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高含油量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选育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育携带标记性状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本研究以携带花叶、高含油量、显性核不育恢复基因等不同性状的油菜种质为亲本,通过复合杂交技术结合定向筛选,获得花叶、高含油量且早熟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田间调查和品质分析表明:恢复系4061R叶型为花叶,生育期为210 d,株高156.2 cm,每角粒数20.1粒,单株角果数300.2个,千粒重4.3 g。在上海种植密度为18.5×104株/hm2的条件下,4061R实际产量为2219.7 kg/hm2;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检测其种子含油量为50.6%、芥酸含量为0.7%,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为19.6 μmol/g,该恢复系综合性状较为理想。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显性核不育恢复系 花叶 含油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干扰技术在昆虫学领域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干扰(RNAi)是生物体内源基因发生转录后特异性降解的一种生理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RNAi主要由小干扰RNA诱发阻碍目的基因的翻译或转录,造成目标信使RNA沉默.RNAi具有高效、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基因功能研究,并显示出了开发新型病虫害管理策略的巨大潜力.主要阐述了RNAi的沉默机制,双链RNA转入昆虫体内的几种方式,以及RNAi技术在不同目昆虫中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RNAi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单总结,还对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RNA干扰 昆虫 转运机制 害虫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不同起源白鹅绒用性能比较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相同条件下饲养的同日龄浙东白鹅和霍尔多巴吉鹅为试材,研究遗传效应和再生过程对鹅羽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120日龄霍尔多巴吉鹅羽绒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浙东白鹅;(2)试验组经过两次羽绒采集后,其正羽和绒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仅一次的采集量.再生羽绒的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等指标均高于首次采集的羽绒;(3)浙东白鹅经过45 d,霍尔多巴吉鹅仅经过42 d的羽绒再生过程后,正羽量和绒羽量均可达到并超过第1次的采集量,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也达到第1次采集的羽绒水平;(4)羽绒再生过程显示,经过30 d左右发育,鹅整体表均再次覆盖1 cm以上的绒毛,且羽毛丰满,不见皮肤,42—45 d后羽绒产量可达到采集羽绒前水平.主冀羽生长速度与成熟期滞后于绒羽.综上,鹅羽绒再生可增加羽绒产量,提高羽绒品质.霍尔多巴吉鹅产绒性能较好,绒再生速度快,绒朵长度、千朵绒质量和蓬松度等相对优质,是培育绒用鹅品系的良好素材.

关键词: 浙东白鹅;霍尔多巴吉鹅;羽绒;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栎属植物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利用栎属植物资源,利用SSR标记技术对栎亚属4个树种24个单株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4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9对多态性引物,PCR结果显示,这9对引物在24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4—12个,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6.8个等位基因变异.各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9633,Nei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在0.6285—0.8915,平均值为0.7586,Shannon信息指数为1.1843—2.3367.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4份种质资源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平均值为0.7008,变化范围为0.4928—0.9710.栎亚属4个树种分为两大类,中国江苏收集的麻栎单独属于一大类,美国收集的3种树种属于一大类,其中落叶型的沼生栎和常绿型的弗吉尼亚栎为一类,常绿型的墨西哥白橡单独属于一类.研究可为栎属植物引种资源的管理及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栎属植物;SSR标记;亲缘关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菜-蚯蚓"种养模式对杂草发生的影响及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评价

植物保护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摸清蚯蚓活动对杂草发生的影响以及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2017年-2019年连续3年调查了"花菜-蚯蚓"种养模式下田间杂草物种数、总草密度和生物量,同时测定了17种除草剂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与花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花菜-蚯蚓"种养模式显著降低了田间杂草物种数、总草密度和生物量,减轻了杂草危害。不同除草剂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滤纸法处理48 h,丙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噁唑酰草胺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最高,LD50分别为1.1、1.8μg/cm2和7.1μg/cm2。其次为灭草松,LD50为70.3μg/cm2。乙羧氟草醚、吡嘧磺隆、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硝磺草酮、嘧啶肟草醚和烟嘧磺隆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LD50均大于1 200μg/cm2。采用人工土壤法处理14 d,灭草松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最高,LD50为50.3 mg/kg。其次为二甲戊灵、草铵膦和丙草胺,LD50分别为111.9、137.4 mg/kg和169.5 mg/kg。双草醚、氰氟草酯、硝磺草酮和苯唑草酮对威廉环毛蚓的急性毒性相对较低,LD50均大于500 mg/kg。基于滤纸法和人工土壤法的测定结果,丙草胺、灭草松、噁唑酰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草铵膦和二甲戊灵对威廉环毛蚓具有相对较高的急性毒性,不建议用于"作物-蚯蚓"种养农田防除杂草。

关键词: 除草剂 急性毒性 威廉环毛蚓 杂草 “花菜-蚯蚓”种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节水抗旱稻新组合旱优540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优540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用沪旱5A作母本,以旱恢840作父本配组育成的籼型高产优质节水抗旱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节水抗旱、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等优点,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旱优540 节水抗旱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沪旱61'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直播干旱管理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沪旱61'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0处理相比,'沪旱61'在增施氮肥处理下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变化,总颖花数显著提高,产量显著增加,叶片SPAD值及茎、叶、穗的干物质量均有所提高;施氮量为120 kg/hm2时,'沪旱61'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显著高于N0处理;施氮量为240 kg/hm2和360 kg/hm2时,与氮肥只作基肥施用的处理相比,前氮后移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21.0%和9.1%,精米率、整精米率均减小.在同一施氮水平上,与氮肥只作基肥施用的处理相比,前氮后移处理会使'沪旱61'稻米的青粒率显著增加.

关键词: ’沪旱61’;氮肥用量;氮肥运筹;产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方法对灵芝β-葡聚糖降解效果的比较研究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酸法、碱法、酶法和微波法对灵芝β-葡聚糖进行降解,通过降解率、产物分子量变化、产物聚合度分布等指标比较了不同方法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微波法降解率高达94%,处理后产物的分子量明显降低,寡糖产物聚合度分布广。酶法降解率约为40%,寡糖产物中含有DP2-5的成分。酸法及碱法降解率低于20%,寡糖产物少。研究表明,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微波法降解率高、产物丰富、操作条件易于控制,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降解灵芝β-葡聚糖、制备灵芝β-葡寡糖的方法。

关键词: 灵芝β-葡聚糖 β-葡寡糖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主栽皱环球盖菇菌株遗传多样性及栽培特性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我国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20个主栽菌株进行了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使用的28个ISSR引物中22个具有多态性,UPGMA聚类分析显示遗传相似性水平在0.68–0.86之间,在0.72时可将菌株分为6个类群,类群间遗传差异较大。在PDA培养基上,除菌株Sr-03和Sr-05最适生长pH值为8.0外,其他菌株均为pH 5.0–6.0;在5–30℃的温度范围内,除菌株Sr-01、Sr-08、Sr-11在30℃时长速受到抑制外,其他菌株长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在35℃时仅有5个菌株在培养20d时具有活性;皱环球盖菇菌丝在以木屑为主的原种培养料中长速较慢,为0.73–1.08mm/d。在菌株的农艺性状比较中,菌株Sr-12的菇型比例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8.09%,菌株Sr-08和Sr-12菇体硬度较大,菌盖颜色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菌株Sr-19和Sr-20的菌褶颜色较其他菌株差异较大。本研究筛选出了7个具有遗传差异的优异种质,产量高、抗逆性强,并在菇型、菌盖颜色、菌褶颜色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可为皱环球盖菇育种及遗传研究提供菌株选择。

关键词: 皱环球盖菇 遗传多样性 优异种质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合机械化移栽的甘蓝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移栽机械执行器结构参数与甘蓝苗植株形态特征的匹配问题,以9个秋甘蓝杂交1代品种为试材,采用植物图像分析与Matlab语言命令的方法,研究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结合不同品种的生长模型,筛选出适合机械化移栽的甘蓝品种为'争春'(G1)、'争牛'(G9);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服从正态或偏态分布,且不同甘蓝品种的植株形态特征随苗龄的延长呈正线性相关,其平均相关系数(R)均达到了0.97以上;'争春'(G1)、'美貌'(G2)、'中甘21'(G6)、'争牛'(G9)的株型锥角随时间延长呈负线性相关,而'圆绿'(G3)、'绿球'(G4)、'七草'(G5)、'春丰'(G7)、'西园10'(G8)的株型锥角随时间延长呈正线性相关;最后确定了甘蓝移栽机鸭嘴式栽植器部分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的设计区间,为甘蓝机械化生产及移栽机关键部件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机械化;移栽;甘蓝;植株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