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分析了黑龙江省玉米产业的现状,阐述了黑龙江省发展玉米产业在地域条件、畜禽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以及专用玉米品种缺乏、精深加工比重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应重视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和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及建立产业化网络平台等促进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产业 现状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东南部土壤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改善黑龙江省东南部土壤利用状况,主要概述了黑龙江省东南部土壤资源现状和农业生产现状,并分析了土壤资源由于不合理利用存在的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耕地土壤养分失衡、肥料使用比例不合理、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及不合理的耕作措施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案,例如改变现行的单一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畜牧业、走农牧结合的复合型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使用有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模式,果农结合减少土壤的侵蚀程度.

关键词: 黑龙江省东南部 土壤资源 现状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 推进牡丹江市奶牛产业发展

中国林副特产 2013

摘要:阐述了牡丹江市奶牛的产业现状和发展优势,针对如何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需要,从做强做优龙头企业;加快奶源基地建设;推进饲草基地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有机食品之都 奶牛产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于体细胞胚发生的大豆基因型筛选

大豆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1个北方春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大豆体细胞胚的诱导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大豆的体细胞胚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在供试品种中,垦丰23的体细胞胚胎发生率(99.7%)最高,合丰55等9个基因型体细胞胚诱导率为70%~90%;登科4等5个基因型无体细胞胚发生。垦丰23体细胞胚呈葡萄状、颜色鲜绿、每个未成熟子叶上体细胞胚的数量较多、无畸形胚、且每个体细胞胚是独立存在的,其他诱导率较高的基因型每个未成熟子叶分化体细胞胚的数目较少,且部分基因型含有畸形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型 体细胞胚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野生猕猴桃资源及开发利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黑龙江省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有软枣猕猴桃、狗枣猕猴桃、葛枣猕猴桃3种抗寒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从野生猕猴桃的种类特征、分布、开发价值等情况进行阐述,同时结合黑龙江省野生猕猴桃资源的优势,提出了野生猕猴桃今后发展建议和展望,为开展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奠定基础。

关键词: 猕猴桃 种类 分布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高梁高产栽培及深加工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

摘要:纤维高粱,又名笤帚糜子,国内纤维高粱是传统的种植作物,是旱地种植结构的优选作物,对旱、涝、土壤类型有极强适应能力。齐齐哈尔市是黑龙江省杂粮主产区之一,杂粮种植面积在6.7万hm2左右,在龙江县永发村、梅里斯区黑岗村已形成年产上百万把笤帚的产业。由于缺乏专用品种与配套技术,农户一直延续传统种植模式,

关键词: 高产栽培 纤维 深加工 种植作物 齐齐哈尔市 种植结构 适应能力 土壤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大庆市奥林国际公寓景观设计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

摘要:以大庆市奥林国际公寓景观设计为例,分析在满足经济性、技术性的同时,如何通过居住小区室外景观环境的整体规划,使住户拥有与大自然的沟通空间、人与人交往的场所、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 大庆市 居住区 自然环境 绿化 人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树莓新品种“绥莓1号”的选育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绥莓1号"是从小兴安岭伊春区野生树莓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平均单果重6.25g、可溶性固形物4.2%、可溶性糖1.88%、可滴定酸0.70%、维生素C 31.7mg/kg,属秋果型树莓品种。抗寒力强,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丰产的树莓品种。

关键词: 树莓 新品种 “绥莓1号”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抗(耐)旱指标鉴定方法与展望

农业科技通讯 2013

摘要:介绍了玉米抗(耐)性指标的研究方法,简述了抗(耐)旱性研究的措施、综合评价指标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了玉米抗(耐)性指标,展望了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通过建立玉米抗(耐)性鉴定指标体系,提高玉米抗(耐)性指标鉴定的效率。

关键词: 玉米 抗(耐)旱指标 鉴定方法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荚数性状相关QTL的加性、上位性及QE互作效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得到的147个F2:14-F2:19重组自交系群体,对11个环境条件下大豆荚数性状相关QTL的加性、上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在6年11个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的多环境联合分析中定位了11个QTL具有加性效应,其加性(A)贡献率和AE互作贡献率都是微效的。联合分析同时定位到20对QTL具有上位效应,并发现上位QTL的2种作用模式,一种是同一连锁群上2个QTL间的上位性互作,另一种是不同连锁群上2个QTL间的上位性互作。鉴定出9个具有加性效应的QTL能在多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17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能在多个环境条件下被检测到,部分QTL的上位性效应解释的表型变异大于5%。这些在不同环境或不同遗传背景下检测到的QTL,可作为大豆荚数相关性状改良的候选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或图位克隆。

关键词: 大豆 荚数性状 加性 上位性 QE互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