒后的山羊出现以喷嚏、咳嗽、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以及呼吸困难为主的临床症状;攻毒后1d即可检出病毒血症,持续到攻毒后7d,且从攻毒后1~7d可以从鼻拭子中检测到排毒。剖检观察攻毒组山羊肺组织出现增生实变、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肺组织出现肺泡间隔增宽、肺泡结构消失、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HI和中和试验表明,山羊感染后7d开始出现血凝抑制抗体,14d出现中和抗体,并持续升高至28d。以上结果证实CPIV3JS2013株对山羊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山羊副流感病毒3型(CPIV3) JS2013株 人工感染 山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吸收类型小麦品种(系)秸秆还田对农田钾素平衡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系)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32个小麦品种(系)成熟期植株的钾含量及分布,对比分析了秸秆直接就地还田与收获不还田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系)钾素的携出量、回田量与土壤钾素盈亏量。结果表明,在麦田钾肥施用量为93kg·hm-2条件下,秸秆还田后,小麦植株返还到土壤中的钾素量高达60.4~146.3kg·hm-2。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多向农田返还钾素44.6~112.6kg·hm-2。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种植所有品种(系)的土壤钾素均呈现大量盈余状态,其盈余量为65.7~81.3kg·hm-2,占施钾量的70.7%~87.4%。秸秆还田还有利于缩小不同品种(系)种植农田土壤钾素的差异。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农田钾素盈亏状况在品种(系)间差异显著,而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品种(系)间农田钾素盈亏状况差异较小。钾高效吸收型小麦品种(系)具有较高的钾素携出量和回田量及较低的土壤盈余量,而钾低效吸收型小麦品种(系)则具有较低的钾素携出量和回田量及较高的土壤盈余量。从土壤可持续发展而言,无论小麦品种(系)钾吸收效率高低,秸秆还田条件下麦田均应大幅减少钾肥施用量。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秸秆还田 钾素 养分返还量 养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色光红光影响家禽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中国家禽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光照是种禽生产中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不同波长的光照对家禽的繁殖性能影响不同。文章综述了单色光红光对家禽性腺发育、产蛋性能、产蛋周期的影响,探讨了红光照明在生产中的使用模式,重点论述多巴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在介导红光刺激和改善家禽繁殖性能中的作用,为单色光红光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单色光 红光 家禽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SP-1甘薯浓缩口服液的安全性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TSP-1甘薯口服液的安全性,开展受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致畸试验以及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等,结果表明,TSP-1甘薯口服液灌胃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达到60 g/kg(人体推荐用量的120倍)时,小鼠的主要脏器均无可见病变出现;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无影响,无致突变作用;未引发小鼠精子畸形,无遗传毒性。TSP-1甘薯口服液连续灌胃35 d后,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有所增强,表明其对肝脏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中、低剂量组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高、中剂量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减弱,低剂量组与对照没有显著影响。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TSP-1甘薯口服液对肌酐含量、尿酸含量、肌酸激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说明它对肾和心肌无毒性。

关键词: 甘薯 浓缩口服液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供应链物流网络系统研究概况及几点思考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

摘要:建立健全秸秆供应链物流网络系统,是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比较分析了秸秆收储运分散型和集约型2种物流模式的特点,集约型是分散型物流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集约型物流模型更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秸秆供应链网络的经济收益;概述了秸秆储运选址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认为秸秆选址布局需要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秸秆物流模式选择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秸秆供应链物流网络可靠性评价方法,为秸秆物流模式选择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决策方法;同时,提出应加强秸秆物流网络系统化、智能化、信息化研究建议,推进秸秆的产业化、市场化演变。

关键词: 秸秆 供应链 物流网络 可靠性 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杜湖杂交羊与湖羊肉用和皮用性能的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杜泊绵羊(♂)与湖羊(♀)杂交的效果,对杜湖杂一代羊和湖羊的肉用、皮用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杜湖杂一代羊4月龄体质量、2~4月龄内日增质量均显著高于湖羊,分别提高了26.86%、27.07%;杜湖杂交一代羊宰前活质量、胴体质量、屠宰率、净肉质量、净肉率均显著高于湖羊;杜湖杂交一代羊颈部、腹部和腿部真皮层厚度亦显著高于湖羊,分别提高了54.55%、53.23%、105.71%;杜湖杂交一代皮肤毛囊密度和每一囊群内毛囊数均低于湖羊。杜湖杂交一代羊生长速度、屠宰性能、板皮质量较湖羊均有显著提高,而毛皮质量有所下降。

关键词: 杜湖杂交羊 湖羊 生长 屠宰性能 板皮厚度 毛囊密度 肉用性能 皮用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